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复活》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复活》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复活》有感 篇1
我有时在想,在复活节那一天,基督复活的时候,亲爱的,你是否也复活了呢。请原谅我冒昧地将您定义为已死,如果您现在自认为还活着的话。我们能从《复活》中看到什么呢?一张拥有花白胡子,藏污纳垢的脸,裹着一个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持否定态度的大脑,让我们认出:啊!老托尔斯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我们,貌似解决了土地私有的问题。在号称没有剥削阶级的中国,我们无法体会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俄罗斯帝国腐朽落后的沙皇制度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给俄国底层民众带来的压迫,幸好体会不到。就在那个年代,托尔斯泰朦胧之中将要苏醒,所以他让聂赫留道夫复活了。
要是我们仍然停留在19世纪,去批评俄国农奴制的罪恶,歌颂赞扬托尔斯泰为改善农民生活,突破旧制度枷锁而做出杰出虽然并不完美的努力,显然失去读《复活》的意义。复活是一种忏悔与救赎,是改错。“错误”的含义过于狭小,我姑且把它视为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吧。有些错误是好改正的,比如一加一算成了三,数学老师告诉你应该是二,于是你把它改正了;有些错误是难以改正的,比如在高考的时候,你将一加二算成了二后果,你懂得。当然,这些错,我们大都能够发现,即使无法纠正,还可以尽量弥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发现。当真理变成谬论,谬论变成真谛,真谛遭受践踏,践踏视作赞扬……当日出的时刻阴云满布,亲爱的你是否还在寻找太阳?我们每天做着浪费时间的不必要的“工作”,抬头长叹一声:时间都上哪儿了!错误不断发生,之后被埋藏在心底,我们默默忍受隐隐的阵痛,于是心灵渐渐麻木,死亡。诱惑是无处不在的,侵蚀肉体,腐蚀精神,诱导健康的人犯下错误,悄无声息的在肥沃的心田种下恶果,令人无法发现,发现了却无法承认。命运步步紧逼,要么扼住命运的喉咙,要么与死神共舞,很快魔鬼也能看作是天使,之后彻底堕落。然而良知是存在的。阴暗的森林底部,哪怕射进一缕阳光,种子也会发芽。一声惊雷过后,死亡的灵魂或许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复活。况且,我们大概还不至这么糟糕。
读《复活》有感 篇2
周六,我信X翻开《复活》一书,很快就被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气读了大半。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通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XX受X,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己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因为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我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读《复活》有感 篇3
暑假里,我每天徜徉在书的海洋里。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书叫《电脑怪复活》,主要人物有“泼皮猴”王小磊、“冬瓜”夏天、“喷火女”田贝贝。这本书主要讲了:狂欢节马上就要到了,“遗忘的记忆”在信息计算机课时对“喷火女”田贝贝发出警告:从地狱中出来,到人间中去。随即,可怕的骄虫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夏天接受了老师安排的制作动画任务后,和动画小组的成员一起性情大变。王小磊和田贝贝快要明确真相的时候,不小心倒进了毒虫的世界,水中可爱的鱼儿可到了陆地便成为了可怕的食人怪、长得像海带的食人树、双眼泛着红光的黄蜂、挥舞双钳的毒蝎子,这个毒虫世界真是危险重重啊,可这一切都是“冬瓜”夏天的杰作,可是他却完全没有记忆。终于,在危险时刻,夏天的终于恢复了记忆,带领大家摆脱了毒虫的追击,凤凰决定亲自进入电脑中打败骄虫。而此时,王小磊他们马上就要被毒虫攻击了,凤凰大怒,击败了骄虫,就出了大家。最后凤凰与大家告别,将骄虫带回了山海经。
我读了这个故事,我最喜欢王小磊,因为他非常聪明,在危险时刻可以帮助大家一起解决危机帮助大家,这种可贵的精神,值得我称赞。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他的想象力真的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竟然通过电脑制作出了那么个可怕又恐怖的毒虫世界。
读了这本书,我真是受益匪浅。
读《复活》有感 篇4
《细腻使心跳复活》记叙了有一个孩子掉进了水里,救上岸时已没有呼吸,大家都以为他断气了,按照当地的习俗,未成年人死后就成了孤魂野鬼,所以不能运回家,也不能放在村子里。所以大家只好把他放在村口。晚上大家都一一离开了,只有点燃的桐油灯陪伴着死者。大家都伤心了一天,回家都沉沉的睡去,只有他母亲仍然在床上哭泣。孩子天亮就要下葬,她真想陪孩子度过这最后一晚。于是她瞧瞧的起床,跑到停放孩子尸体的地方。当时村外一片寂静,忽然她听到了一阵心跳声,发现声音是来自孩子。她扑到孩子身上凝听,没错,是孩子缓慢的心跳声。母亲马上抱起孩子跑到医务所,进行抢救。最终孩子恢复了生命。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爱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不如说是母亲细腻的心灵重新给与了孩子生命。细腻的心灵使母亲显得更加伟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母亲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这种爱不会轰轰烈烈,而是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母亲的爱就是用细腻来表达的。
看完以后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在我生病的时候,母亲总是日夜守护我照顾我,直到我的病好了她的脸上才会露出一丝笑容。每天下班回来,她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因此而落下了腰痛的毛病,虽然这样,她每天还是把我们照顾的无微不至。
母爱无私,母爱无限,大家请珍惜她、爱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