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工作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语文工作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语文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章丘市教育体育局“内涵提升年”活动要求,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个中心,突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两个基本点,按照市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从我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语文教研氛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研究、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开拓教研工作新领域,推动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强化语文教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
2、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抓好课堂问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重视研究教学过程,真正使问题研究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4、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
5、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方法和内容,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力争形成“研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研模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以《章丘市中小学教学常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常规教学研究和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真正把教学常规到实处。
(1) 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指导,通过听、评课、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常规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疑难,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并指导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多层次研讨活动,根据我市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弱点和难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探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继续对几所学校进行深度参与式蹲点调研,通过参与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座谈、沙龙等形式对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3)总结课改经验,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通过教学观摩、课例研究、经验介绍等形式推介语文课堂教改成果,推动课程改革实验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扎实开展新课程与小学考试评价改革的研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继续加强质量检测考查研究,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综合练习题库。
2、推进区域协作的教研模式,完善教研机制
(1)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进校本教研
重视规范教研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以学科教研组的成立为契机,强力推进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特征的校本教研模式。学科教研组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履行职责,做好教研组的规划与实施,区域教研经验交流,教师培训和课题的研究等工作。
(2)加强校际交流,推进区域协作
以市属牵头教研片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城乡、校际交流,提高教研效率。结合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区域协作的教研活动。本学年计划分别在教研片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专题展示活动。
(3)开展对习作教学的研讨。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本学年计划通过习作教学研讨活动,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全市小学生写作的兴趣与写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利用网上征文等多种竞赛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3、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发挥中心组成员的作用
积极吸收教学一线有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市中心组队伍中来。中心组成员要自觉加强学习,履行职责,主动地在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案例专题教研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立足于课堂教学,反思问题,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以各种活动为契机,结合日常听课调研活动,发掘、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并提供平台给予锻炼的机会,壮大语文学科优秀师资队伍。
(3)做好优质资源下乡活动
借助片区研讨、送课下乡、调研指导,使广大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再上新的台阶,实现优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逐步实现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
4、加大网络教研的力度,促进语文教研信息化发展。
通过教研网、远程等网络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教研,在线听、评课,教研博客等形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倡导各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网络教研,吸收借鉴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
5、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本年度以“清照文化进校园”实验课题为契机,组织骨干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加强对课题指导,强化过程监控,规范档案管理。通过课题的引领与带动,提升学生文化品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我市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四、主要活动安排
八月份:
1、总结上半年工作,制定学年工作计划
2、完成《李清照与章丘》系列教材的编写
九月份:
1、传达学科计划
2、中心组集体备课
3、有效课堂调研
十月份:
1、培植创新课例
2、送课下乡
3、优质课评选
4、教学示范校验收
十一月份:
1、有效课堂教学展示
2、下乡听课指导
十二月份:
1、参加部分学校年会
2、中心组集体备课
3、完成练习题库
二0xx年一月份:学期总结
二月份:
1、调整教研工作计划
2、中心组集体备课
三月份:
1、有效课堂调研
2、中心组集体备课
3、培植创新课例
四月份:
1、教学能手评选
2、骨干教师下乡送课
五月份:
1、下乡镇听课指导
2、有效课堂教学展示交流
六月份:
1、完成练习题库
2、学年总结
语文工作计划 篇2
一、教学内容
1.必修课本文言文复习
2.语言文字运用
3.写作训练
二.方式方法
1.晨读安排:稳步推进,滚动式积累
2.语言文字运用:要本着简明、实用、高效的原则,着眼高考,兼顾学考。根据《考试说明》和《学考标准》内容要求,将每点内容分解为若干测试点,将每个测试点配上适当的题目,强化训练,直到过关为止。
3.文言复习:由实词、虚词到句式,全面扎实落实各个文言知识点,注重知识迁移。
4.写作指导:加强考场作文规范化训练,侧重于审题与立意、内容与结构、语言与情感。
5.作业安排:定时定量,突出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内容 备注
1 2.17—2.23
1、开学测试卷评析
2、字音复习
2 2.24—3.2
1、字形复习
2、词语辨析
3 3.3—3.9
1、成语复习
2、写作指导与训练
4 3.10—3.16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5 3.17—3.23
1、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2、阶段性训练与讲评
6 3.24—3.30
1、写作指导与训练
2、语句的扩展
3、语段的压缩
7 3.31—4.6
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8 4.7—4.13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9 4.14—4.20
图文转换
10 4.21—4.27
期中考试
11 4.28—5.4
1、期中考试卷评析
2、《劝学》《师说》复习
12 5.5—5.11
《始得西山宴游记》《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复习
13 5.12—5.18
1、写作指导与训练
2、《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复习
14 5.19—5.25
《寡人之于国也》《琵琶行》《陈情表》复习
15 5.26—6.1
1、阶段性训练与讲评
2、《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复习
16 6.2—6.8
学考之现代文复习
17 6.9—6.15
1、写作指导与训练
2、学考之诗词复习
18 6.16—6.22
学考之古文专项训练:古今异义、句式、虚词
19 6.23—6.29
学考考前模拟练习
20 6.30—7.6
学考
四.晨读计划
周次 日期 内容 备注
1 2.17—2.23
1.字音识记
2.《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2 2.24—3.2
1.字音识记
2.《想北平》《赤壁赋》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3 3.3—3.9
1.字音识记
2.《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与地坛》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4 3.10—3.16
1.字形识记
2.《最后的常春藤》《六国论》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5 3.17—3.23
1.字形识记
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荷塘月色》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6 3.24—3.30
1.字形识记
2.文本诵读《祝福》《林黛玉进贾府》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7 3.31—4.6
1.词语(成语)识记
2.文本诵读《品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8 4.7—4.13
1.词语(成语)识记
2.文本诵读《拿来主义》《烛之武退秦师》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9 4.14—4.20
1.词语(成语)识记
2.文本诵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0 4.21—4.27
期中考试
自由读背
11 4.28—5.4
1.字音识记
2.文本诵读《寡人之于国也》《雷雨》《蜀道难》《登高》《琵琶行》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2 5.5—5.11
1.字形识记
2.《虞美人》《雨霖铃》《声声慢》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3 5.12—5.18
1.字形识记
2.《滕王阁序》《秋声赋》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4 5.19—5.25
1.词语识记
2.《物种起源》绪论《陈情表》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5 5.26—6.1
1.词语识记
2.《项脊轩志》《长亭送别》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6 6.2—6.8
1.成语识记
2.《报任安书》《渔父》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7 6.9—6.15
1.成语识记
2.《逍遥游》《兰亭集序》
齐读与自由读背结合
18 6.16—6.22
1.基础知识识记
2.古诗文背诵默写
3.学考文言文本考点知识识记
自由读背
19 6.23—6.29
1.基础知识识记
2.古诗文背诵默写
3.学考文言文本考点知识识记
自由读背
20 6.30—7.6
1.基础知识识记
2.古诗文背诵默写
3.学考文言文本考点知识识记
自由读背
五.教研活动计划
周次 主题 发言人 活动主题 措施
1 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集体研讨制订
2 学考《考试标准》学习研究
轮流发言
3 学考“学情把握”主题理论学习
自由发言
4 《每课一读》小课题研讨
组员分工
5 语言文字运用片断练习编写
资源共享、组员分工
6 学考专题课堂展示(孟权、会升)
集体备课
听课交流
7 磨课讨论
自由交流
8 区学考专题研讨活动
9 期中考试卷命题
学习与研讨结合
10 期中考试
11 文本文言知识点练习编写
资源共享、组员分工
12 写作教学:主话题式作文素材积累
话题分工:思路点拨、相关名言、经典素材
13 区高中语文“学本课堂”研讨活动
14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大赛
期初发动
全员参与
15 写作教学:一材多用
研讨交流
16 写作教学:考场作文结构探究
研讨交流
17 写作指导:审题立意
研讨交流
18 学考考前指导专题
自由交流
19 期末考试卷命题
学习与研讨结合
20 学考
语文工作计划 篇3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女生17人,男生17人。学生行为习惯差别大,活泼好动好玩,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学生课堂生活及教学常规不很乐观.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好动。大多家长很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学业指导上有点力不从心。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 “识字” “课文”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首先编排汉语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1-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入学教育
第二周:汉语拼音1、2
第三周:汉语拼音3、4、复习一
第四周:汉语拼音5、6、7
第五周:汉语拼音8、复习二、9、
第六周:汉语拼音10、11、复习三
第七周:汉语拼音12、13、复习四
第八周:识字(一):1、2、3、
第九周:识字(一):4、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
第十周:课文1、2、3
第十一周:课文4、5、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
第十二周:课文6、7、8
第十三周:课文9、10、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
第十四周:识字(二):1、2、3
第十五周:识字(二):4语文园地四、我会拼图
第十六周:课文11、12、13
第十七周:课文14、15、语文园地五
第十八周:该怎么办、课文16、17、18
第十九周:课文19、20、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第二十周:复习
第二十一周:机动
语文工作计划 篇4
一、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排列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明确各单元的训练目标,然后按目标编选各单元的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课本每个单元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方法指导,编排在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前。每单元有围绕阅读训练点选编的课文3-4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单数单元还安排了1次听说训练和1篇选读课文。本册教材的思想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不强求一个单元的思想教育围绕同一个中心进行。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语文能力强的只占20%,大多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差,通过几学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不够自觉,还有2人的.语文基础更差,连最简单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拼读。平时应加强训练。
三、 学期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82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检难字,学会独立识字。
2、会常用汉字285个,能独立识字。会读写400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局面运用。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能够纠正错别字。
3、较熟练地使用字典查字、选择义项,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这些的意思。掌握部首查字的几种特殊情况。
4、步学会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并能提高书写的速度(看一眼能写一个词语或短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学会用毛笔临帖,继续练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5、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抓住重点。
6、专心听话、认真思考的习惯。听话能辨析错误,参加讨论能听出发言内容的正误。能有中心、有条理地讲出所经历的事。能简要地讲述所经历的事。能简要地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能在公开场合根据对象、情景,清楚地、有条理地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能自己的意思。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指定课文。养成默读课文的习惯。注意提高默读的速度,增进理解能力。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8、学习课文中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一些方法,能按要求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习惯。
9、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课内外阅读量达到14万字。
四、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