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太极拳活动方案

2025/07/2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太极拳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太极拳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力争通过学习,让参与的成员在学会太极十三式的基础上,熟练太极刀、太极剑等丰富多彩的套路,使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强体质,缓解各种慢性疾病,真正做的强身健体。

加入方式:身体健康,有兴趣爱好者均可报名

活动时间:每月固定两天练习(如有需要,可以增加学习时间)

活动地点:老年协会活动室操场

社长:夏明汉

副社长:叶汉山

指导老师:庄全娟

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培养成员们的运动爱好及专长,奠定大家学习终生体育的基础。

具体内容:

(一)认知目标:通过对太极知识、理论和动作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太极功拳的健身、防身、养性、益智功能,知道太极功夫是祖国文化长河里的'一朵奇葩,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理解陈氏太极功夫动作的攻防含义,掌握风格和方法。

(二)技能目标:要求每位学员能单独完成学习的套路、刀法、剑法等,在参加表演比赛节目时运用自如,动作流畅。

太极拳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太极拳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华民族自我锻炼、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还体现了和谐的东方哲学思想,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为此,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工作。本学期,学校将太极拳的学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做到人人喜爱,人人演练,人人健身。

二、组织领导

组长:董淑松副组长:李春光

组员:王从广王晓兵张会金吴凌艳盛贺厚苏艳教练:董洪光

三、培训对象

石桥二小后勤人员与中心校全部师生。四、培训内容

国家重点推广普及的“24式太极拳”。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前期准备(20xx年2月)

调查了解调研师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情况,同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意义,调动起师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二)培训阶段(20xx年3月5月)

1、集中培训:请教练利用周六的时间对教师进行集中传授、学习。2、分散培训:利用下午晚办公时间对教师进行指导练习,力求动作准确、到位,初步掌握动作要领。

2、学生学习:利用课间操时间,由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教练,指导。(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全校师生进行太极拳比赛,学校请专人进行裁判。比赛分两组,安排大致如下:

1、教师组:教师、教干必须全员参加,不得弃权;2、学生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

赛后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班级进行表彰并进行物质奖励。

六、有关要求

1、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学生学习推广阶段,班主任老师为责任人,要积极参与,提倡班主任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

3、整个活动要有序地开展,各负责人要关注过程,确保活动的安全。4、鼓励和提倡所有任课教师人人参与。

七、学练提示

1、树立信心

太极拳柔和轻松,是一项人人可练、安全简便的活动,任何年龄、任何体质的人,只要认真学习,都可以掌握。初学者的最大难点是太极拳的.动作复杂,数量度,常常顾前忘后,记手忘脚,不宜协调。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树立信心、勤学多练,避免贪多求快,马虎草率,练上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摸清太极拳的基本规律。

2、持之以恒

练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系统的锻炼,不是练几下就能见效的。有些人因为暂时没有受到收到效果,或是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就感到枯燥、困难,半途而废;也有些人在锻炼过程中腰酸腿疼,就畏难而退。在练习中,身体某些关节、肌肉,特别是大腿肌肉发生酸痛,这是正常现象。对一些体质较弱和不经常运动的人来说,肌肉酸痛更明显,这正是关节、肌肉为适用锻炼需要的增强过程。发生这种情况,不要中止锻炼,只要适当的减少运动量,或者是练拳时姿势放高些,经过一段时间,酸痛现象会自然消失。

3、求真务实,循序渐进

有些人学拳贪多求快,想先把动作比划下来,以后再改进;也有人以多为胜,见异思迁,不求甚解,结果会的不少,可惜质量不高,徒有一幅空架子。我们应该知道,太极拳锻炼的效果与动作质量密切相关,提高太极拳质量和拳艺水平,应该成为永无止境的追求。24式太极拳是“拳简理不简”,不能因为动作数量减少就降低质量标准,草率马虎,应付了事。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一旦形成了错误定型,纠正起来更困难。所以学太极拳要求真务实,循序渐进,认真地学,扎实的学,宁要少但要好,这样才能收效大,进步快。

4、重视基本功

打好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姿势(型)和动作(法)规范正确,做到“式正招圆”;二是基本功扎实,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初学阶段应该把套路和基本功二者结合起来,一边练套路,同时进行必要的专门训练,如站桩、行步、压腿、各种手法、腿法的单独操练,将会使你较早、较快地把握太极拳要领,较好的掌握套路,减少错误,避免弯路。

20xx年2月

另附:

1、体育课教学进度和质量标准。2、完成质量标准:体育课教学进度和质量标准体育课教学进度:完成时间,4月底(一个月)

第一周:第一节课,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太极拳第二节课,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太极拳

第二周:第一节课,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太极拳第二节课,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二节太极拳

第三周:第一节课,第十三节,第十四节,第十五节太极拳第二节课,第十六节,第十七节,第十八节太极拳

第四周:第一节课,第十九节,第二十节,第二十一节太极拳第二节课,第二十二节,第二十三节,第二十四节太极拳

注:体育教师每节课必须教授完成三节太极拳的动作基本要领,课下班级组织学生自行练习。

完成质量标准:

动作要求:

(1)、动作正确、规范、圆活、连贯、协调。太极拳风格突出,舒展大方,周身中正.虚实分明,柔中有刚,熟练完成全套动作;

(2)、全套动作与音乐相配合,动作流畅、圆润、舒缓,连绵不断。无明显停顿或等音乐的现象;

(3)、太极拳路线,方向准确;步型、手型到位;

(4)、没有明显的遗漏,遗忘和严重失误;

(5)、注意力集中,动作整齐;

太极拳活动方案 篇3

太极拳合于大道,效法阴阳,融汇儒释,为中国的“哲拳”和“国拳”,也是中华文化之愧宝,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国粹之一!它是集健身、养身、娱身、修身等功能于一体,是老幼皆宜的健身运动。本社团的性质:本社团是以全面普及和发扬简化24式太极,由乐于运动的'初中部全体教师组成。本社团的宗旨:发扬太极,强身健体。本社团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风尚。引领同仁们积极参与健身运动、乐享生活每一天。

时间:每周五晚上6:00-6:45

地点:学校田径场

教学安排:根据教师具体实际情况,每晚学1——2动作。具体教学详见教学计划。

太极拳活动方案 篇4

太极拳刚柔并济、博大精深,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为弘扬太极文化、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推动太极拳普及,提高广大师生的身体素质和文明素质,结合我校实际,特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意义

太极拳进校园活动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的有效举措。对落实新课改精神、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1)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太极拳中清静用意、“意守丹田”,乃为静功养身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起到阻止病因病灶反馈信号机制的传递,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

(2)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然而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物质交换的场所。经常打练太极拳,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减少肌酸的蓄积,减轻疲劳,对提高广大师生的工作及学习效率,抵御疾病有较好作用。

(3)强健肌肉、改善骨的理化特性,畅通经络,有利于营卫气血的通行。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运动都熔为一体,从脏腑组织到肌体组织、关节韧带、腱鞘肌群,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肌肉丰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的.理化物性得以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脱臼能力,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太极拳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审美和理解能力还普遍较低,太极拳动静结合,动以健体,静以养心去除浮躁之气。特别是太极拳那舒展的动作、柔美的招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充满美感,可以缓解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效释放压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实施形式

1、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将太极拳教学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将太极拳作为一门课程统一编入学校课程计划,把太极拳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之一,并作为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主要选修内容,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教学、辅导。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有力措施,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太极拳教师课外辅导时间,应计入教师工作量。

2、实施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我校人力、物力以及学生接收水平出发,第一学期先从四、五、六年级中普及实施,利用四、五、六年级附带三、二、一年级。

第二阶段:第二学期对二、三年级进行具体教学、指导,教学全部结束后,对二六年级进行统一汇演验收。

三、巩固措施

1、利用大课间和学校课外活动时间练习太极拳。利用大课间和学校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练习太极拳,要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提高太极拳锻炼的效果。

2、组织大型汇演比赛。为促进太极拳的推广,对太极拳进行教学成果验收,届时将组织二六年级范围的各班学生进行太极拳汇演比赛。

3、太极拳教学成果和比赛成绩将纳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以及三操一活动考核范围。将太极拳作为我校自编操内容,每天在下午大课间时间进行演练。

4、组建太极拳表演方队。普及实施后,将在三六年级各班抽调20-30人组建一只200人左右的太极拳表演队,在校级以上的大型活动中进行表演,以提高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积极型,巩固太极拳普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