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2025/07/01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实习工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篇1

即将登上讲台,当了十几年学生的我,不免有些紧张和焦急。于是,从上学期到暑假,我都在为实习做准备。

第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专业知识;通过从事家教了解学生心理,提高分析和讲解能力,练习使用准确的数学用语,学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第二、实习板书,务必做到工整,同时也提高了板书的速度。

第三、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教师、教育、班主任工作书籍和杂志,收益非浅。

教学实践

9月5日,我们正式进入四中实习。真正的教学实习开始了,令人兴奋。

教学安排:第一周听课,第二、三周听课,第四周出卷测验。

我分配在高一(7)班(重点班),指导老师是李老师正好她就是高一(7)班的班主任。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开朗、干练。

在听课阶段,我认真听课,作记录,学习老师引入问题的技巧,讲解分析的方法上课的停顿,学习根据学生程度、接受能力调整讲课速度和难度,李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安排紧凑,衔接自然,听她的课,时间过的很快。我一边听课一边准备第一份教案,这份教案我修改了七次。现在的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真正的具体的学生。教案就是讲课的书面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深度、难度、速度。我同时上两个班级的课,重点班(7)班和普通班(9)班,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有较大差距,所以同样的新课,要对教案进行不同的处理。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的方式更是为了学生学的更好。在(7)班,可以对较简单的内容一笔带过,不作详细分析,在完成课本练习的基础上,补充进一步的思考题,引发思考,探索求解,让较好的学生能“吃的饱”。在普通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尽量多重复,适时补充一些相应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

经过一周的学习,终于有机会走上我向往已久的讲台。毕竟是第一次面对学生,有些紧张,不过更多的是兴奋。我提早五分钟到教室门口。在走廊站了两分钟,这两分钟太漫长了,时间一秒一秒地挪动着,我的紧张情绪也是一点一点的增加着。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也为了不使学生觉得太突兀,我提早3分钟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同学们果然议论纷纷,这是谁啊,不过,等到上课铃响,他们已经安静下来。随着“上课”的喊出,我紧张已去了一半。我精心准备的第一节课,反复试讲的第一节课,也是老师耐心指导的第一节课,让我越讲越从容,越上越镇定。面对一双双的眼睛,我明白了他们的困惑,接着的练习让我更明确,学生吸收了什么,还存在的问题。第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受到老师的表扬,让我觉得信心百倍。这节课让我明白,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上自然发挥自如。

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我发现两个班级的课堂气氛走极端。七班过与沉闷,无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难是易,班级还是鸦雀无声,反复提问仍无人响应,让老师搞不清学生到底懂了没。九班则是一片欢腾,一呼百应,大叫大嚷又影响上课进度。

在七班,我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发言。让上课气氛活跃,关键是学生参与思考,跟上老师的节奏。问题的设置不宜太简单,也不宜过难,提出之后让大部分同学能参与思考。提出问题可做必要的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时,语气,语调要有所强调。体温的对象也要注意:

1、简单的问题提问基础相对不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

2、难度一般的问题交给中等程度的学生;

3、较难的问题,先分组讨论,让同学学会交流合作,在进行提问。有主动发言,给予表扬,若无,可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学生回答完之后,多用“非常好”,“很好”,“不错”等激励的字眼。也可请同学补充。如果回答问题的同学犯的错误比较典型可作个调查(如举手),在再作讲评,这样效果更佳,不致于伤害发言者的相信心。如果错误相当明显,同学就会为他纠正,这样,课堂也活跃了。

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篇2

告别了校园生活,跨入了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大家庭,我们才深深体会到校园生活是多么值得回味。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苦口婆心的对我们说: 你们现在可要抓紧时间学习,明年等你实习了,就会知道学习有多好。 那个时候,我们似乎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一直认为实习多好。读书多枯燥、多乏味,每天千篇一律,要做作业,被课文,还要遵守校纪校规

一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终于判到了实习这一天,然而一切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反面,如今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要找一个好的实习单位很难,另一方面,即使到了一家比较优秀的'实习单位,也无法实现自己的 愿望 ,每天早出晚归,还不如在学校里学习一些知识!

我和其他同学有所不同,我是父母自己找的的工作,虽然和专业不太相符,但也用了我的爱好(电脑),别以为电脑工作很好玩,可以上网,可真是: 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整天坐在位置,没工作是闲死你,象个傻子呆坐在那里,要有事累死你,半人高的一大堆文件要你打,要你印,别说手抽筋,眼睛也看花了,真的整天象个机械人似的。

种种现象看来,学校里的生活是那么单纯,恩师的淳淳教诲、同学之间的相亲相爱,都是那么的真诚,而现在,我们重返校园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加倍努力,来学习以往所没学到的来适应工作,适应现在的生活。

实习,其实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更加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大舞台,所以为了这个大舞台上更好地展现自己,抓紧每一分钟,给自己充电吧。

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篇3

不知不觉支教已经三个个半月了,在生活、教学工作方面,我们已经适应,起初的不满,到如今的享受,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向好的方向转变,尤其是在对待职中学生的态度上,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其实,在支教一开始我不希望自己教低年级,尤其是初中,我觉得初中孩子,学校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开始,新的老师、新的课本、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会太好奇。一年级是公认的不好管理,孩子们都还太小。然而,这些并不是我起初所担心的,我担心的是他们的年龄太小,记忆力不好,多年后会把我这个老师忘记,担心他们太小不能理解我对他们严厉的'良苦用心。

现在想来,先前的那些担心都好多余好、显得好功利。忘记我又如何,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又如何,只要在这四个月中,他们跟我学到了应学的知识,学会了礼貌,学会了纪律听话等,学会了一些对他们成长有利的东西,我就知足了!只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

感谢职中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美丽的平台,去体味做一名教师的百般滋味,我们在这里成长,我们在这里成熟。我们支教团,带着希望,带着微笑,带着关爱,带着热忱,带着信念,带着活力,带着祝福,带着奉献,走进小学,走进学生,走进社会。我们在这里学习,交友,丰富生活,积累经验。支教是一项美丽的事业,无私奉献更为动人,我们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感动别人,感动自己的光荣的支教教师!

实习工作心得体会 篇4

“老师你今晚有时间吗?”

“老师你下午自习有时间吗?”

“老师周六日有时间吗?”

“老师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每天都会 被学生追着问这样的问题,每天的时间也被压缩的没有一点空隙,帮助学生指导的时间占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

四月份时得知实习期间要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看了着五个活动,除了访名师和搞一次生活小创作外,都是我支队的基本工作。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帮扶特情生克服困难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教师的一项基工作。

特情生中有一部分是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我致力于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自信和方法。任教初三年级四个班级中,将近二百余人,两年半的磨砺后,很多养成了顽固不化的习惯,没有心思学习。针对这些学生,我决定帮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惑,帮他们找的学习的信心。一开始帮他们补课,效果不是很好好,帮扶的人越来越多,已有四五十人的样子,按补课的.方式进行,一周除了睡觉、吃饭、上课就没有时间。

我仔细思索着,既不能打退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低效的补课。我开始分析来找我补课学生的共同特点:上课懒散,半天拿不出笔来,一节课几乎一个字都不写;作业不能完成,即便完成,抄作业的水分比较大;想学好,却管不住自己;周围人都在玩,自己学没有动力;高中提前招生,将一大部分学生都提前招录,学习失去了动力。

一部分这样的学生,我已经帮他们呢重塑了生活的信心,但是还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次,我听教务主任说过,我们应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我突然意识到,面对这帮学困生们,要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没有必要让跟着学校订制的资料走,好多题根本就不会就是在抄。例如今天我在一个差班班讲课,该班是从四中插过来的,基础非常的差。讲了一个计算题,只有五个人懂了,其他人虽然说懂了,但是却说不出为什么。指导老师告诉我这个班能有五个人听课真是个奇迹。针对该班,我不再依赖资料书,开始针对性的出题。目前该班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经常拿着的解答结果追着问我对错。

第二,改补课为布置任务。我注意到大多数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不肯动手,我给一部分部分学生布置总结知识的任务,每个人的任务有所不同,然后让他们在某一时间将成果拿给我,我帮他们找错误,指重点。有很多学生都在坚持这样做,而且反应很有用。

第三,讲课过程中尽量照顾这样的学生。我很少讲难题,尽量将的细而且慢。而且课前会提问一些基本知识或是出小测试,一开始连最基本的方程式都不会写,现在简单的都能写下来了。

第四,在他们中建立小组。很多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如果只是自己学习,过一段时间就是失去了兴趣。我给他们分好组,让他们互帮互助,让他们有问题问学习好的。任教的一个班级,经常有学生告诉我:“我们班的学生可自私了,自己学会了也不告诉别人。”我对他们进行鼓励,目前他们经常帮助差生的学习了。

对于个别学生,个别情况下确实需要个别辅导,但不是从头到尾讲一遍,而是要教会他们一中学习方法。而且辅导过程中,更有利全面把握学情,针对性开展对策。总之,教育是爱的教育,我们会义无反顾的奉献,但是也要讲究对策,应该经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