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竞赛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竞赛方案 篇1
一、比赛时间及地点:
20xx年xx月6xx日至xx月xx日在xx中学举行。本次运动会由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共同主办,xx中学承办。
二、参赛单位及分组:
1、高中组:xx。
2、初中组:xx。
3、小学组:xx。
三、报名人数:
1、高中组:男、女运动员各8名。
2、初中组:男、女运动员各7名。
3、小学甲、乙组:男、女运动员各5名。
各代表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
四、运动员资格:
根据文件精神规定:
1、运动员必须是市教育局教育一科、教育二科备案在册且在本校就读的学生,高中组运动员必须是有会考资格的学生,小学甲组运动员必须是xx年xx月xx日以后xx年xx月xx日前出生的学生,小学乙组运动员必须是xx年xx月xx日以后出生的学生。
2、小学五六年级、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二三年级本学年转入或借读的学生不能代表现就读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参加市级各类体育竞赛,可代表原户籍所在学区学校参加比赛。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病休复学学生不能参加市级各类体育竞赛。
3、在省、xx市体校学习的学生在参加市级各类体育竞赛时,按谁输送代表谁参赛的原则,小学阶段输送的,回户籍所在学校参赛。初中阶段输送的.,代表原输送初中参赛。
4、市体育局引进的运动员一律不得代表学校参加本市体育比赛。
5、运动员凭第二代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和学生证报名参赛,(身份证与学生证姓名与出生年月必须一致,初一学生用原小学学生证,小学、初中转学或借读学生报名时附转学证书备查)。各组报名时请在报名表内填上学校(村完小)、年龄、年级、学号。运动员资格不符条件的,在比赛前查实的取消比赛资格,不得增补。在比赛期间查实的取消该队团体总分。
6.在领队教练会议前因训练受伤或身体不适的运动员,其代表队可向大会组委会提出申请,经核实后方可换人,但不能更改其参赛项目。
五、比赛项目及报名办法:
1、比赛项目。
2、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3、每个单项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全能运动员可兼报1个单项。男、女接力比赛各限报1队。
4、队号码布自备,号码统一用白布制作,规格为长20公分、宽28公分。
六、录取名次及记分办法:
1、大会将综合各运动队在遵纪、赛风、卫生、精神风貌等方面情况,评出“体育道德风尚奖”5名,其中高中组1名,初中组2名,小学甲组2名、小学乙组2名。高中组录取团体总分前3名,初中组录取团体总分前10名,小学甲、乙组各录取团体总分前12名。团体总分按各单项比赛中所得分加上破记录和等级运动员的分数总和计算,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团体总分相同时,以获各项目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2、高中组各单项取前6名,按7、5、4、3、2、1记分。初中组、小学甲、乙组各取前8名,按9、7、6、5、4、3、2、1记分。三项、五项全能按单项记分。各组别如运动员不足6名或8名时均减少一名录取,得分值不变,名次并列者,得分平均计算,无下一个或下几个名次。各组别接力得分加倍。
3、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加4分,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加1分,破本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最高记录加5分。全能总分破记录予以加分,单项只承认记录不加分。
七、奖励办法:
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运动队,大会各授予奖杯一座。团体奖授予奖杯及奖金,连续三年获第一名的运动队,流动奖杯作永久保留。个人获得名次的授予荣誉证书。
八、裁判员名额分配:
1、小学:
xx各1名。
xx各2名。
xx各3名。
2、初中:
xx各1名。
xx各2名。
xx各3名。
3、高中:
xx各2名。
xx3名。
xx各4名。
xx中学6名。
xx各8名。
裁判员必须是国家等级裁判员或有一定田径裁判基础的体育教师,裁判员名单必须随运动员报名单一同上报。
九、报名及报到日期:
1、书面报名日期为10月15日(下午5时前)一天,提前没有人受埋,超过不予补报,同时电子报名单通过OA系统上报给教育一科彭宗仁。书面报名时交齐:
(1)报名单。
(2)参赛运动员的第二代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
(3)学生证(初一学生用原小学学生证,小学、初中转学或借读学生报名时附转学证书备查,高中运动员提供学籍号)。
(4)解说词。报名单须经学校领导审定签名并加盖公章,否则作无效处理。报名单可以到xx市教育局OA系统文件的附件中下载。
2、10月30日下午1:00时整在xx中学召开各队领队、教练员会议,布置开幕式、比赛要求及交通安全、生活等相关事项。大会裁判员11月5日上午8:30在xx中学报到并参加学习。各代表队于11月6日上午报到,上午9:30整举行开幕式,中午12:30分开始正式比赛。
3、生活及经费安排:各参赛队经费自理,裁判员的车旅费回校报销,用膳、住宿归各运动队。
4、各参赛队要准备一份100字以内的书面解说词,并同报名单一同上报。
竞赛方案 篇2
一、竞赛日期、地点
4月28日-4月29日(初定)在学校田径场举行
二、组队形式及参加人数
1、以班组队、以年级段为竞赛层次。
2、参加人数:
竞技类项目:一、二、三年级8--12男8--12女、
四、五、六年级10--15男10--15女
家庭类项目:每班限报5户家庭
趣味类项目:各班可选派除参加竞技类和家庭类项目的任何同学参加。
三、项目设置
1、竞技类项目:
一、二、三年级:50m60m100m200m8×50m穿梭接力、立定跳远、垒球、实心球后抛
四、五、六年级:60m100m200m400m800m、8×50m穿梭接力、
跳高、跳远、垒球、立定跳远、实心球前抛
2、家庭类项目:
投篮入圈、运球接力
3、集体趣味项目:
两人三足接力(8男4女)、传球比快(3男3女一、二、三年级)
运球接力(3男3女四、五、六年级)
四、报项
1、参加竞技类项目的运动员:每人限报二项,每项限报四人。
(接力除外)
2、参加家庭类项目:每户家庭限报一项,每项限报3户。
3、每位同学只能报名参加竞技类或家庭、趣味类,不能兼项。(个别班级除外)
五、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国家体委审定的xxxx田径规则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办法、家庭类及趣味类比赛详见附件。
2、径赛50m、60m、100m、200m、400m(除一、二年级外)均采用蹲踞式起跑。
3、接力采用穿梭接力、绕杆接棒、接力时(除冲刺同学)禁穿钉鞋。
六、计分、录取及奖励办法
1、各单项均取前六名,分别以7、5、4、3、2、1计入团体总分,接力、家庭组和趣味组加倍计分,不足六名减一录取。
2、设团体总分,以三类比赛各班的得分总和排列。
3、设团体奖:按各班的`团体总分按50%的比例录取,发给奖状。
4、个人前三名分别奖3元、1元、0.5元的奖品(家庭组加倍)
5、如两班积分相同,则按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同则以第二名,依次类推。
七、各班号码编排方法及报名
1、各班参加竞技类项目的同学均采用01—30号,然后在01—30号前加各班代号如:501班代码为51301班为31以此类推一⑽班代码为10)
2、男同学号码列前,均为01—15号,女同为16—24号。
3、各班参加家庭类项目的同学号码均采用31—33号,同时加班级代号和A、B、c代表学生、母亲、父亲。如:501班一位学生的号码为5131A(孩子)5131B(母亲)5131c(父亲)。
4、各班参加集体趣味类项目的同学、接力项目最后一位冲刺同学均在胸前别上班级号。
5、各班号码薄自备,大小为32开(25×18cm),号码均采用白底黑字。班级号均采用白底红字。
6、报名单见:网上邻居---体育组共享文档---运动会文件夹。按班级直接填写在报名单上。各班务必在4月22日前填写完毕,并做好留底。通过电脑上报到交体育室。逾期一天扣团体总分10分。
八、其它
1、本届运动会将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违反竞赛纪律:如发现参赛运动员资格不符,扣除该运动员所得分数,同时扣团体总分15分。
3、规程解释权属学校体育组。
竞赛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效果。从教学实际(课改要求、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科学规范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批改。师生联动,学科平衡,切实发挥作业批改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室主任
2、工作小组:
教务处、各教研组蹲点行政领导、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参赛对象:
享受作业津贴的全体教师。
四、批改内容:
本期全部课内作业。
五、批改要求:
另发(详见《冈武一中教师科学设计作业、批改与讲评的若干规定》)。
六、活动安排
1、第11周、第12周(11月8日—11月20日):各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冈武一中教师科学设计作业、批改与讲评的若干规定》,并对照规定,自找差距。
2、第十五周(12月6日—12月12日):各备课组初评。由学校统一安排各班学习委员送一个小组的.各科作业到指定场所,各备课组长组织评比。初评分一、二、三等排队(一等占20%,二等占30%,三等占50%),选报评为一等的教师名单到本教研组参评。
3、第十六周(12月13日—12月19日):各教研组根据各备课组上报参评的名单,从他们所教的每个班中各抽查一个组的作业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将名单报学校,由学校通报表彰。
4、第十七周(12月20日—12月26日):学校对各教研组上报的一、二等奖获得者所批作业进行复评,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由学校对获奖教师发放证书和奖金。
5、第十八周(12月27日—12月31日):将获学校作业批改评比一、二、三等奖的作业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师生参观学习。
竞赛方案 篇4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大赛内容
1、导学案设计(校级、区级)
2、说教材(校级、区级)
3、课堂风采(校级)
三、参赛范围
1、教育局的大赛活动通知:全区教师全员参加。比赛分校级和区级两个层面进行。首先,在校级进行全员比赛,之后择优推荐参加区级比赛。按学段分初中、小学、幼教等学段。
四、大赛形式
1、导学案设计(我校比赛已经结束)
教育局规定:导学案设计大赛以文本形式进行比赛。根据教师所任学段、学科,按评委规定的学科内容,由参赛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抽签选取题目,回单位自行完成,时限两天。之后将参赛作品以a4打印文本,连同参赛教师本人本学期导学案一并交评审组。由评委打分并汇总成绩。
2、说教材大赛现场举行。教育局规定:根据教师所任学段、学科,按评委规定的`学科内容由参赛教师抽签,在现场预备室进行准备,时间为1个小时。参赛教师可携带课标、课本、工具书,可以准备学科教研组形成的说教材资料、课件等。准备时间结束,按抽签顺序进入场地现场说教材,时间为20分钟,要求脱稿。比赛场地提供电脑、投影等展示设备。比赛结束后评委现场打分,组长收集打分卡并汇总成绩。
3、课堂风采各教研组每周抽签安排2—3名教师进课堂展示,隔周教研组活动时,有作课教师展开说教材评比(要求以教育局规定为准)。学科教师做评委,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听课、打分、收集汇总成绩。
以上三项活动均以教研组为单位来开展,评价标准均以教育局规定的为准,每位教师均需参加以上三个项目的全部比赛,比赛按三项得分累计计算排名,并作为推荐参加区级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的依据。希望各位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加。
五、时间安排
本次比赛从3月开始,到8月底结束,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11日——7月30日为组织活动和校级推荐阶段
(一)导学案设计评比(3月11日—28日)
1、参赛教师根据教育局“导学案设计”评价标准,自己设计导学案并在比赛中进行展示、讲解。
2、本教研组教师依据本学科导学案评价标准逐一对照,进行打分。
3、教研组长收集评分表,算出平均分,即为该教师得分。
4、评选出的优秀导学案结集。
(二)说教材、课堂展示比赛(4月11日——6月10日)
4月11—15日
1、印发教育局“导学案设计”、“说教材”评价标准。
2、说教材培训
3、以教研组为单位上报讲课安排(时间、地点、教师、课题)
4月18日——6月10日听评课、说教材打分总结上报。
(三)教研组上报内容(6月10日——17日)
1、教研组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2、本学科教材知识树或结构图文本。
3、学科教研组导学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