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大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

2025/07/02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 篇1

同学们、老师们:

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本周四。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 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 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

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今年的端午节放假为3天,也就是本周四五六,周日正常上课。在放假期间请同学们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最近流感比较严重,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最后,祝同学们过一个愉快的、安全的端午节。

谢谢大家!

大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当作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大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党中央,国务院对传统节日高度重视,要求把传统节日搞旺,2007年,国务院又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使传统法定节日增加到四个,这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根据中央文明办的部署和要求,在端午节期间,我们省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以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引导人们增加爱国情感,提高科学意识,共树文明新风。

这次活动包括中华经典朗诵,文艺表演,诗歌朗诵,传统游戏,知识竞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鲜活,参加这次活动的主体是我们的青少年学生。通过举办这样的传统节日活动,目的是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传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聚中国人的心,长中国人的根,铸中国人的魂,进一步在广大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使我们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谢谢!

大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 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昨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mi)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希望我们能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