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2025/07/05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篇1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区气象局紧紧围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的主题,弘扬气象防灾减灾文化,提前拟定方案、专题部署,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据悉,区气象局今年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重点向弱势群体和薄弱区域延伸:

一是继续深化气象助残活动,5月12日当天,携手区残联,走进北仑区新碶街道紫荆社区,为社区内残障人士和各街道(镇)残联理事长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讲座和现场演示活动。

二是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电影进农村活动。区气象局主动与区电影放映队联系,将气象防灾减灾电影和科普宣传片送进农村,向群众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倡导公众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天气,增强防范和应对灾害天气的意识与技能。

活动期间,区气象局工作人员积极向参与者赠送宣传资料、展示科普展板,深受民众欢迎。

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篇2

我们先进行了地震逃生演练。警报声一响起,同学们就纷纷躲到了课桌下,用手抱住头,嘴里还发出了求救的声音,不过,有些人以为这只是玩玩的,所以脸上还挂着笑容。

接着我们又进行了防火演练。一开始,警报声“呼呼”地响起来,听起来有一种不祥感。同学们大步流星跑出教室,个个脸上焦急万分,开始跑了,同学们三步并两步地跑向操场跑的时候,有的人脸色慌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人非常镇定,跑得稳稳当当,还有的人幸灾乐祸,不重视这场演练。其中,有一个低年级同学跑步时摔了一跤,被落在了队伍后面,但他不肯放弃,爬起来继续跑,终于跑到了操场上。这时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到了操场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如何逃生的方法。

这次演习让我知道了:防灾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正的地震、火灾发生的.话,我们就可以保住性命。

点评:本次逃生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亲身体验,感受深刻。写出了在逃生过程中的动作、心理、语言,明白了要严格按顺序、有秩序撤离,做到不奔跑、不拥挤、不推搡,真正掌握在火灾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为有序、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篇3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

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二、火灾来了怎么办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总之,虽然这次培训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感觉收获很是很多。

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篇4

那个让人难忘的下午,当我们安心的在教室学习时,谁也不曾想过,无情的灾难会降临到汶川同胞们的身上,就在那一瞬间,无情的灾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就在那一瞬间,无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笼罩了整个汶川县。

就是那一天——5月12日,给人类留下不可磨灭的教诲,防灾减灾日将是那次地震留下的脚印,这一天将永远提醒人类——防灾、减灾!灾难显然是无情的,但这又能怪谁呢?只不过是人类在吃自已种下的恶果。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便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啊!而这,我们更应该从小做起!首先少砍伐树木,多植树造林,然后尽可能的'少制造对大自然有危害的垃圾,回收垃圾,接着人人心中要有环保意识,要正确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要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篇5

从七十年代起,我们频频遭遇自然灾害的袭击,从唐山大地震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从去年的青海玉树地震到云南干旱,再到一个个数不清的大风、暴雨、水灾、泥石流……大家不难发现,当今社会上,许多人缺乏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了解,因此导致在灾害中慌乱不堪,束手无策。

灾后,死亡的死亡,失踪的失踪,受伤的受伤。为了增强我们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及防范自救能力,今天中午,学校组织我们小记者来到古方社区防灾减灾科普活动中心参观。

刚走上二楼,映入我眼帘的便是一块巨大的`展板,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被一块倒塌的石头紧紧地压着,她伸出右手,眼里露出无助的目光,嘴巴微微地张开,像是在呼喊妈妈,让我不由得心生怜悯之情。

进入展区,只见一块块展板相连,上面有介绍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洪水来了,如何采取措施的,还有雷暴轰鸣时,如何做到防雷击……墙壁上张帖着一张张介绍自然灾害的图片。最右边,摆放着两台机器。我向其中一台走去,它好像知道有人来了,突然说起了话,为我介绍了地震的知识。欣赏完之后,我又来到了另一台机器前,社区的一位叔叔走了过来,亲切地告诉我,这是仿真雷电。我仔细端详着,这台仿真雷电上盖着一个半圆形的玻璃罩,里面有一棵棵大树,大树上系上四根导线。这样,只要一按机器上的按钮,这四根导线便会释放出电流,发出“丝丝丝”的响声,像极了自然界的闪电。

展区的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件件救灾用具,有野宿要用的帐篷,睡觉用的棉被,雨天用的雨靴,挖石头用的铁锹……上方墙壁上的那一幅宽大的图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救援人员正在为一伤者做人工呼吸,上面还写了两行大字“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我想,这不正是我们所应该做的吗?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太有意义了,从一个面积不大的参观中心,我们学到了很多的防灾减灾知识,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