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设计方案 篇1
对于老年人来说,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目标就是维持生活自理能力不下降。如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可以自行购物,做家务,可以旅行,可以参加体育活动。这些生活内容的完成,需要基本的身体运动功能,如走、爬楼梯,从椅子上站起来,举起重物,弯腰、快走或跑。这些身体运动的基本功能,需要身体的心肺功能(心肺耐力)、肌肉力量(上肢、下肢、躯干)、柔韧性、神经运动能力(灵敏性、动态平衡能力)、良好的身体成分这些方面来支持实现。
简单实用的“椅子力量训练”法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也是被科学研究所证实的。腿部力量的下降是最先开始的,因此在这里推荐一套简单的,在生活中就能够开展的力量训练方法,利用椅子进行力量训练,侧重下肢力量锻炼,同时辅以部分上肢力量锻炼的内容。
选择硬质的,没扶手和轮子的椅子,椅子高度能够使老年人坐上去正好使脚平放在地面上,大腿和小腿互相垂直。推荐老年人就用这样一把椅子准备开始进行力量训练。训练总共分7个部分,包括:①起立坐下;②模拟深蹲;③提踵(提脚跟);④髋外展;⑤向后伸腿;⑥扶墙俯卧撑;⑦屈臂弯举。
这套练习每周至少训练两次,每项训练内容完成2~3组,随着能力提高逐渐增加各个动作的'完成次数。
1 起立坐下:发展腿部力量,动作重复10次/组。
A:坐在椅子边缘,双脚放在地面与肩同宽,身体微前倾。
B:双眼注视前方,腿部用力,手臂放松,慢慢从椅子上站起来。
C:向下坐之前保持身体直立,然后臀部慢慢开始靠近椅子。
2 模拟深蹲:发展腿部和臀部力量,动作重复10次/组。
A:手扶椅背,双脚与肩同宽站立。
B:尽量弯曲双腿下蹲,膝盖保持正直,不要外翻(两个膝盖朝外张)或者内扣(两个膝盖向内夹),下蹲过程,小腿可以略向前倾,注意保持膝盖在地面的投影不要超过脚趾。
C:臀部用力慢慢站起来。
3 提踵(提脚跟):发展小腿肌肉力量,动作重复10次/组,如需增加难度,可以撤掉椅子。
A:手扶椅背,双脚与肩同宽站立。
B:逐渐提起脚后跟,尽力向高提,动作应该尽量慢和有所控制。提到最高点处,停顿1秒钟,然后缓慢落下脚后跟,重复完成动作。
4 髋外展: 发展臀部深层肌肉力量,每侧动作重复10次/组。
A:手扶椅背,双脚与肩同宽站立。
B:尽可能的自然地让左腿向外侧伸展,同时保持背部和骨盆的正直,不要偏向右侧。
C:返回到起始姿势。
D:右腿按照左腿一样的要求向外侧伸展。
5 向后伸腿:发展臀部力量,每侧动作重复10次/组。
A:手扶椅背,双脚与肩同宽站立。
B:直腿尽力向后伸,直到感觉不能再向后伸为止,不要弯腰,保持身体直立。保持5秒,回到原位,然后换腿。
6 扶墙俯卧撑:发展上肢力量,动作重复10次/组。
A:站立在距离墙大约上肢长度远的位置。双手与肩同宽,扶在胸口高度的墙壁上,手指朝向上方。
B:保持背部挺直,逐渐弯曲双臂,上身向墙靠拢,缩小身体与墙壁间的距离。
C:慢慢还原到起始姿势。
7 屈臂弯举:发展上肢力量,可以站着练习,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完成这项练习,器材可以选用小哑铃或者装沙子的矿泉水瓶。每侧完成3组10次。
A:手持重物,双脚与肩同宽站立。
B:双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屈臂,使重物能够碰到肩膀。
C:慢慢伸直手臂,放下重物。
设计方案 篇2
1、天然地基设计方案分析
在对变电站的站址、场地进行平整之后,变电站所选择的场地地基的岩土层主要有两种粘土,部分地区见灰岩。这几种岩土在变电站的场地都有分布。地基土的强度比较高,变电站的建(构)筑物可以采用天然的地基。把这两种粘土当成是地基的持力层局部地段的灰岩埋深浅,尤其是土岩的交界部位。在这里会存在溶槽等很多不均匀地基,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的时候。应该在这个地方加大地基基础的宽度或者是换土垫层。为了达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目标。
2、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分析
在变电站的场地如有1.0~10.0m厚的填土区。它的厚度比较大。如果新填的填土的固结性比较差,力学的强度比较低,均匀性比较差,压缩性比较高,经过检验它的承载能力、变形以及均匀I-5-不能满足地基处理方案设计的要求。不能当做是建(构)筑物地基的持力层,要对整个变电站的施工场地的新填土层可以进行分层的强夯处理。用来提高整个施工场地的填土层的压实度,最终提高新填土地基的`承栽力、变形的模量以及均匀性。
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填土,以提高变电站建(构)筑地基的承载力。这样做的优点施工比较简单。加固的效果比较好。在经过强夯的处理之后。填土层的承栽力可增加到160kPa以上。在变电站的站内修道路以及排水渠和电缆沟时。可直接的置于填土层上。但是,这样做的缺点主要就是施工时所产生的噪音比较大、振动也很大,对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影响。
3、对地基承载力的分析
当时地基基础进行设计时。如果不考虑地面堆载的影响。那么就对导致地基的承栽能力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下,就会给建(构)筑物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改进措施就是:因为一些变电站的施工地面的堆栽一般都比较大,那么在对地基进行设计的时候,对于地面堆栽对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变形等造成的影响以及附加的压力都要考虑。此外还应该考虑由地面的堆载而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只有对这各个方面都进行考虑才能不断的提高地基基础设计的质量。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新邱区中部小学 陈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习。(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①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②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③体会小白兔的想法: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鱼()
(3)要下雨了,蚂蚁()
(4)要下雨了,天气()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正忙着()!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小白兔 闷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东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吗 坡 割 闷 伸 喊 潮 往
吧 很
虫 湿 虫 消 搬 阵 哗 得
教学案例(二)
新邱区站前小学 张艳芬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
4.记忆生字。(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
2.你写作业了吗?
3.今天天气很好。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分段读。
2.小组合作,讨论: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有不同标记画出小白兔与小动物们的对话。
3.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情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师指导读“…呢!”句子。
C.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D.表演读。
4.演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的场景。
A.指名读,并评议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同桌互读对话,互相评议。
D.学生自由合作读。
5.小组合作讨论: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是否相信天真的要下雨了。
6.师引导学生体会,说出小白兔心理变化过程。
7.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头饰)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表演童话剧:《要下雨了》
三、拓展延伸
学生谈一谈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异常的活动。
四、布置作业
把这篇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到水面
蚂蚁 搬东西
小白兔 ……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复习4》教学设计。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4、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5、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6、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7、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描描读读。
1、先读韵母卡片,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2、按虚线描韵母,一边描一边想想这个韵母的读音。
3、描完了再按顺序读一读。
4、扩展活动,做游戏“找朋友”。
一部分同学举声母卡片,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一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拼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二)第二题:我会连。
1、听老师模仿动物的叫声,猜猜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要注意三拼音的读法)
3、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
5、扩展活动:拼读下面的音节。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2、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3、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读读画画。
1、出示音节,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什么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师: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复习4》教学设计》。那书包该怎么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就告诉我们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3、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还可以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又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简笔画画下来。
4、交流,并说说带上这些东西的理由。
(二)第四题:我会讲。
1、出示插图,认读图中的两个音节词。了解独木桥的特点。
2、小组合作,看清图意,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3、小组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儿干什么?它们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4、自己练习讲故事、指名讲、同学点评。
5、假设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抢先过独木桥,会造成什么结果?(适时地进行互相谦让的`教育。)
(三)第五题:我会读。
1、卡片抽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能选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小组合作,选用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2、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一)第六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诗歌《秋叶飘飘》,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4、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想象秋叶飞舞时还像什么?秋姑娘还会发来什么电报?(了解秋天的特点)
5、谁能试着背背这首优美的诗歌。
(二)第七题:我会读。(系统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复习23个声母。
(1)读、背声母。
(2)区别形近字母: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读、背声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复习24个韵母。
(1)分组读: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重点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的连读方法)
(2)对比读: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连起来熟读、记忆。
3、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分类读。
翘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
(2)熟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