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评选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评选方案 篇1
一、评选范围及名额
范围:学校8个行政处室,3个年级部。
名额:“红旗处室”2个,“红旗年级”1个。
二、评选计分方法
(一)得分组成
评选计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行政人员对处室年级评价”得分、职代会民意测评满意率得分和20xx年上下两个学期目标管理考核得分。具体折算办法如下:
1、依据《行政人员对处室年级评价表》的'得分折合成20%计入考核总分;
2、依据20xx年学校第九届五次教代会民意测评满意率排序,排第一位(含并列)计满分100分,第二位(含并列)计99分,以后各位次依次递减1分,折合成25%计入考核总分;
3、依据20xx年度上下两个学期处室年级目标管理考核总分,折合成40%计入考核总分。
4、校长办公会权值占15%,计入考核总分。
(二)计分办法
依据得分高低,分“处室系列”和“年级系列”分别排序,得出名次。
(三)结果运用
1、对排名第一、二名的处室,授予“红旗处室”荣誉称号;对排名第一名的年级,授予“红旗年级”荣誉称号;
2、对获得“红旗处室”和“红旗年级”荣誉称号的单位,各奖励20xx元的奖金,以资鼓励。
评选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文化赋予了我们民族典雅的语言,优美的举止,和谐融合的师生关系。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人格,我校结合“礼仪特色”学校实际,每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礼仪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创设校园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使学校的特色工作更加鲜明。
二、活动目的:
今年8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强大的“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让国人感到骄傲,更让国际友人赞不绝口。此次我校第四届“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以宣传校园学生文明礼仪事迹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少先队员道德素质为准绳,从而带动校园文明礼仪蔚然成风,积极创建“明礼、乐学、向上、创新”的'和谐校园,进一步深化我校红领巾与礼仪同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
通过活动的开展,动员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做文明礼仪的先锋和使者。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规范自身言行,自觉弘扬新时期民族精神,争做蔡小礼仪之星。
1、提高全校师生的文明水平,使全校师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
2、增强全校师生的卫生意识,让全体师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公物,精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3、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增强学生孝亲敬长的意识,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对象:全体少先队员
五、活动主题:礼仪与我同行
六、活动口号:争做懂礼行礼的文明小使者
七、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八、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1、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利用升旗仪式(争做“礼仪之星”倡议书)和朝会课做好活动的宣传;利用朝会课、队会课及品德课学习守则、规范、成都市中小学生礼仪规范、蔡场小学学生教育目标及了解中华礼仪故事等内容。
2、各中队要树立礼仪榜样,学习文明礼仪事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知识教育。
3、每个学生做好“礼仪每一天”——践行礼仪礼仪的活动
(1)、组织学生从“礼仪在我口中”、“礼仪在我手中”、“礼仪在我脚下”、“礼仪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每天做几件礼仪事,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进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友谊和真爱。
“礼仪在我口中”:从讲文明礼仪用语,正确使用称呼,正确、及 时向 老师、领导问好,不讲脏话、粗话等方面开始。
“礼仪在我手中”:从保持清洁(如不在教室、楼道、操场等公共场所乱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爱护公共财物、节约饭菜、水、电等方面开始。
“礼仪在我脚下”:从文明行走,文明上下楼梯,课间文明活动,文明用厕等方面开始。
“礼仪在我心中”:从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等方面开始。
九、礼仪之星评比方法:
1、各中队利用班队课或朝会课等时间组织全班同学根据评选条件自行打分后以小队为单位进行组评,并按分配名额由班委择优推荐班级“礼仪之星”候选人。
2、中队“礼仪之星”候选人简要介绍事迹后,进行全班投票由大家举手表决确定,根据得票数多少且超过半数者才可确定为班级“礼仪之星”。每班可评选中队“礼仪之星”20名,班级自行进行表彰(奖状与奖品在后勤处领取)。
3、将中队得票数最多的10名学生推荐为学校“礼仪之星”候选人。被推荐出来的队员认真填写好“礼仪之星推荐表”。(以上程序在 10月24日 之前完成)
4、学校通过网络(大邑县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网、大邑县蔡场小学博客主页等)对候选人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做到人人皆知。
5、学校德育处将以班级为单位再次对学校“礼仪之星”候选人进行民主评选与推荐。
十、礼仪之星评选条件:
1、穿戴干净整洁,衣着大方,正确佩戴红领巾和队干部标志。(10分)
2、能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10分)
3、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知道谦让,乐于助人。(10分)
4、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10分)
5、课间活动遵守秩序,不玩危险的游戏,主动维持班级秩序。(10分)
6、爱清洁,讲卫生,不乱丢纸屑果皮,无乱擦乱写乱画现象,能主动捡拾校园内果皮纸屑。(10分)
7、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课桌椅无涂刻等情况。(5分)
8、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勤奋,成绩在班内优良。(5分)
9、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安静、文明地排队、进餐。(5分)
10、尊重家长,离家或归家主动与家长打招呼,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5分)
11、不在校吃零食,不乱花零用钱。(5分)
12、有为班级和学校服务的经历。(5分)
13、规范意识强,能自觉遵守守则、规范和《蔡场小学学生礼仪教育目标》等。(10分)
对有下列行为的学生不予参评:
1、随手乱扔果品纸屑,乱倒垃圾、随地吐痰者。
2、不按时打扫卫生者。
3、破坏花草树木者。
4、在楼道及室内追逐打闹。
5、进电子游厅、网吧者。
6、顶撞教师、侮辱同学者。
7、经常迟到、早退者。
8、经常说粗话、脏话者,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十一、表彰奖励:
学校德育处将在10月31日左右对获得学校“礼仪之星”光荣称号的学生进行全校性集中表彰。
评选方案 篇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客家古民居以其聚族而居、规模宏大、造型独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世界,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七大民居类型之一,是特有的不可再生资源。xx是客家民居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客家古民居调查、评选活动,对挽救、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作为实物依据,有利于研究客家历史、文化、经济、习俗;二是可以借鉴其营造技术和设计理念,适用于今后城乡规划建设,有利于继承、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客家和地方特色的城乡建筑艺术;三是可以适度开发利用,建成特色旅游区景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四是可以挖掘提升客家民居中隐含的“慎终追远”、“聚族而居”的团队精神和尊老爱幼、崇文重教、和睦相处、勤俭创业、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对xx客家古民居的调查、评选活动,全面掌握我市现存的客家古民居的数量、分布、保存情况、环境状况,总体评价我市客家古民居的生存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建立全市古民居的档案名录,组织编印《xx客家古民居》图书,评选xx市特色古民居,为建设客家特色城乡,发展旅游事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三、活动范围和标准
(一)古民居调查范围。
本方案所指的客家古民居是指有60年以上建筑历史(特别有价值的近代建筑可适当放宽年限),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包括各种类型的古民居、祠堂等。
(二)特色古民居的标准。
1、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整体建筑完好程度在70%以上的,反映一个朝代、一段时期、某个地区历史沿革、风格独特,经修缮后可恢复历史原貌的;
2、主体建筑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完好程度在70%以上的,并具有可供研究、欣赏的各种雕刻、装修、彩画的;
3、著名人物居住、活动或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并有条件恢复原貌的;
4、形制基本完整,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经修缮可恢复原貌的古民居建筑;
5、格局基本完整,具有恢复原貌条件且比较集中的古民居群落。
对一些建筑风格独特,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但无法恢复原貌的`古民居、古建筑可登记上报,下来制定出防止进一步损害的保护措施,进行现状保护。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领导小组。
市政府成立xx客家古民居调查及特色古民居评选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府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文联、建设局、旅游局、广播电视台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全市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调查活动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调查活动经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
(二)成立专业调查队。
组织具有专业力量的调查队3~5个,每个调查队由摄影、编辑、联络人员共2~4人组成。调查队的职责是:负责对全市各镇(街道)推荐上报的有特色的客家古民居进行拍摄、编撰文字资料;编辑出版《xx客家古民居》一书。
(三)成立专家评审小组。
聘请文化、文物、建设、国土、旅游等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负责评选“xx市特色古民居”,报市政府授匾公布预以保护。
(四)镇(街道)成立古民居调查、推荐活动办公室。
各镇(街道)相应成立客家古民居调查及特色古民居评选活动办公室,由主管业务的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市文广、农业、国土、规划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客家古民居进行调查、建档工作;做好有特色的古民居的推荐工作;协助市调查队做好实地调查工作,提供有关的文字资料。
五、时间与步骤
(一)时间安排。
客家古民居的调查、评选活动时间为20xx年3~7月。
(二)实施步骤。
客家古民居的调查评选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日~4月31日):调查摸底阶段。
由各镇(街道)组织对辖区内的古民居进行调查、登记,根据古民居的地址、名称、类型、结构、年代、面积、屋主等情况,逐一登记填报《xx市古民居调查登记表》(详见附件1),统一整理上报汇总形成县、镇、村三级档案体系,汇编成册并建立档案。对有价值的特色古民居填报《xx市特色古民居推荐表》(详见附件2),推荐上报。具体要求:
(1)各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古民居的调查范围,对本辖区内的古民居进行全面的调查填报,做到不漏不重。
(2)镇(街道)、村要具体、详细地填报《xx古民居登记表》,汇编成册建立纸质文本档案及电子文本档案,上报2份纸质文本档案及电子文本档案给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3)严格对照特色古民居的标准,填报《xx市特色古民居推荐表》,并提供初步搜集、整理的文字资料。
2、第二阶段(20xx年5月1日~6月31日):整理编印阶段。
由专业调查队对各镇(街道)推荐的特色古民居进行筛选,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客家古民居(包括牌匾、古井、古树)进行拍摄、编撰文字资料,编辑出版《xx客家古民居》图书。
3、第三阶段(20xx年7月1~31日):评选授匾阶段。
通过媒体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开展评选xx市特色古民居活动,专家评审小组集合各方面的意见,根据评选标准,评选出“xx市特色古民居”。由市政府颁发“xx市特色古民居”牌匾,符合条件的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评选方案 篇4
为宣传我校学生喜爱、家长认可、社会推崇的优秀教师事迹,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感、幸福感和责任感,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20--年 “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并于教师节期间进行表彰。为做好评选工作特拟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我最喜爱的老师”为主题,通过开展系列评选活动,塑造良好师德师风,推出一批学生爱戴、家长尊重、同事认可、影响广泛的好老师。同时,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努力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理念先进、胸怀博爱的典范,全面提升我校师德师风水平,促进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优化,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二、评选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在思想情操、品德修养、言谈举止等方面堪为学生的表率。
(二)治学严谨,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课堂教学广受学生欢迎,能够使学生受教于其学术风范,受益于其教育思想。
(三)深受广大学生爱戴。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
(四)服从大局,团结协作,尊重同事,虚心好学,乐于助人,在同事中有较高的威望。
三、评选对象
金陵镇中心小学全体教师(校级领导不列入评选范围)。
四、评选名额
金陵镇中心小学20--年 “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名额为10名。
五、评选办法
(一)按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主持,推先出3名正式候选人,1名候补候选人,共4个名额。由年级组长上报政教处。
(二) 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对正式候选人进行政审及考核,对于正式候选人中出现被否决的,符合条件的该年级组候补候选人补上。最终确定18名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将正式候选人的简介情况在校内进行公示。
(三)公开评选
公开评选方式及程序另见后续方案(初拟9月7日公开评选)
六、报送材料时间及要求
(一)推选出的所有候选人都要到政教处邮箱“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方案内复制《金陵镇中心小学20--年 “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表》填写,于9月4日下午放学前以年级为单位发送到政教处邮箱。
(二)个人事迹材料以第三人称撰写,力显个人特色,内容真实,语句通畅。
七、表彰
对于在本次“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中优胜的教师,学校将于9月10日上午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颁发证书及纪念品。
金陵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