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翻译实战的心得

2025/07/24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翻译实战的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翻译实战的心得 篇1

在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我更愿意从学习德语的态度说起,虽然学习任何一样本领和技能都需要一种态度,但我个人认为,在学习德语之前和过程中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是格外必要的。

仅在新东方的课堂上,我就听到远不止一个学员在学习一段时间德语之后抱怨,德语实在太难了,实在太复杂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产生浮躁的情绪,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在学习态度上调整好心态所致。

《目标》第四册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关于他学习德语的感受,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没有学过德语,谁就无法想象,这种语言有多么复杂。的确,在世界上除中文之外的语言中,最难学的应该是德语和阿拉伯语,但它们和博大精深的汉语比起来,其实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既然德语不是一门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语言,因此,我觉得在学习德语前不妨通过各种渠道对这门语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德语的话,那么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喜欢投机取巧、那些害怕吃苦的人是不适合、也学不好德语的。而一旦开始了学习,便需要一丝不苟、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在德语学习上极其恰当。

比如,学习德语要跨过的第一道关便是记住每个学到的名词的语法性,记住动词现在时变位的规则并灵活运用,而后还有不规则动词的第二分词,还有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词尾变化等等,在这些阶段里,并不需要太多的所谓“智慧”,而更多地需要勤奋,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经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德语单词,尤其是语法性不好记,或者说单词记了又忘,我觉得这都是功夫没有下到、浮躁的表现,因此我建议,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在主观意识上耐下心来,戒骄戒躁,如果用西方的智慧来形容的话,就是要做好准备“沉下去”,真正用心地投入进去,锲而不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这样,当这种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融会贯通,才能够最终“浮上来”,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翻译实战的心得 篇2

20XX年X月,我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广交会展馆大门,担任参展商翻译工作,心情既兴奋激动也有些许忐忑不安。心情兴奋激动是因为我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外贸舞台上展现我十多年来学习到的英语与外贸知识了,还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忐忑不安是因为我担心能力不够,听不懂外商与老板之间的洽谈。

老板是山东人,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儿老板架子。他的工厂主要生产2mm—22mm规格的铁链与各种规格的宠物索具,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老板只略懂一些简单的英语,所以我的翻译责任更重大了。

尽管之前在网上查找相关的会展术语,但我开馆之前没有看过产品目录,对产品知识不了解,所以第一天上班心情非常紧张。为此,开馆第一天我就早早的来到摊位熟悉产品,了解报价单。老板看到我这么紧张,安慰我说他的产品不难翻译,很多大学生熟悉一天就能学会了。老板会在空余时间教我各种贸易知识与各民族的礼仪习俗,如埃及客户需要CIQ开立的原产地证明书、穆斯林民族的客户吃的食物和水一定要有“清真”标志等等。

参展商摊位翻译不同于以往我在酒店担任的前台翻译,前者的翻译涉及到各种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各行业的专业术语。第一天,有一位迪拜采购商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他指着一条规格是3mm的铁链问我“The material is G30?(是G30材料吗?)”我知道他在问材料,就回答说“The material is iron。”他继续问“Is G30?”我当时不懂他说的G30是什么意思,加上对方有一点地方口音,就停顿下来思考了一下,他见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就继续问“Is G30?”,当时老板也在场,我觉得非常尴尬,后来他把G30写在纸上,我还是不明白G30是什么意思,但是老板一看,就连连点头说“Yes, yes”,老板告诉我G30是高硬度钨钢的专业术语缩写,他能理解我不懂,因为各行都有专业术语。有了第一天的尴尬情况出现,当晚回到宿舍,我就到网上查找各种钢材的专业术语,比如Q235是普通碳素结构的钢材,Q195是很常见的碳素钢,比Q235强度低,价格也较便宜,并且把它们拍成图片保存在手机里随时查看。事实证明,这些专业术语名词对我后来的翻译工作帮助很大。

开馆的第二天,有四位皮肤黝黑的采购商来到我们摊位,我们互相打招呼后,我指着产品架说“Which product do you need?”他们就自己主动拿起产品看,并用他们的语言在商量,我很认真的听他们的对话准备翻译,可是他们讲的语言我根本听不懂。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位女士递给我们一张名片,用很流利的中文说他们是来自缅甸的铁链采购商,让我们给他们列出2mm-12mm规格的铁链的价格,由于他们的国家不发达,国人消费的铁链质量要求不高,如果价格合理,他们会和我们大量订购并长期合作,她也打开手机让我看他们与其他厂家交易的提单照片,她给我看的提单与我在单证课上学习的提单样本几乎相似,那一刻我觉得课本知识真的很重要。从提单上,我知道了他们与其他厂家交易的价格与数量,该笔交易的时间是20xx年9月13号,提单上也有船公司的盖章,他们应该不会是在欺骗我们。老板见他们很有诚意,就给他们报了合理的价格,他们看后也没有异议,口头上答应成交了,相互留下名片,说回去后邮件往来、签订合同。由于他们很有诚意交易,订购量也很大,所以老板整天的心情都美滋滋的。从中,我也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学好单证知识,它在外贸职场上真的很实用,同时,我们除了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外,也还要掌握一两门其他语言,才能在外贸职场上有优势。

开馆的第二天下午,有一位外国人一进摊位就笑嘻嘻地和老板打招呼说“Hello! 你好!”老板说他是来自黎巴嫩的老客户,那老外性格非常开朗,也非常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接着,他坐下来问他之前的订购的货物广交会上询问的人多不多,有没有来自黎巴嫩和土耳其的采购商来看产品,老板就说没有,他很开心的笑了,笑得好像圣诞老爷爷。他从包里拿出一沓表格,表格上都已经列好了他要采购的产品型号,就等着老板给他列价格。老板跟他交情似乎很不错,给了他所有客户中的最优惠价格,而他同样又给老板提了很多产品建议,互利互惠。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黎巴嫩客户很幽默,他说他会用中文说数字,他用英文“son(儿子)”的发音来记忆中文数字“三”的'发音,他引得我们都哄堂大笑,气氛十分的融洽。聊完正事后,他从包里拿出一盒包装精致的糕点,他说这是他从黎巴嫩带来的,这糕点在他们国家很出名。他也给我介绍了他国家的风土人情,并打开手机给我看他家乡与家人的照片,那天闭馆后,他请我们去珠江新城一家叫bosphorus的西餐厅吃晚餐。

后面几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采购商来询问价格,他们为了避免产生错误,都会将他们想要的规格写在纸上,再让我们给他列出价格,报价都是报FOB青岛价。然而,由于平时上课听习惯了外教纯正的英语口语,所以当接待到来

自中东和印度的采购商时,不熟悉他们的口音,翻译起来非常吃力,他们能听懂我讲,但我却很难听懂他们讲。后来,我渐渐地总结到了经验,把他们说的关键词翻译给老板,如果确实听不懂,只要我们主动热情、耐心、微笑地对待他们,他们都会重复说几遍,甚至会用肢体语言或者用笔写下来直到我们理解为止。

下面就总结一下我的广交会感想:

一、勤于思考、发现问题,不断总结。常常都会被客户问到一些我并不了解的问题。有的可能对于内行的人来说属于很简单的常识,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于是我每天都把问题记下来,用空余时间问老板或者到网上查找。

二、翻译过程中头脑要保持沉着冷静。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得词汇或者专业术语,还会遇到各种口音的英语,这些原因可能会让我们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即使碰到沟通上的问题,但也不要慌张,头脑要保持沉着冷静,可以互相用写或者肢体语言来交流,双方都明白易懂,合作起来自然也愉快。

三、与客人洽谈时要做好记录。 跟哪位客人谈了哪些内容,都要做详细的记录,什么规格,报价多少,须一一记录下来,重点客户做好标记,这将会对老板回公司后给客户发邮件有很大帮助。

四、要保管好客户名片。客人的名片要及时订在笔记本上,不要乱放以免搞丢或者弄乱了。

总而言之,此次的广交会翻译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为我将来的外贸业务工作积累到了宝贵的经验和奠定了人脉基础,也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自我,我一定会好好总结经验,不断积累知识,努力完善自我,在以后求职道路上争取有更好的表现和更大的收获。

翻译实战的心得 篇3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其中,与中国携手合作。7月23日,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国际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合作举办“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的探索与启示”国际论坛。在此次论坛上,我们有幸担任了论坛的译员。

此次实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译前准备阶段。在论坛开始之前,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中文稿,包括主持稿,两个主讲人的发言稿,总字数接近两万字。第二个阶段是现场翻译,现场翻译就包括一个论坛开幕式,两场主题发言,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主持人和两个主讲人做交替传译,虽然我们有发言稿,但是现场也遇到许多问题,比如主讲人跳稿讲话,缩略讲话以及现场发挥,这些不仅考验我们现场翻译能力,也考验我们临场发挥和心理素质。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也对交替传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

翻译实战的心得 篇4

作为一名毕业生,我在政府部门从事翻译工作已有三个月了。通过这段的工作,我对翻译工作有了一些切身体会。

最初,翻译只是我在学校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如今它已经是我的职业了。因此,首先我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它,这样我才可能在专业上不断进步。

说到技能,翻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笔译是锻炼一个人语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做好口译的重要基础。从口译的角度说,如果语言文字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认为,表达和思维至关重要。

练表达,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视译。同事给了我一些材料,这些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材料,可以使得练习很有效率。在拿到材料以后应该调整好状态,想象自己就在翻译的现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看到材料中的中文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哪些词或句说得不通顺或者结构不好,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进行查找。通过反复的训练,在表达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练思维,在英译中时,听力是基础,首先作为译员,自己必须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便是思考如何用精练的句子传达出来,这对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单单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译译员是一个沟通的桥梁,所以译员的表达应该是工整的,让受众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对方的意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这时就显得至关重要。语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两种语言不应该有所偏颇,都要扎实过关。

但是不论是表达还是思维,翻译最需要的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提高。在我看来,这是成为一名好翻译,一名不会落伍的翻译的最重要的前提。这几个月以来,我的另一个很深的体会便是我的同事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说法,新的词汇,我觉得这是他们成为优秀翻译的重要原因,我应该时刻谨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向前看。

此外,作为翻译,语言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而博学则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理论的保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如果不去学习,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只翻出了表面,而没有把其中真正的内涵传达到。有时甚至会闹出一些不应该有的笑话。所以在平时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对翻译工作很有好处。可以说,一个好的译员是一个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