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500字

2025/06/2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5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500字 篇1

我很喜欢看书,因为书不仅能让我获得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还能让我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许多乐趣。我特别爱读《鲁迅散文集》,他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鲁迅笔下的事物都充满了灵气和活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更是让我浮想联翩。

百花园是鲁迅家后面的一个很大的院子,园子里树木茂盛,花草丛生,有碧绿的菜畦,有高大的皂荚树,有紫红的桑椹,还有爬满墙头的何首乌藤和令人直流口水的野果覆盆子,鸣蝉在树叶里唱歌,蜜蜂在野花上飞来飞去,云雀在空中直窜云霄。园子里的少年鲁迅经常搬来凳子,爬上大树,在树叉上坐下,寻找着鸟蛋。大人来了,他又到草丛里去趴着,在青草的掩护下与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会照着闰土爹的方法,玩雪捕鸟。园子是鲁迅的乐土,那里可真是趣味无限。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很多次,园中美丽的景色,让我想入非非,天天梦想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百草园,让我在里面尽情地玩乐。你别说,这梦想还真实现了。今年八月一日我第一次回农场奶奶家,嘿!奶奶的院子好大!一个活灵活现得百草园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就跟鲁迅家的一样。我也学着少年鲁迅好好玩了一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语言优美,还能让我们一起体会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真是一篇令人叫绝的好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500字 篇2

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回忆了鲁迅以往的事,其中有一篇令我迟迟不能忘怀。这篇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家有一个百草园,那里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蝉、黄蜂天子(云雀)、泥墙根……

鲁迅先生在描写百草园的时候,用了很多手法,比如拟人等,但是鲁迅先生用拟人的手法略多一点,比如把蟋蟀在鸣叫写成在弹琴。这样现的更美啦,令我在读的时候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时蟋蟀在弹琴、油蛉在低唱的美丽情景,让我们有无限的向往。

鲁迅先生在文中写了长妈妈讲的一个故事,文中那个读书人在纳凉的时候被妖蛇所纠缠。后一位和尚救了他,收了妖蛇。在文末鲁迅先生还写了教训——倘有陌生人叫你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应,我绝的,虽说这个故事有点迷信,但是这样子的话,我们也就会乖乖听话了(就类似于以前妈妈总是说不听话的小孩子会被狼吃掉)。

读完全文,我不禁被当时老师觉得学生不应该问课外的问题所感到疑问,课外的疑问也是问,为什么就不能问呢?

在他们读书的时候,虽有不听话的人,但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还是蛮好的。

Ade是德语再见的意思,我不禁佩服鲁迅先生的外文水平,我合适不想也想像他那样,德文等语言样样精通呢?

鲁迅先生真不愧是一代伟人文章写的是那么完美啊!充满魅力的百草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500字 篇3

品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着从文章中散发出来的天真烂漫的气息,享受着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活泼可爱的青春年华,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幅引人入胜,有趣的画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读着这些充满趣味的文字,我的心仿佛已飞到了百草园里,与那些昆虫们来个亲密接触。读着文章中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年少的鲁迅与昆虫为伴,采着野花野果,舒适地躺在草地上,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冬天里,他在雪地里自由地玩耍着,支好竹筛,悠闲地捉捕鸟儿,但是总因为性急,捕不到许多鸟儿。他还喜欢听长妈妈讲故事,看《山海经》,因此而害怕赤练蛇,不敢到长的草里去,害怕遇到美女蛇。

在百草园里,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由,一切最美好的感情在这里散发出闪亮的光辉。

不知为什么,文章中的一切都让我回味无穷,看了还想看,也许就是因为文章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和可爱,读来特别亲切罢了。

曾几何时,童年已不再属于我,是那么地遥远。也许是因为我已跨入青少年的行列,跨入了忙忙碌碌的学习和复杂纷扰的生活之中。但是我想,不管怎样,不管在什么时候,保持一颗童心,人是永远不会老的。甜美的童年之梦也仍然是我最珍贵的宝物,它珍藏在我的心中永不褪色。

童年已渐渐离去,留下来的只是些美好的幼稚的记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之梦,我神往不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500字 篇4

有这样一个园子: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夏天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冬天能捕鸟雀……有这样一所书塾:有时而严厉而慈祥的先生,有在枯燥学习中偷偷玩耍的趣味……这园子就是百草园,这书塾就是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鲁迅入学前在百草园的所见所闻以及入学后在三味书屋学习和玩耍的经历。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百草园的部分。生机蓬勃的景象总是能让我想到我的家乡。

小时候,我的暑假经常在家乡度过,那儿有一片湿地公园,陆地上的草绿得好似翠绿,清澈的江水仿佛连接天上的道路。而我喜欢躺在草坪上沾着清晨的露水,享受着温和的阳光。或者突然吓飞几只栖息着的鸟,自由而张扬的盛夏,耳边始终是鸣蝉高昂的赞歌。虽然现在回家乡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但我始终向往着童年的那份快乐与美好。

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天真而又烂漫的童趣。在百草园,作者因为长妈妈的故事而十分害怕夏夜乘凉之时往墙上看,同时渴望着拥有“飞蜈蚣”;在三味书屋,作者竭力从枯燥的学习任务中寻找乐趣:折花、寻蝉蜕、喂蚂蚱……作者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令人心生亲切与向往。洋溢在书页上的却是热爱自然的纯真与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