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爱心树》读后感 篇1
看了《爱心树》这本书,我很感动。觉得大树就像妈妈,小男孩就是宝宝。
从小时候大树妈妈就跟小男孩捉迷藏,给小男孩荡秋千,长大后大树妈妈为小男孩付出很多,只要小男孩有需要,大树妈妈就会给他自己身上的苹果,树枝,树干,使小男孩换到了钱,造起了房子,做成了小船去远航。而大树妈妈只剩下一个老树墩,当小男孩老了,走不动了,但他还是大树妈妈的孩子,大树妈妈还是很爱他,当孩子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大树妈妈让小男孩坐在了它的老树墩上,小男孩又跟大树妈妈相依在一起,大树很快乐。生活中像大树妈妈那样,总是无私地付出的爸爸妈妈,有很多很多;像小男孩那样的,接受到爸爸妈妈关心的宝宝,也有很多很多。
早上,我们在父母催促下上学,晚上我们在父母的叮嘱声中上床睡觉。因为有了爸爸妈妈的关爱,我们才能快乐的长大。只要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妈妈的爱很深,期望我们做到更好更优秀。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妈妈的爱,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
《爱心树》读后感 篇2
读了《爱心树》 这本绘本,我被书中的大树无私的爱深深的打动了。
书中讲述了有一棵树非常爱一个小男孩,它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这个小男孩。因为爱,它把苹果奉献给了这个小男孩让他去换钱 ;因为爱,它又把树枝奉献给了这个小男孩让他去盖房子;因为爱,它又把树干奉献给了他,让他去造船远航。后来男孩老了累了需要休息,大树什么都不能做了,仍用它仅剩的老树墩当做座位让他心爱的孩子坐下休息,为男孩做最大的努力。
透过了这本书,我想起了那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妈妈,回忆起妈妈对我那无私的爱——因为爱 ,我摔了跟头她甚至急得比我还痛苦;因为爱,当我生病时,妈妈甚至可以整夜不休地守在我的床头……。妈妈就如同这棵爱心树一般,一直甘心情愿为我们付出到老,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母爱是不可代替的,母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但我们作为孩子是不能象小男孩对待大树一样对待父母的,只索取不付出,付出总应有回报,一个人要有感恩的心,一个人想要获得别人的爱和关怀,首先得学会关爱别人!特别是对你默默无闻地、无怨无悔地付出爱的人!但愿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懂得并珍惜这份爱!
《爱心树》读后感 篇3
读了这本绘本,终于明白为什么它能够引起众多人的感情共鸣。本书讲述的是一棵大树与小男孩的一生的不同时期的对话和交流。男孩从喜爱大树到一味索取,毫无感恩之心。而大树多年来一直以一样的态度呵护男孩,倾其所有给男孩,这像极了生活中的母子关系,更让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妹妹。
妹妹仅比我小一岁,在我出生那年的月子里,我的胳膊便被烧煤的火炕给烫伤了。一直留着一道很长的伤疤。从此,母亲便心有愧疚,事事偏袒我,告诫姐姐妹妹无论何事都让着我。所以,我毫无悬念的成了家里的中心。妈妈买的东西我先吃,买的衣服我先挑,做家务时我先躲得远远的,妹妹没念什么书,她最先工作,挣得第一笔工资是给我买了礼物,听说我要继续深造又给我生活费,而我被宠着,被娇惯着,把家人对我的关爱,忍让变成了理所应当的。直到后来我工作后听妈说妹妹已经还清我俩上学读书时借的债,让我别再有心理负担时,我醒悟了,要知道当时的我工作好久了却分文没给过妈妈,我勉强能养活自己。爸爸妈妈不是妹妹一个人的,我理应有担当,有责任。面对多年来我的所作所为,我只有深深的愧疚。
妹妹更像那棵爱心树,本该是我来照顾她,我俩好像角色互换了。她对待每个家人都是如此,她自己开玩笑说,她属牛,就是一任劳任怨为他人的命,但是她依旧很开心,因为她把爱都给了家中的每位成员。
我也比较庆幸,没有完全像小男孩一样,一味索取,不懂感恩。现如今,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会把妹妹和我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用行动证明我悟到了有付出才会心安理得的享受付出后的快乐。
《爱心树》读后感 篇4
《爱心树》是美国绘本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一本图文并茂的小说,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畅销。这部小说也许是你读的最快的一本小说,我和孩子一起读了有近十遍,可是每读一次就有更深的体会。孩子也能从中得到启示。
故事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苹果树,它非常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找树玩,吃树上的苹果,在树上荡秋千,或是在树下收集树叶,把他们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累了,就在凉快的树荫里睡觉,大树快乐极了。但是,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找大树玩,大树经常感到寂寞,非常想念男孩。男孩第一次回来了,大树十分高兴,可是,男孩没有心情陪大树玩,他想买很多东西,需要钱,大树就给他苹果,让他拿到集市上去卖钱,男孩不假思索地照做了。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男孩第二次回来找树,大树很高兴,孩子说他有了妻子和孩子,需要一栋房子,大树又让他把自己的树枝砍断,拿去造房子,男孩毫不犹豫地用树枝造了一栋房子,大树依然很快乐。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男孩当他终于又回来第三次来找树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孩子说他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大树让孩子把的树干砍断做船,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男孩第四次来找树说他老了,很累,需要一个地方休息,大树连忙让他坐在自己唯一剩下的树墩上,孩子马上坐下来了,大树仍然快乐。就这样,大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所有,而男孩却始终都没有想到给予大树一点快乐。
故事浅显易懂,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他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想到过树的感受,树为男孩子献出了自己的所有一切,无怨无悔,却还非常快乐。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泪下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树的唯一的快乐就是看到她所爱的孩子能来看他,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只要她能做到的他都会答应。
读着读着,就想到父母和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他们就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一有困难,一有挫折,才会想起他们。所以现在的孩子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从中能深刻体会到爱心树是长在哪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