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江城子读后感

2025/07/05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江城子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江城子读后感 篇1

在读完这篇宋词后,感慨万千,眼泪竟从心里流了出来。这人世间多少生离死别在不同地方上演,古人用悲怆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千古哀思。

我最爱苏轼诗词,还幻想过若能穿越古今去一睹真容,但这种念头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后的我整日把胡思乱想当作每日必修课,却恍惚的在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曾留下自己满意的作品跟别人分享。我连自己把什么目标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别谈怎样让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价值。古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纠缠,回头已不见深爱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从此化作一缕星光,只能远远观望。我们都有不甘心的时候,那纠结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来。我们会在最失意的时候想起那些曾给过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许是给自己的伤痛用的一剂良药。苏东坡和爱妻离别时的痛楚世人都可体会,那是永别,而十年中那空荡荡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处,吟一曲千古离歌,饮一壶愁绪任往事纷飞。谁没有此生最难割舍的相思,也枉在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总能给世人留下千古绝句,让后人去体会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余生的难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是否会觉得狂躁不安,或是满腹情愁却不能倾倒在这虚伪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们在挣扎着,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后不得不平静下来坦然接受这可恶的一切。人类存在于这世界有多久悲欢离愁就有多长,鬓如霜又怎样,梦里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泪眼朦胧中是那么清晰。有时会想放任自己尽管让脑子一片空白,糊涂度日算了,却又没法控制思想仍旧挂念他,想必会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样感觉。

苏轼纵然才华盖世为官清廉也难逃奸臣迫害,两度被贬饱受离乡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中淘洗着灵魂,仍然以苦为乐坦然面对一切。很难想象这位以豪放著称而感情细腻的大才子是怎样承受的,而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却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抵抗灾难的`本能的退化。我们在坠入低谷时会想去做什么,任命运的摆布还是顽强的对抗,不畏惧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风一样,就随它去吧,没什么放不下的。

我很欣赏古代那些英雄豪杰如钢一般的气节,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严寒中还能从容绽放的梅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中,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层层覆盖……

江城子读后感 篇2

今天看到了关于苏轼的文章,心中一动,因为他的《江城子》,喜欢他的 痴情已久!看后才知道苏轼不仅有值得悼念的“敏而静”的王弗,更有与他相偎相伴祸福相依的王闰之(王弗之堂妹),理解包容苏轼,结婚六年时苏轼写下的悼念王弗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王闰之想必是知道的,也没有嫉妒和埋怨的心。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守,是在心里守着他的位置,凭谁也取代不了,后来人的影像也不要与先人重叠,各有位置才好!因其理解,苏轼死后和王闰之埋于一处,实现了他“死则同墓”的誓言!

其实还有一个人王氏女,名朝云的,十二岁邂逅苏轼于西湖之上,入苏府后于苏轼相伴几十年,王闰之去世后,她更是和苏轼不离不弃,随侍终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一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即是初见王朝云而作! 朝云死后,苏轼葬她于惠州西湖,墓边筑“六如亭”常伴红颜,他与她既是生死相知相重的夫妻,更是比爱人还要难觅 的`知己!

除此之外,据《女红余志》记载:惠州一温性女子名超超,到了十五岁还不肯嫁人。当听说苏轼到了惠州,才欢天喜地的说“这才是我的夫君”,天天徘徊在苏轼的窗外听其吟诗作赋。后来苏轼超超对他的仰慕之情,恐有不便之处,匆匆离开了惠州。数年后故地重游,听人说超超已死,葬在沙地里,悚然动容,为她写下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运笔之空灵不亚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然超超等只不过是苏轼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已……

现在不在执拗的认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是值得称许 的,童话里王子只爱公主一个人,那是童话,要保留纯净。现实中,城堡已经凋敝,爱的时候只爱一个人,不要有旁枝进来缠夹牵扯,这爱就如舍利,金贵完满。

读《江城子》,读破苏轼一片心!

江城子读后感 篇3

词人对妻子的爱,真,也很深。

我不止一次地感动于这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爱。我只知道,每读一遍这首词,我的心就要痛一次,泪就要纵横一次,心情就要波澜起伏一次。

我是个容易被感动的孩子。小时候听妈妈讲《丑小鸭》的故事,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在学校听同学讲一个关于白熊的故事,我又哭了,哭到岔气;在家里闲来无事,看书,看到一个讲父爱的故事,我哭了,哭到胃痛;假期看《红楼梦》,我哭了,哭得很悲痛。

如今,读《江城子》,我哭了,但这一次的哭不同于之前的哭。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被感动得,哭。我想,最真的情莫过于此了,苏轼的'所有词中,我最认同的就是这一首了。因为他让我看到了文豪苏轼脆弱的一面。人人都有脆弱的一面。这样才显得更真实。

我,很想说,苏轼,其实你和我们一样,有脆弱的权利。

江城子读后感 篇4

不知不觉,就独自度过了十年。孤独的滋味,侵蚀着他的身心。一向豪放的他,也无法摆脱相思之苦。故人已去,只有在默默的怀念与心伤中,汲取心灵的慰藉。

可是过去的`事,是无法忘记的。那些片段萦绕在他的心头。是啊,谁会那么轻易地就将一段很重要的时光忘记呢?于是,他只有将绵绵愁绪浸入泪洒过的诗篇。也许有句话说得对,“灵感总是在意志消沉时到来”。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将已失去的一切挽回?

往事如烟,盘绕在他的心上。字字句句蕴含着撕心裂肺的痛。于是,读过,我的心也隐隐地痛。这是怎样一种悲惨的境界啊?读过这首词的不在少数,可是把它记住的有几人,能体会那种心境的又有几人呢?

往事如烟,无法消散。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只有铭记。用尽心力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