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经典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我与经典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经典,伴我行,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体会、方法。
每一周的经典诗文、诗句伴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经典的诗文,精炼的句子,它教会我做人的道理,端正了我的一言一行,让我成为一个举止优雅、文明礼貌的学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与艺。”……这些文化的精髓,使我感触很深。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是选自《论语》的经典名句,在我们学习生活、同学相处中,我们必须像曾子那样多次检查自己:给人办事情是否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交给的知识、技能是否复习实践了吗?就像句子说的,只有做到这三点,我们的知识才牢固,朋友之间的友谊才更坚固,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才深刻。
是啊!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回头想想,在我们校园生活中,需要的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精神风貌,使我们的校园风气更和谐、美好和向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们,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学习。像句子里说的:经常温习已经学习过得知识,从中领会再收获更多的新知识,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就像老师一样了。这样,学习的知识才牢固,从中领悟更多的新知识,不就是一举两得了吗?
这一些句子让我感触很深,它教我做人要文明礼貌,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有“礼”、“仁”“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尊重、爱戴。这些句子还让我知道了学习不论有多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行。
我与经典同行,经典与我们共同成长。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2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随着经典的陪伴走向文学的殿堂,经典像朵朵鲜花,为我们展现人间美好的生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经典,像文苑里的一朵奇葩,让身处逆境的我们警悟,奋进;经典,宛若那美丽的贝壳,让闲暇之余的我们陶醉于她的.美丽;经典,也似那淡蓝的风铃,让懵懂天真的我们颔首聆听她的低吟浅唱。
《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们学会了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孟子》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也让我们懂得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老子》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让我们明白,万事要想成功都要脚踏实地;《荀子》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修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诵读古代诗词歌赋,我被深深吸引。
我神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净;我钦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我同乐天同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与子美共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会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心酸;也会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感豪情壮志满怀。
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感受它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读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品味人生的真谛;读高尔基的《童年》,感悟它悲惨的童年生活;还有老舍的《骆驼祥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使我着迷。经典,滋润着我平凡的人生,让我快乐地成长,充实地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明白了东汉末年,汉灵帝腐败无能,老百姓们抱怨连连,于是就引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而三国演义就是讲了黄巾起义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隘,每个人物都各具特色。可他们在尔虞我诈的过程中都深受身体或心灵的伤害,所以,这场游戏的最终并没有真正的赢家。读完这本书,有太多的感触,也明白了人世间的许多真谛。如果你也选择读一本经典,三国演义就是最好的选择。
诵读经典,让我拥有一颗富有奇思妙想的头脑,一双放眼世界的眼睛以及飞扬的文采。不管远方是彩霞满天还是阴云密布,我都想一直与经典前行。
经典是苍茫大地上的长江黄河,滔滔汩汩,滋润着华夏子孙的心田;经典是悠悠岁月中的钟鼓琴瑟,铿锵幽雅,浸润着莘莘学子的性情。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成为我们的灵魂伴侣吧!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经典》。
想要回答《天问》的问题,就要有“知”。“知”是知识之知、美德之知、智慧之知,充盈辉映着经典。在经典中,我与陆游同梦一场铁马冰河,与李清照同拾满地黄花堆积,与李白同歌一片长风万里。而在这之中,又隐藏着更深的什么呢?——我们将在其中认识我们自己。
经典使我们认识无知。经典是一面包蕴万象的镜子,我们望向其中时,才更易清醒地看待自己。在保尔·柯察金钢铁的壮丽灵魂里,在林道静一腔热血奏响的青春之歌里,无论是其中的知识、美德还是智慧,都使我们反观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我们不仅无知,还不知自己无知。于是我们才真正睁开了眼睛,挥去无知导致的自负,对更大更广阔的世界产生崇敬和渴望。
经典使我们认识求知。在明白了无知后,我们才能走向那漫漫求索之途,这条道路一经踏上就再难停下。君不见文天祥临刑前仍“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杨溥身陷牢狱仍静心读书十载,这就是永不止息的求知,好比久旱之甘霖、玉门之春风,用“知”来滋润、来充盈我们的心灵。求知给人的快乐是无尽的,于是我们学习,我们修身,我们明世,于是我们才能不尽地前进。
经典使我们认识真知。“真知”是集知识、美德、智慧于大成的境界,知道自己有真知,这堪称人生中至高的乐趣,也是可以通过经典得到的。去读吧,去读《活着》里福贵的至坚之态,去读《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的至美之心,去读《离骚》里屈原的至纯之魄。且看吕蒙遍览往事学以致用,终成一代名将;唐太宗日理万机不忘读书,遂为千古明君。戚继光熟读兵法,故能纵横捭阖,所向披靡;毛主席手不释卷,方开中华新天,光耀东方。这就是真知,就是经典的力量。我们也可以汲取这种力量,就算不能改天换地,也可以借由经典赋予我们的真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迈出自己的一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从无知到求知,从求知到真知,经典给我们“知”的灵魂,也许有一天我们将回答经典。少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同学们,为什么不去阅读经典呢?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与经典演讲稿 篇4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其实从小到大,爸爸妈妈总是要求我学习经典、掌握经典、运用经典。经典就像是我的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经典古诗文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走近它,我看见美如画卷的山河,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走近它,就充满无限乐趣。使我懂得许多道理。
那些经典的诗歌常常带着我“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读了《望庐山瀑布》,顿时,我的眼前闪现出了这样的场景:远处一条白色的瀑布垂挂在山间,走近一看,水流冲击在石头上,溅起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那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在豪放地歌唱。读罢《回乡偶书》,我“看见”了贺知章先生从小背着书包,外出求学的模样。几十年过去了,当白发苍苍的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时,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围绕在他身边,嘻嘻哈哈地笑着问:“老人家,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到这里来干什么呢?”这不禁使他感慨万千呀!
这些经典的故事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读了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书中对孔融赞不绝口,我不仅被孔融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孔融还教会了我做好事呢。
那是今年端午节的时候,我和妈妈正在逛三新百货商场,当我们选好东西来到收银处,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龙。在经过了十多分钟的等待后,终于到我们了,这时,从后面传来一个宝宝凄沥的哭声,我循声望去,只见那个宝宝哭得胀红了脸,而那位妈妈更是焦急万分。忽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便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妈妈,心里默默地说着:“妈妈,那个宝宝哭得很伤心,那位妈妈也很着急,我想与她们换换位置,可以吗?”妈妈啥也没说,笑眯眯地朝我点点头,并示意我去让那位阿姨到前面来。就这样,我和妈妈又回到后面,重新排队等候。看着那位阿姨感激的目光和妈妈对我赞许的目光,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的妈妈常常教导我要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是的,那就让我亲近经典,与经典为友,同行在成长的道路上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