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设计方案 篇1
一、设计思路(解释在童画中家长,儿童,教师三者的三角关系)
万圣节是西方的一个盛大节日,近几年也流行于中国,我们根据万圣节“妆鬼”的有趣特点,利用游戏维护老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老生带新生的招生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万圣节。
2.培养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默契,增进亲子间的亲密感。
3.通过活动加深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引导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
三、活动时间,地点,人数,收费等
报名日期报名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人数费用
四、活动前准备(每一个准备事项对应工作时间,对应相应的责任人,对应分工明细,对应执行结果)
1、宣传海报的制作。
2、报名学员的登记及缴费情况清点。
3、购买各种与活动相关的材料
4、制作各组活动及游戏的课件,老师在课堂中大力度的宣传本次活动,确保更多的孩子来参加活动。
5、在QQ群、微信中,每天都要宣传本次万圣节生活动。
6、在课堂中与孩子沟通,宣传本次万圣节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7、入场券、糖果,学员缴费登记。
8、音响设置及摆放。
9、走秀音乐查找。
五、活动流程及规则(每个流程对应相应的时间段,对应相应的规则,对应相应的负责人)
编号时间段 流程负责人
16:00——6:30家长与学员入场
26:30——8:00游戏活动时间
38:00——8:20服装走秀时间
48:20——8:30小鬼讨糖果
六、人员安排
游戏间老师摄影签到后勤、卫生安全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2、学习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度一段愉快的学习之旅。今天,让我们从结识一位曾经做过官而后又辞官隐居农村的东晋大文人五柳先生开始吧。请翻开书第171页《五柳先生传》。(大屏幕显示)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末期诗人,散文家。29岁入仕,因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41岁时,毅然辞去在任仅有80多天的彭泽县令,回柴桑老家隐居。此后直到逝世的23年间,再未出仕,以耕读自娱。(大屏幕显示)
三、研读课文
1、自读勾画:
教师提示:传是一种文体,是一种专门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自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柳先生的?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爱好和生活的语句勾画出来,看哪一组能很好地配合,做得又快又准确。(大屏幕显示)
2、听读体会:
教师提示:同学们都读过课文了,先别忙着回答刚才的问题,我们先来听听课文录音,感受一下课文的朗读语气。(放录音)
3、学生齐读:
教师提示:录音听完了,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课文,看能否读出感情来。
4、讨论体会:
教师提示: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读过几遍了,同学们对五柳先生是否已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呢?大家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引用刚才勾画语句,说说五柳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屏幕显示)
5、小结明确:
通过讨论可知,课文首先介绍了他的`名号的来历,接着介绍了他的性格特点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然后介绍了他的爱好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其间还介绍了他的生活状况家贫环堵萧然箪瓢屡空而依然晏如也,结尾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了个赞语,指出五柳先生的生活志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高尚人格的赞赏。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可以把五柳先生界定这样一个人,即:五柳先生是一个隐姓埋名、淡泊名利、安于贫困、悠然自得的隐士,他也有追求,只不过不是追名求利,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精神上的安慰。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认定,这位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本人陶渊明。
6、写法体味:
教师提示:课文文字不多,却能把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人写得有血有肉,同学们仍以同桌为小组一下,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多用否定句,即多用含有不字的句子,如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名利、不求甚比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等,这些语句的运用,能够很好地体现了他与别人的不同个性,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高尚人格。其次,语言诙谐,充满了自赏与自嘲,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四、重温课文
学生再一次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
五、能力延伸
用湖北省黎胜老师的文章《五同老师传》作为材料。
五同老师传
听母亲说,我黎明出生,初来人间,哭声震天。家人以为生了个大胖小子,却原来是一瘦小千金。父母盼我争强好胜,故取名一小子之名曰黎胜。然争强有余,总不能胜:学唱歌,五音不全;学跳舞,步伐不健;亦追时尚赶新潮,却不愿改变自我、丢失自然于是拼命读书,与莎士比亚交友,与太白唱吟,与鲁老夫子对话,与五柳先生趣谈。立三尺讲台,难守本分,不迷信于旧规,而有志于挑战,不仅课内揭秘,而且课外探险源,每有所悟,便怡然自乐,得意洋洋也。
学生叹曰:黎老师有童心之纯真,无师道之尊严,与我们五同为伴,戏称为五同老师。何谓五同?师生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也。
教师提示:听完了这篇充满了自赏与自嘲的传记文章,同学们也来介绍介绍自己吧,可以写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抓某一个特点写一两句话,展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六、课堂收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只能到此为止了,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祝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珠,了解水珠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珠,了解水珠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
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
拓展:了解水的自然循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劳动种出来的呢?你们家都种了些什么?他们都是用什么种出来的?你们想种什么?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愿望可特殊了,她想种水珠,板书课题。
二、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1 、学生读题。
2 、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三、初读感知。
1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 、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3 、指名分段读,互相评议。
4 、集体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认识水珠。
1 、小朋友们,水珠是什么样子的呢?画水珠。
2 、引导学生观察水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水珠是什么样子的?
3 、课文中的水珠是怎么来的?它又是什么样子的?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读文,了解水的作用。
1 、“我”为什么要种水珠呢?
2、地上能长出小草、小树、小蘑菇,“我”羡慕极了,他那么喜欢水珠,就希望地里也能长出水珠来,可是水珠会出来吗?
3、 水珠为什么不会长出来呢?
4、小结:水珠和小树不一样,它没有生命,一落地变成了水,流进了土里,自然找不着了,也不可能长出来。
5 、那水珠躲到土里干什么去了呢?
6 、你们呢,想到哪里种水珠啊?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小水珠是亮晶晶的`,我可喜欢水珠了,看到地上能长草长花,就把水珠种到地里,可水珠一下就找不着了,因为它被花草树木吸收了。
七、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 、读生字词。
2 、我想种水珠,把水珠种到地里去,水珠能从地里长出来吗?
二、拓展,了解水的循环。
1、 是呀,水珠种到地里是长不出来的,那它躲到地里干什么去了呢?
2 、其实,水珠也不全跑到地里灌溉花草,它还去了许多地方,介绍水的循环:这些水珠可淘气了,它们跑到江河里去了,又到处灌溉农田了,飞到天上看世界去了,有时变成云,有时变成雪,可有意思了。
三、语文实践。
1 、引导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2 、自由读,指名读,看看这四句话有什么关系?
四、指导写字。
1 、范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察。
2、指名反馈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由的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总结强调。
4、学生书写,师巡视,个别辅导。
5、作业点评,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设计方案 篇4
一、 活动主题
“飞扬青春,展现自我”
二、 活动背景
为了迎接我院10级新生的到来,更好的为新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我院将举办一台大型的才艺赛,并力将体现迎新及教学评估的主题。
三、 活动目的
为广大新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开拓学生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帮助更多的学生全面提高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
四、 活动时间与安排
1、 时间:20xx年10月24日——20xx年XX月20日
2、 活动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10月24日(周日),发文件并通知到各班。
第二阶段:报名阶段:10月28日-10月29日,交报名表。
第三阶段:初赛阶段:XX月3日-XX月4日
复赛阶段:XX月10日
半决赛阶段:XX月17日
决赛阶段:XX月20日晚
五、活动对象:
10、09、08级学生
六、活动场地
大学生活动中心及大礼堂(决赛)
七、活动要求
1、请各班班长及团支书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活动,并及时将报名表交至学生会办公室。
2、达人秀的`比赛类型可以为舞蹈,唱歌,乐器表演等符合才艺方面的节目,在比赛当中也有嘉宾的节目表演。
八、评分细则
1、初赛、复赛时会邀请五名评委,如果其中三位以上的评委亮绿牌表示通过。
2、半决赛、决赛时采用打分制,分高者胜。
3、初赛的晋级率为30%,复赛的晋级率为40%,半决赛的晋级率为50%,最后决赛取冠军一名,亚军两名,季军两名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100元
二等奖2名 :60元
三等奖2名 :40元
所有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十、经费预算:
奖品:100×1+60×2+40×2 =300元
证书:10×5=50元
海报:xx
横幅:xx
彩带、气球等布置场地物品:
策划书: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