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模拟外交官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模拟外交官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模拟外交官有感 篇1
小时候,我听过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孔融让梨。讲的是七岁的孔融在与哥哥弟弟拿梨吃的时候,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其原因,孔融说:“我是弟弟,比哥哥小,应当拿小的;我又比弟弟大,应该把大梨让给弟弟。”“让梨”虽只有两个字,但包含了多么美好高尚的道德啊!
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文明美德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依然不能忘记王洪禧在路灯下顶着寒冷义卖的身影,得到的几百块钱全部捐给了福利院。这几百块钱,包含着多少日日夜夜,包含着多少疲惫和酷寒,又包含着多少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福利院儿童的爱啊!当然记得陈思韵的故事,在烈日酷晒下捡起污染环境的饮料瓶子,把卖得的钱给孤儿院的小朋友送去了水果,这怎能不是良好的美德呢?美德,是为社会的贡献。
生活中也有美德。活泼热心的陈颖琪,用善良给老人们带来了温暖,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同学,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的“多面手”;樊采薇的各种小发明给社会增添了光彩,无意间的发现给节约用水贡献了力量,“向晴天要水”多么奇妙!热心与善良的付出,成就了“美德”二字。
合上《模拟外交官》这本书,我不由想起了我以前做的一件好事: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个黑皮夹子,里边露出来的大红票子格外显眼。我捡了起来,跑了一千米送到了保安亭。那次以后,我常常沾沾自喜,到处吹嘘自己做了一件好事。现在,我恍然大悟:我做的与书中的小主人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做好事只有半个小时,他们做好事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只做了一件好事,他们成就了无数善举;我到现在都自大、自傲,他们呢?自始至终都怀着一颗开朗、热情的心去帮助更多人······在他们面前,我是多么渺小!我不仅被他们美好的品德所折服了,更为我的心胸狭窄和孤陋寡闻而感到羞愧!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大家都不陌生吧?这朵“花”传遍了世界,传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美德不也像歌中的那朵茉莉花吗?纯洁、美好、高尚、芳香······这是我们江苏省的民歌,而我们要把美德的暖流传递到全国、亚洲、世界······只有用心开出来的美德花,才是一辈子都香的啊!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让我们乐于奉献、传播文明,毫不懈怠地追求这两个字!
美德是人性最闪耀的光辉。
持之以恒的好习惯,便是美德。
读模拟外交官有感 篇2
合上这本似曾相识而又久违的书,依旧是心潮澎湃。它,就是《模拟外交官》。不得不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一生的财富:每个人都能手握美德,每个人都能抓牢美德,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地做出美德。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看完的,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在静寂中聆听世界》一文。
这篇故事是一篇真人真事。一名叫施颖的女孩从小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觉。但是,她从小就十分好学,看到别的小伙伴一个个蹦跳着进了校园,自己竟跑到学校里去,坐在秋千上,托着下巴,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为此,小学校长把她安排在班里,与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但是,施颖很想学习一门技艺,于是,她去学习了美甲。接下来的事我以为顺理成章的是施颖学得怎样好,能够凭技艺养活自己了。可是,结局却让人深深回味。
施颖到南京参加了一个美甲比赛,在一个班的刘姐也去了。刘姐每天坐着轮椅去集训,可施颖实在不忍心刘姐大冷天的没人照顾,便每天为刘姐买饭买菜,打水洗碗,洗衣晾衣。但刘姐并不领情,只把施颖看成一个竞争对手,冷嘲热讽。施颖把委屈埋在心底,依然照顾着刘姐的生活起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刘姐终于被感动了,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施颖虽然听不见,但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美德这种事,已经在她静寂而又光彩的世界中埋下了根,她俨然成为一名美德少年。
施颖的故事固然值得人回味:她听不见外界的任何声音,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然而在外界看来,她自己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啊!可是,我们忽视了一点,施颖本来就是具有伟大崇高品格的吗?不是,他没有伟大的品格,有的只是对身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无微不至的帮助,这就是美德。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人,美德都得靠自己养成,把美德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施颖就是我们广大青少年的榜样,我们要像她一样,把美德握在手里,就算不能成为一名美德少年,也不至于让素来讲究美德的中国,丢掉自己“礼仪之邦”的名声。
读模拟外交官有感 篇3
翻开这一本崭新而亮丽的书页,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故事有如一朵朵为生命的诺言绽放的小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它们温馨感人、引人入胜。
《小小造梦师》中,从于子诚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乐意去做,想要去做就一定能做好;《在寂静中聆听世界》中身残志坚的施颖用顽强和爱心深深地打动着我;从《多面手》中我看到了陈颖琪许多的“手”,他帮助了甜甜,让她脾气由坏到好,使她变得越来越快乐了……“拾荒佬”王思源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他注重环保,不在意别人的眼神和看法,始终坚持捡拾废瓶子的好习惯。他富有爱心,把捡来的瓶子全部卖掉,用这些钱来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艰苦节俭,一个书包一用六年,文具也是坏了修一修就继续使用。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班上同学纷纷参加捡瓶子献爱心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不要觉得它微不足道就不去做,有些同学不珍惜自己的物品,东西坏了就扔,再买新的,其实,那些都是父母辛苦得来的。我们应该时刻以王思源为榜样。
这些故事不是惊天动地,却像阵阵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它感染着我、影响着我、照耀着我。所以,从现在起,我就要做一个乐于助人、道德高尚的美德好少年。同时呼吁同学们发扬美德精神,让“文明”种子遍撒校园,“美德”之花处处开放。
读模拟外交官有感 篇4
曾经的我是多么的羡慕那些美德少年,很想见识他们的风采,体会他们背后的艰辛。终于在这个周末,我有幸看到了《模拟外交官》,见识了那些美德少年的迷人风采。
《模拟外交官》记述了100位美德少年的传奇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展现了当代学生的爱心和善良。在美德少年中,我喜欢拾金不昧的大哥哥吴涵,但更喜欢在静寂中聆听世界的美甲小姑娘施颖。她的故事震撼我的心灵,威逼着我的眼泪,使我心生敬佩。
在施颖一岁的时候,高烧令她失去了听力。从此,她的世界就寂静了下来。渐渐地,施颖到了上学的年龄,她看到村里的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十分羡慕。后来,妈妈送她到了学校上学。过了几个月,镇江残联找到了施颖的妈妈,建议她把女儿送进特殊教育学校。她进入学校后,有人教她手语,这个一直生活在寂静中的孩子,终于可以和世界交流了。为了今后能有一门生存技能,施颖开始学习美甲。施颖学习美甲的天分很高,也很努力。不久,施颖参加全国职业大赛,获得了铜奖,还获得了6万元大奖。她把三分之二的钱捐给了学校,其余三分之一给了父母。曾经,寂静的世界钳制住了她,而她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让心灵冲破静寂,谛听世界。
这些美德少年们,让我明白了:美德,无处不在,我们要在小事上处处留心,帮助别人。残疾人不一定就低人一等,他们也需要关爱,需要我们去呵护。江苏作家协会会员龚房方曾说过:“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必须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美德,需要我们去弘扬,让我们向美德少年学习,学习他们自强不息、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