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广告策划方案

2025/07/09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广告策划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广告策划方案 篇1

第一部分:市场分析

这部分应该包括策划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市场分析的全部结果,以为后续的策略部分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一、营销环境分析

1、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中宏观的制约因素。

(1)企业目标市场所处区域的宏观经济形势;

总体的经济形势 总体的消费态势 产业的发展政策

(2)市场的、法律背景:

(3)市场的文化背景

2、市场营销环境中的微观制约因素。

企业的供应商与企业的关系 产品的营销中间商与企业的关系

3、市场概况。

(1)市场的规模:

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消费者总量 消费者总的购买量

未来市场规模的趋势

(2)市场的构成:

构成这一市场的主要产品的品牌 未来市场构成的变化趋势如何?

(3)市场构成的特性:

市场有无季节性?有无暂时性? 有无其他突出的特点?

4、营销环境分析总结。

(1)机会与威胁 (2)优势与劣势 (3)重点问题

二、消费者分析

1、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态势。

现有的消费时尚 各种消费者消费本类产品的特性

2、现有消费者分析。

(1)现有消费群体的构成:

现有消费者的总量 现有消费者的年龄 现有消费者的职业 现有消费者的收入

(2)现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购买的动机 购买的时间 购买的频率 购买的数量 购买的地点

(3)现有消费者的态度:

对产品的喜爱程度 对本品牌的偏好程度 对本品牌的认知程度

3、潜在消费者。

(1)潜在消费者的特性:

总量 年龄 职业 收入 受教育程度

(2)潜在消费者现在购买行为:

有无新的购买计划? 有无可能改变计划购买的品牌?

(3)潜在消费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

潜在消费者对本品牌的态度如何? 潜在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如何?

4、消费者分析的总结。

优势与劣势 重要问题

(2)潜在消费者:

优势与劣势 主要问题点

(3)目标消费者:

目标消费群体的特性 目标消费群体的共同需求 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产品分析

1、产品特征分析。

(1)产品的性能: (2)产品的质量: (3)产品的价格(4)产品的材质:

5)生产工艺: 6)产品的外观与包装: (7)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2、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的主要标志2产品处于什么样的生命周期3企业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认知

3、产品的品牌形象分析

(1)企业赋予产品的形象 2)消费者对产品形象的认知:

4、产品定位分析。

(1)产品的预期定位:

(2)消费者对产品定位的认知:3)产品定位的效果:

5、产品分析的总结。

(1)产品特性: (2)产品的生命周期 3)产品的形象: 4)产品定位:

四、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分析

1、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2、企业的竞争对手。 3、企业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五、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分析

第二部分:策略

一、的目标

二、目标市场策略

1、企业原来市场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1)企业原来所面对的市场:

市场的特性

市场的规模

(2)企业原有市场观点的评价:

机会与威胁

优势与劣势

主要问题点

重新进行目标市场策略决策的必要性

2、市场细分。

(1)市场细分的标准:

(2)各个细分市场的特性:

(3)各个细分市场的评估:

(4)对企业最有价值的细分市场:

3、企业的目标市场策略。

(1)目标市场选择的依据:

(2)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三、产品定位策略

1、对企业以往的定位策略的分析与评价。 2、产品定位策略。

四、诉求策略

1、的诉求对象。

(1)诉求对象的表述:

(2)诉求对象的特性与需求:

2、的诉求重点。

(1)对诉求对象需求的分析:

(2)对所有信息的分析:

(3)诉求重点的表述:

3、诉求方法策略。

(1)诉求方法的表述

(2)诉求方法的依据:

五、表现策略

1、主题策略。

(1)对主题的表述:

(2)对主题的依据:

2、创意策略。

(1)创意的核心内容:

(2)创意的说明:

3、表现的其他内容。

(1)表现的风格:

(2)各种媒介的表现:

(3)表现的材质:

六、媒介策略

1、对媒介策略的总体表述:

2、媒介的地域:

3、媒介的类型:

4、媒介的选择:

媒介选择的依据

选择的主要媒介

选用的媒介简介

5、媒介组合策略:

6、发布时机策略:

7、发布频率策略:

第三部分:计划

一、目标

二、时间

在各目标市场的开始时间

活动的结束时间

活动的持续时间

三、的目标市场

四、的诉求对象

五、的诉求重点

六、表现

1、的主题:

2、的创意:

3、各媒介的表现:

平面设计

文案

电视分镜头脚本

4、各媒介的规格

5、各媒介的制作要求

七、发布计划

1、发布的媒介:

2、各媒介的规格:

3、媒介发布排期表:

八、其他活动计划

1、促销活动计划:

2、公共关系活动计划:

3、其他活动计划:

九、费用预算

1、的策划创意费用:

2、设计费用

3、制作费用:

4、媒介费用:

5、其他活动所需要的费用

6、机动费用:

7、费用总额:

第四分部:活动的效果预测和监控

一、效果的预测

1、主题测试:

2、创意测试:

3、文案测试:

4、作品测试:

二、效果的监控

1、媒介发布的监控:

2、效果的测定:

附:

在策划文本的附录中,应该包括为策划而进行的市场调查的应用性文本和其他需要提供给主的资料。

1、市场调查问卷

2、市场调查访谈提纲

3、市场调查报告

广告策划方案 篇2

目标:

(1)提高商品的知名度;

(2)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指定购买率;

(3)维持和扩大广告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4)加强新产品上市的宣传,普及新产品知识,加强消费者对东方树叶茶饮料的了解,介绍新产品的独特之处。

定位:

此次广告宣传突出东方树叶不加糖,属于传统中国茶的特点,试图重新塑造消费者对茶的印象,即不加糖甚至有点苦,改变消费者的喝茶习惯。东方树叶的投放是如同王老吉试图开发一种新的茶饮料,占领一定市场额。

诉求对象:

首先喝茶是南方人常有的习惯,口味也容易被接受。15岁至35岁年龄段在校大学生或者上班族的消费者成为茶饮料市场的消费主体,我们要通过宣传使农东方树叶能引起认同,进而推动购买。

诉求重点:

(1)理性诉求:旨在突出农夫山泉公司出品的新产品系列—东方树叶茶饮料系列的健康天然、不含糖、0卡路里等特点来突出东方树叶系列茶饮料与市面上现有茶饮料的与众不同。

(2)情感诉求:强调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文化,茶作为一种文化渐渐被遗忘而如今理应重拾传承。而且广告中由父亲到儿子,儿子长大后和自己的儿子诉说出茶的特点,茶的传承也寓意着亲情的传承。

文案:

第一幕:在一个古老的四合院中,一位古装打扮的年轻女子在泡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觉得很苦,放下茶杯转身跑开。后来又跑进来,往茶里加了一勺糖。

第二幕:那女子端着茶走进大厅呈给一位老爷,老爷喝了一口,皱了眉头,放下茶杯。小男孩在旁边说:“加了糖甜甜的才好喝”。父亲回答:“不加糖的才是中国茶。”小男孩不解的问:“有点苦。”父亲慢悠悠的说了一句:“再苦会比生活苦吗?”

第三幕:镜头转到现代,一个小男孩打开桌上一瓶东方树叶,喝了一口,放下转身跑开,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糖。正要往茶里倒,父亲(第一幕的小男孩长大)看到连忙阻止。小男孩在旁边说:“加了糖甜甜的才好喝”。父亲回答:“不加糖的才是中国茶。”小男孩不解的问:“有点苦。”父亲说了一句:“再苦会比生活苦吗?”广告词:东方树叶,不加糖的中国茶。

媒介:

(1)车身:在南方地区各大城市的公交车身上登上广告;

(2)地铁站:利用在地铁站走廊两边的墙体做广告;

(3)公交站:利用公交站的站牌做广告;

(4)公众场所:在大型的公众场所做广告,如大型超市外墙;

(5)网络传播:在优酷、土豆等在线视频以及暴风影音、风行等播放器播放视频之前插入广告。

预算:

以其他茶饮料为参考,此次投放金额大致为六百万。

效果:

(1)经济效益:此次广告投放地区是南方地区,主要面向南方市场,而且主要消费群是大学生和上班族,通过公交站、地铁站投放广告,使南方地区的中大部分目标消费群体对东方树叶有所认知,使东方树叶的产品宣传和销售得到一定的提高。

(2)心理效益:东方树叶打零卡路里、不含糖等优点,让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发胖且富有中华底蕴的形象。

(3)社会效益:让更多消费者认识茶饮料,知道茶叶有益健康,是绿色生活的最佳选择,而且改变消费者对传统茶的认识。

广告策划方案 篇3

一、目标受众分析

1.人口统计

内衣业从发展起步至今,已成为目前中国服装界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如果以西方人均拥有内衣的数量作为参考依据,中国的内衣适龄人群有2亿,如果以她们每人每年购买3件内衣来计算,中国女性每年至少需要购买6亿件。调查显示,仅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每年中高档内衣的年销售额就达9亿元人民币。

目前,国内一些著名品牌如华歌尔、安莉芬、欧迪芬等近三年来市场增长率都在50以上。同时,英国、法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产品也非常看好中国内地的内衣市场。

2.消费者市场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品牌内衣一般在专卖店的较多,占了60.7;其次,在百货商场和超市也有相当高的比例,分别为39.8和32.8。

交叉分析显示,男性在专卖店购买的比例为52.0,而女性则为69.7;超市中,男性购买比例为44.1,女性购买比例为21.2。

结论1:专卖店——品牌消费的主力场所。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内衣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为品牌和面料,两者比例都是66.5。款式、质量和价格的考虑因素也较高,依次为49.7,45.0和40.8;其余因素中除花色和产地有一定比例外,其它因素都很低。

和性别交叉分析发现,款式的考虑因素中,男性为39.6,女性为61.0;花色的因素中,男性为16.8,女性为27.0。

结论2:品牌和面料为消费者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内衣的整体风格与3年前比较:发生变化的占57.7,没有变化的占42.3。

交叉分析显示,有风格变化的各年龄段中,18-25岁(54.9),26-30岁(40.8),31-35岁(42.9),36-40岁(29.8)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同时性别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女性为59.2,男性为24

进一步调查显示:风格变化主要集中在款式更新颖(52.9)、颜色选择更多样化(42.5)和更加注重品位(40.2)三个方面;而更追求个性(27.6)和配合不同的场合与外衣(11.5)也有一定的比例。

结论3:新颖、时尚、个性成为内衣风格变化的三要素。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一些亮丽的花型的时尚个性内衣,表示可以接受的消费者占47.8;认为很有个性的占22.9;认为太开放,有保留地接受占19.4;完全不能接受的占9.5;

对于配偶和异性朋友穿着亮丽内衣的接受度,有62.6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表示无所谓的消费者占26.8;表示不能接受的仅占10.6。

结论4:对异性穿着的欣赏成为时尚个性内衣流行的源动力。

总结:xx作为一家以生物工程及生物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综合性生物科技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次主推内衣品牌恩兆儿和佛舍尔,恩兆儿主要针对儿童内衣市场,而佛舍尔则主要针对成人内衣市场,产品几乎涵盖全部消费阶层。然而xx并非专门制造内衣的企业,产品知名度也不高,这正是这次推广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消费者分析可以看出,现在对内衣品质的关注主要是一些收入相对较高,年龄在18-35之间的白领人士,他们对下一代是十分关注,在家庭中子女的消费又往往由他们决定,所以他们成为购买高品质、价格相对较高的内衣的主要消费群体。

因此,这次推广活动的主要目标受众为:年龄在18至35岁,具有较高收入的白领人士。

3.目标受众生活方式

主要为上班一族,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注重生活品质。商业区、品牌店、大型商场、咖啡馆、健身房为他们主要出入场所。一般看电视时间较少,看专业杂志较多。部分人士有私家车。

二、竞争对手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

①以“三枪”、“宜尔爽”为代表的常规内衣,这类质量较好、价格适中的长线产品经营模式,以强调市场网络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在盛市、县、乡、镇的几乎所有商场开设产品专柜,走普及化路线,服务于社会工薪大众,一度占据了中国内衣的主要市场,但这营销模式终因产品缺乏创新,在消费者对内衣个性与品位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今,销售市场已风光不再。

②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的普通廉价内衣的经营模式,这种通过模仿抄袭产品,大批量、低品质加工生产,以超低价作为武器争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批发经营,随着内衣消费已成为时尚,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③以“俞兆林”、“南极人”、“婷美”为代表的新概念内衣的经营模式,这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概念的发掘与炒作,通过全新的概念炒作与成熟的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模式,随着消费者的日趋理性化,指望靠炒作概念来透支市场资源也举步维艰了。

④以“戴安芬”、“佰富”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品牌内衣,这类设计研发能力强、通过终端来展示自己深厚品牌文化的经营模式,产品风格虽鲜明,但因服务的消费群体较窄,这类经营方式因产品研发及市场终端建设投入大,品牌成长期较长,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一种主导消费流较慢。

2、机会点:产品有高科技支持,且没有正面的竞争对手,容易进入细分市场,以先入为主的方式站稳脚跟,其它产品跟进有一定难度。

3、问题点:产品知名度低,健康内衣这点很难让消费者有感性认识。

4、宣传策略:以提高知名度为主,定位于中高档产品,针对具有较高收入的白领阶层。将高科技这种复杂、理性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给消费者以感性的认识,避开对高科技本身的过多宣传。

三、媒体投放建议

1.电视:以财经类、生活时尚类节目为主,晚间以9点以后节目为主。(如上海电视台的《第一财经》、东方卫视的《新闻夜线》)

2.广播:主要在目标受众上下班时间为主,早上7点至10点,晚上5点至8点。(如交通台、音乐台)

3.报纸:主要以早报和财经、生活时尚类报纸为主。(如新闻晨报、申江导报、上海星期理财周刊、周末画报)

4.杂志:主要以财经、生活时尚类杂志为主。(如《时尚》、《车世界》)

5.户外:主要在商业区(徐家汇、淮海路、南京路、人民广场)为主,通过在这些商业区投放交通、户外广告牌、灯箱等形式的广告。(如911路、128路、49路)

6.POP:主要在品牌专卖店、大型商场。(如太平洋百货、六百、第一百货)

四、预算

电视广告:40万

广播广告:15万

报纸广告:15万

杂志广告:5万

户外广告:15万

POP:10万

总计:100万

五、广告效果测定方式

1、通过销售量来看广告的销售效果。

2、通过第三方监测机构数据来看广告的到达范围与到达程度。

3、通过市场调查来看消费者态度的变化情况。

六、营销目标、广告目标

1.营销目标:企业不仅仅是靠领先的技术及高水平的创新来占领市场,更重要的是要有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和过硬的品牌。“创造健康的聪明人”是xx品牌战略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理念,公司采取多品牌策略,现已推出“xx爱可萨”﹑“xx纳诺”等多个系列产品。在品牌建造的基础上,公司更注重现代化营销方式,建立了全球营销网络,抓住源头销售是xx取胜的关键。

2.广告目标:通过短期内高密度的广告投放,最大限度的提高xx公司恩兆儿和佛舍尔两个品牌内衣的知名度,确立产品高科技的形象,以技术为先导,突出健康(新技术)、舒适(新材料)的理念,在激烈竞争的内衣市场,站稳脚跟,在短期内提高销量。

七、计划周期

1.推广周期:最初3个月,以全面铺开为主,注重广告在面上的效果,各种广告方式全部使用。3个月后至半年这段时间适当减少在电视、广播、报纸上的广告投入,这个阶段是从广度向深度方向转变的过度时期,半年至一个月这段时间加强杂志、POP的广告的投入,加强广告投放的针对性,注重品牌的树立,巩固已有的消费者,适当拓展消费群。

2.投入分配:整个投入成“U”字型,在整个一年的推广中,前期主要投入在覆盖面比较大的媒体,中间适当减少,然后逐渐投入到针对性强的媒体,中间则为过渡期,整个过程投放总量上基本保持不变。

广告策划方案 篇4

前言

沙宣的发源地是英国,该品牌是宝洁公司洗发水品牌中的后起之秀,她们聘请了国际著名美发专家维达.沙宣作为自己的品牌形象大使,并用维达.沙宣本人的姓名作为品牌名,从而树立起专业洗发,护发的形象。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其中国业务发展的历程。宝洁大中华区总部位于广州,宝洁公司虽然在广州,但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东莞,及南平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及工厂,员工总数超过六千三百人,在华投资总额超过十亿美元。

市场调查报告

1.市场发展历程分析:

1.1.1第一阶段:品牌发展初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前后,梦思,鲜花,美加净为代表的国产洗发品牌开创中国洗发水市场,把国人带出了用肥皂洗头的历史。洗发品牌非常不成熟,产品基本上都是以单一的低价位,低档次为主。

1.1.2第二阶段:品牌迅速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宝洁,联合利华,德国威娜等国际品进入中国,洗发市场也由此走出了成熟,产品以高中档为主,与此同时,国内品牌开始逐步萎缩,美加净更是被美国庄臣收编雪藏。

1.1.3第三阶段:品牌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丝宝舒蕾,奥妮皂角为代表的国内新力

量实现了对国际品牌封锁的.突破,随后,以广州好迪,拉芳为代表的民族品牌一涌而上,展开了新一轮反攻,洗发水市场进入败家争鸣。

此时以国内品牌成熟壮大,国际品牌本土化为主要特征。

2.市场格局

2.2.1高端:

市场表现: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市场;

代表品牌:以外资品牌为主,宝洁,联合利华;

市场份额:牢牢掌握市场半壁江山,但市场份额缓慢下滑;市场策略:以名牌为主掌握市场;

2.2.2中端:

市场表现: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级市场;

代表品牌:舒蕾,奥妮,橄榄,花王等;

市场份额:占据部分市场,且有扩大之势;

市场策略:以终端拦截为主配合大力促销;

2.2.3低端:

主要表现: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市场;

代表产品:拉芳,亮庄,蒂花之秀,好迪;

市场份额:主要品牌之后的15%市场;

市场策略:以低价抢夺市场,配以形象代言渗透中端市场;2.3产品分析:

2.3.1产品特征分析

适合卷发

弹性波浪卷

幻彩光泽系列

立体造型系列

适合短发

强力持久系列

酷乱动感系列

适合直发

直发系列

自然线条

沙宣洗发水特色

以专业世上为宗旨,产品采用高级配方。

不但针对不同发质推出产品,还根据不同发型推出各色产品;

其定型功能最为突出;

2.3.2产品的品牌策略分析:

沙宣是宝洁为专业市场设计的洗发水品牌,沙宣文字调性短促,语义简洁明了,与沙宣品牌本身的定位非常吻合。而且。围绕沙宣品牌命名展开一系列传播活动都使得沙宣命名凸显细腻,专业,适度张扬的显性特。沙宣的品牌名称同样给消费者以想象的空间与动态的美感。

沙宣定价为“高品质、高质量”,其核心价值是专业、时尚、美发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