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应急管理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最新应急管理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最新应急管理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和精神,宣传普及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校园应急救护保障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自救、互助意识。
三、活动对象
本市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6月20日-9月10日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参赛方法: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进入“在线报名”板块,点击“20xx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应急救护基本知识网上竞赛”活动页面注册个人真实信息。在下拉框中选择所在区、组别(小学低、小学高、初中、高中)、学校、年级、班级等,准确填写本人真实姓名(至少是两个汉字);自设登录密码(字母、数字或两者结合均可,密码长度至少6位),系统自动生成用户账号,注册成功后,持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知识竞赛网站
2.竞赛内容和方式:
(1)竞赛内容:校园现场初级急救基本知识
(2)竞赛方式:分模拟比赛和正式比赛。模拟比赛不限次数模拟练习;正式比赛,三次答题机会,取最高分为最终竞赛成绩;参赛者登录后,网站根据学生所在学段,随机抽取题库中30题进行问答(其中单选题15题、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计60分,答题时间为30分钟以内。
3.奖项设置:
设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先考虑分数,再考虑答题时间)
请所有参赛同学于10月1日起持账号密码登录,查询本人获奖情况。获奖证书可自行下载打印。
4.负责教师查询参赛情况方法
1.区级查询: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进入活动页面点击“辖区查询”,用户名及密码由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提供。
2.校级查询: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进入活动页面点击“学校查询”,用户名由区级组织部门提供,初始密码:666666(可在初次登陆后自行修改密码。
最新应急管理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篇2
为了普及预防、自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辖区村民卫生应急意识,通过整合卫生应急宣传资源,大力开展卫生应急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村民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村居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现有资源,全面提升村居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确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党政办主任和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体系,同时向村居下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有专职的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和信息联络员,并建立了信息联络员网络交流平台。
三、活动内容
(一)着力抓好“五个一”建设活动
1.明确一名卫生应急工作负责人。各村(居)委会要指定一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卫生应急知识基础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卫生应急进村”工作,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为村民提供卫生应急服务。
2.制定一个学习宣传计划。各村居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卫生应急进村”活动的具体宣传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
3.设立一个卫生应急宣传栏(橱窗)。各村居要在便于村民观看的地方,设立一个卫生应急宣传栏或橱窗,作为卫生应急宣传阵地。
4.聘请一名卫生应急工作宣传辅导员。各村居可以从村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一名宣传辅导员,协助村居做好相关卫生应急的`宣传辅导等工作。
5.建立一支卫生应急学习宣讲队。注重整合村居资源,组建一支集卫生应急宣传、卫生应急服务于一体的村居卫生应急宣讲队,为村民提供周到细致的卫生应急服务。
(二)集中组织开展卫生应急进村宣讲活动
重点对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如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等、气象灾害防护知识如雷电、高温等,地震灾害防护知识、安全用电知识、燃气使用安全知识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讲活动。
(三)组织开展系列化卫生应急进村服务活动
1.由卫生应急工作宣传辅导员或聘请专门卫生应急工作者到村居每季度举办一次卫生应急知识讲座。
2.开展卫生应急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村居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卫生应急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志愿者活动,为村(居)民提供卫生应急知识咨询服务。
3.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选树一批卫生应急知识学以实用的典型。
4.结合文艺性质开办村居卫生应急模拟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将卫生应急搬进村居,对村(居)民身边的有关问题进行现场模拟,增强村(居)民的感性认识。
四、活动要求
(一)各村居领导要高度重视,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提供卫生应急宣传活动相关的保障资金。
(三)扩大宣传面,通过板报、宣传单等其它形式向村民大力宣传卫生应急知识等。
最新应急管理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篇3
为普及公众防灾避险应急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xx省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方案》的规定,结合全县应急知识宣传月,经镇政府研究决定开展20xx年xx镇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为20xx年5月11日至6月10日。
二、活动主题
应急知识进万家、平安幸福你我他。
三、活动内容
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宣传突发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应急预案;宣传《公众应急手册》、公众应急知识动漫片等内容,介绍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措施。
四、活动形式
1、开展一次集中宣传。5月21日开展集中宣传,在xx鹏泰超市旁设立集中宣传点,采取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应急知识集中宣传活动。
2、积极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应急知识进万家”活动主题,进一步加强对村应急工作的指导,在各村设立应急知识宣传栏,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广播、微信等方式,积极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公众应急知识,在村民聚集点、人流量大地段和应急避险场所悬挂应急宣传标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应急意识。
3、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做好消防、校车、地质灾害、农用车(工程车)载客、烟花爆竹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
4、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宣传月活动期间,要紧围绕防灾减灾宣传主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救援分队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和培训。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xx镇20xx年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由镇长李文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周军发、政协联络组长杨南平、组织委员吴城莲、武装部长柳斌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由吴城莲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
2、细化方案,扎实推进。各村要认真研究制定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和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方案,明确分工。要在宣传月期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应急知识宣传,着力提升全区百姓的应急意识。
3、强化督查,总结评估。宣传月期间,我镇将对各村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各村应急知识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各村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不达标的村进行扣分。
最新应急管理法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篇4
为提高和保障医院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和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稳定,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医院突发事件的指导和应对工作。
一、领导机构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医院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安全生产管理员
成员:各科室主任
二、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服务职能,把保障职工和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医院突发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医院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医院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医院安全技术建设,采用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运行机制
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通信或组织人员逐科通知等方式进行。
2、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要根据相关预案的.报告程序立即报告,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先期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有关部门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3)应急响应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医院相关部门统一指挥或指导科室开展处置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突发事件的分管院长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4)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5)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6)调查与评估
要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7)信息发布
如需要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应当准确、客观、全面。
四、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1)人力资源各科室和部门要加强应急救援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发挥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2)财力保障
要保证所需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并加以监督。
(3)物资保障
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4)医疗保障
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
(5)交通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确保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6)治安维护
要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
(7)人员防护
指定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有序的转移或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8)通信保障
完善和建立有线和无线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9)后勤设施
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电、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五、宣传和培训
通过横幅、标语、电子屏、各种会议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职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技能。
六、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