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小说《摆渡人》读后感900字

2025/07/2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说《摆渡人》读后感9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说《摆渡人》读后感900字 篇1

这个假期我读了摆渡人这本书,这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时,遭遇了火车事故,她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当她的灵魂跑出来时,世界已变成了一片荒原,而山坡上坐着的,是他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她穿过荒原,到另一个世界去。在穿越荒原的过程中,他们互生情愫,难舍难分。最终迪伦违反规则,历经艰辛和她的摆渡人成功回到了她原的世界。

“他耸耸肩,声音听起来很不安:‘我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你们的需要。’”这是崔斯坦说的话。我读到这里真的想为他打抱不平。没有自己的身份,甚至连自己的相貌都不清楚,是为了别人而活,只能重复一件无聊的事。引导,引导,还是引导,上天对他如此不公。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还是自己,不为谁而存在,可以随心所欲。

“她转身就开始朝门冲去,她浑身热血沸腾,决心压过了恐惧感,只要分散恶魔几秒钟,他们就得救了。她可以办到。”“她”是迪伦。迪伦为了素不相识的小孩儿不被恶魔所抓到,竟然以身试险,小孩儿成功得救。迪伦的这种精神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舍己为人”实在恰当不过了,这点令我十分敬佩。

“一天,他的长官命令他枪杀一个老人。那个老人没有做什么,只是在摔倒时不小心蹭了这位长官一下。这个士兵不愿意杀人,于是跟他的长官争吵了起来,他对长官说自己不能那样做。所以长官先枪杀了老人,然后在同一天把他也枪毙了。”这是一位德国士兵。据书中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他负责看管犹太人。我非常同情这位士兵,不管他是不是一位德国士兵,我认为他是最可敬,最高贵的人。

这本书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跌宕起伏,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人性救赎之作。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做主,别人没有干涉的权利,我们应该要为自己所爱的而努力拼搏,为自己想要的而挑战权威,不要害怕前方等待着你的是什么,一定要去试一试,不要怕,不要悔。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见解,只是肤浅的,或许还拥有更高深的说法。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这是一个史诗般动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小说《摆渡人》读后感900字 篇2

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透出一片璀璨的光芒,这道金黄色耀眼的光照亮了幽静的河流,照亮了灰暗的天空,照在了一位摆渡人的身上,他划着一叶小舟,正穿过那条孤独的河流。这样一幅童话般的场景,就是《摆渡人》的封面,也许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场景,是我们灵魂里的河流,而你的那位助你走过困境摆渡人又在哪里?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这个美妙的故事是因这样而发生的:迪伦要去探望久未谋面的父亲,却在火车上遇难,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我来到了一片荒原,还遇到了崔斯坦,他是她的灵魂摆渡人,要保护她度过荒原,去到另一个世界……迪伦的荒原,是她的心像投射,天气随她的心境而变,地形随她的性情而成立,迪伦的心境也决定着他们命运的一部分。

在崔斯坦和迪伦穿越荒原的路途中,不得不时时刻刻防备着突如其来的恶魔和灾难,可是崔斯坦每一句温馨的话语,都是迪伦的动力;他那钴蓝色的双眸,能够点燃她心中的期望。即使有恶魔的进攻,可是只要有崔斯坦在陪在她身边,迪伦就能绽开笑脸,勇敢应对困境。就像我们内心的荒原,有恶魔,有坎坷,有磨难,可是只要拥有朋友的陪伴,我们就能击免受恶魔的伤害,就能完成一趟又一趟的旅程。

当快到达边界时,他们最终决定在一齐,但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那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独自一人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回到之路,寻找崔斯坦。迪伦每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期望崔斯坦你赶快出现吧,前面的路太凶险了,迪伦一个人会有危险的,可他有他自我的使命,一向没能出现。迪伦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激动的最终是他们最终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了!

迪伦的心中有一轮太阳,一轮信念和爱的太阳,这份爱指引着他们,义无反顾地穿过了那茫茫荒原,回到了迪伦遇难的火车。迪伦经过了生与死,她又回来了,崔斯坦也陪着她。两人一句简单的问候:“嗨,原先你在那里。”“我在那里。”让人泪目。

以前因为爱的匮乏,迪伦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但穿越这片荒原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我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犹如书的封面,无论如何黑暗,只要有爱的阳光,一切都会好的。即使是荒原,也会肆意长满茂盛的绿色,而你爱的人,心爱的朋友和挚爱的家人,都是最长情的陪伴,爱你的人永远都在那里,在心里陪伴着你。

小说《摆渡人》读后感900字 篇3

单亲女孩迪伦,十五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也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转学离开了。生活对于她而言似乎只是一个平淡的循环往复,这使迪伦感到无比的痛苦。

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说,他叫崔斯坦。崔斯坦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这个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他们每天都在马不停蹄的赶路,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安全屋,在黑夜降临之际尽可能的躲过凶神恶煞的恶魔。

荒原在她面前似乎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而她也必须正视那些接踵而来的问题。在与崔斯坦的相处过程中,她渐渐明白了自己不是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的受害者。天气的阴晴取决于她的心情好坏;身边又为什么会有哪些奇特的现象。两人在不知不觉中坠入爱河,在经历了一些磕磕绊绊,风风雨雨之后,迪伦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崔斯坦回到了现实世界。读完这本书,你会自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你激愤、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我非常喜欢迪伦这个人物。她虽然年纪尚小,可是身上却自带一股子同龄人没有的成熟与睿智,一种对已失去事物的淡泊。

当她得知自己已经死了时,她并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一笑置之,坦然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表现的“出奇的冷静”。以至于崔斯坦都暗暗称奇。她还特别善良,当她得知崔斯坦的生命就是无止境的轮回,周而复始的摆渡着过往的灵魂,甚至连自己的真正相貌都不知道时,她“碧色的大眼睛里顿时盈满了泪水,内心充满了同情”,而事实上,她刚刚知道自己死了,可她并没有舔伤口,而是去理解崔斯坦,同情崔斯坦。这是他摆渡了成千上万的灵魂从未有过的。那些灵魂只会顾影自怜的哀叹自己的命运有多悲惨,迪伦的善良是他们所没有的。

《摆渡人》是一部小女孩的心理成长史,因为爱的匮乏,迪伦的心曾是一片荒原,穿过荒原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了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有了爱,一切都会变的无比美好。毕竟,一个有爱的生命,才是鲜活的生命啊!

小说《摆渡人》读后感900字 篇4

扑面而来的暖风带着春天的气息,山脚的斜坡的绿色草坪上点缀着红红黄黄的花。阳光铺满这广袤的荒原,在这美景下,有一种散漫的气息。背风坡的阴影处,矮小的灌木丛中藏着黑色的影子,那是恶魔。躲在暗处,寻找机会偷袭每一个由摆渡人带路的灵魂。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在这片荒原,由灵魂心里深处的世界勾勒的荒原,有的灵魂在摆渡人的指引下,在不停的奔走逃亡中,逃离恶魔的袭击,成功到达进入天堂的入口。而也有一些灵魂,没能经过这次考验,被恶魔拖拽入地下,成为贪婪而可怕的恶魔,永远的死去了。

中间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名二战中的德国士兵,他才19岁,被迫当兵。厌恶战争的他不仅不能远离战争,而被安置在丧失人性,充斥着绝望的地方,纳粹集中营,他被安排分管犹太人。有一天,一个长官强迫他开枪杀掉一位中老年男性,那位犹太人跪在地上,恐惧的发抖。而他下不了手,没有开枪。最后长官开枪打死了那位犹太人,随后当天晚上,也杀了这名19岁的士兵。

我和主人公崔斯坦一样,深深的敬佩这名19岁的德国士兵。这名士兵最终在崔斯坦的带领下,越过荒原,成功抵达天堂。书中的天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地方。在这里,你能和跨过荒原的家人团聚,在另一个地方,和家人永久的生活。

这里的天堂是非常美好的存在,尽管通往天堂的路是危机四伏的。崔斯坦,主人公,他不是人类,也不是灵魂。每一位他要引导的灵魂,他会变成那位灵魂心里可以信赖的形象,和相应的给自己取名。千万次的摆渡,摆渡成功的灵魂名字,写满了大半本厚厚的书。而他不停的工作着,忙碌着。从刚开始的报以同情心和热情,去帮助每一个人,到后来的见多了人性的自私和负面,转而改变了态度,不再轻易投入感情。

而迪伦,真实的话语和美好的心灵打动了崔斯坦。正是因为,到达天堂的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将和摆渡人分离,再也不能相见。而迪伦,和她的摆渡人深深相爱,永远的分离刺痛了双方,是迪伦一人生活在天堂等待家人,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很可能有去无回的去寻找崔斯坦,在选择中,迪伦走了一条常人没走过的路。在没有摆渡人保护下,独自从天堂重新冲向荒原,如海底探针般寻找她的摆渡人。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喝酒,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最后的结局,简单的笔墨治愈了整篇的惊心动魄。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一本好书,如同春风般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