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名著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三国演义》名著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三国演义》名著有感 篇1
暑假里,你一定读了不少好书了吧?呵呵,我可是又把四大名著重温了一下呢!不瞒你说,今日读完《三国演义》,还真的是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描写了蜀国、魏国、吴国三足鼎立,各自称霸一方。然后便是三个国家之间不断产生的战争,特别是曹操的野心太大,竟想称霸世界。我就搞不懂了,都拥有那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为何不满足?最后,司马家族夺了曹代的帝位,统一三国,改为晋代。如果曹操知道最后是司马家族掌握三国,一定会气得吹胡子瞪眼了吧!
这本书还给了我无尽的启迪呢!你看,刘备三顾茅庐,用诚意打动诸葛亮,使这个能文不能武的大人物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个大人物可不了的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为蜀国出了多少谋略,出了多少力,他死后,全国上下的所有老百姓为他哭丧。如果不是他的出谋划策,赤胆忠心,想必蜀国也不知能不能发展到三国鼎立的情形?看来做事一定要坚持,刘备坚持拜访诸葛亮,得到了他的帮助,从此三足鼎立;李时珍坚持尝百草,编撰了《本草纲目》;数学家陈景润坚持用毕生精力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古往今来,哪位大人物不是因为坚持才成功的?
诸葛亮的英雄事迹可多了!你看,《空城计》《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诸葛亮为什么就这么聪明呢?世人只知道,只要天地间有的,就没有诸葛亮不知道的,可见他是多么地聪明呀。要是放在现代,他一定是个大名人,才貌双全,大名一报,无人不晓,可是一个“万人迷”吆!
我崇拜诸葛亮,不仅仅是因为他足智多谋,还因为他的诚信,如若不是与刘备有承诺,他可以取代刘禅当皇帝!我敬佩他,你呢?
读《三国演义》名著有感 篇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对书的作用有着极大的肯定。在当今社会上,只有拥有知识的人才拥有立足之地,可见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在我读过所有书中,《三国演义》更是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它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思考,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距今一千多年的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居军事,政治集团的斗争与矛盾。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将处于同一时代却有着不同性格与理想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通过人物性格的对立,引发人们对于人性与礼义的思考。如义薄云天的关羽和逢主必叛的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不复汉室心不死的刘备等。
作者借助刘备这一没落于民间仍不忘复兴汉室的皇叔形象,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渴望推翻元朝统治,复兴汉族的爱国思想。三国争雄,神州尽归司马,这一结局自古引得无数人嗟叹不已。三国归晋,意味着三国时代的结束,同时意味着统一时代的到来。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最终只能湮没于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读《三国演义》名著有感 篇3
《三国演义》是一部杰出的古典小说,文中讲述了三国时期发生的事。
我最爱看《三国演义》中的“三绝”。关羽是“三绝”中的“义绝”,桃园三结义中,他与刘备、张飞拜为兄弟,从此生死与共。敌人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依然视死不归。我想,他们生死与共,而在平时,我和同学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起来,破坏了我们的友谊,岂不可惜?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单刀赴会这些事例让我十分敬佩,但他十分骄傲,这也是他致命的弱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为取得一点成功而自满,而骄傲。
曹操是“三绝”中的“奸绝”,记得古人有一句话是这样评他的,“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记得有一次曹操领军走入田地时,他下了一道死命令:谁踏到粮田就将谁斩首,走着走着,他与马一起踏入粮田,他为了保命,而对将士说:肤发乃父母所赐,不能丝毫损伤,他以发代首。曹操这个人多疑、狡诈,可以从“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看出。其实曹操本是英雄,可他所处的环境,与他所作的事,使大家对他有了看法。
诸葛亮占“三绝”中的“智绝”,他善用兵将,巧用计谋,在危急的情况下依然沉着、冷静,是个少有的人才。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个像关羽、诸葛亮那样,做一个有情有义,有计有谋的人。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我从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值得一看。
读《三国演义》名著有感 篇4
我在暑假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写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故事,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的事组成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蜀、魏两国之间发生的故事。
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敬佩。他降汉不降曹,虽然曹操对他是百般诱惑,但他对刘备的忠心依然没有改变。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他忠于刘备,因战败,向曹操投了降,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得知刘备的消息,就日行千里去寻找刘备。我觉得他虽然降了曹操,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要算忠,而且还算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勇气。《三国演义》描述关羽勇猛的地方也很多:过五关斩六将、刮骨驱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手拿重八十二公斤的青龙偃月刀,骑着日行千里的赤兔马,几乎变得天下无敌、无人能比。
关羽对任何人都忠义,就如他在华容道,放曹操的故事。蜀、魏两国势不两立但关羽为了报答曹操招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以自己的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了曹操,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关羽这样做,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关羽的气概,令人钦佩。华佗为他“刮骨疗伤”时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气概。当时华佗用刀为关羽刮骨疗伤,帐棚内的人全都敛声屏气,而关羽却没显现出任何痛苦的样子,仍旧与陪他下棋的人喝酒下棋。虽然华佗医术高明,但他说能忍受这种痛苦的人实在罕见。
关羽虽然忠义、勇猛、武功盖世,但正是因为他武功盖世,他才会骄傲,使他失去了性命和荆襄九郡。
当时,关羽正攻打樊城,不料却被吕蒙的军队偷袭,关羽父子俩赶快撤退到了麦城,最后因寡不敌众,关羽父子俩双双遇害,就这样当时的一代豪杰就牺牲了。
读完三国里关羽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要学习关羽的勇敢、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同时不要养成关羽骄傲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