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数学作业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数学作业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作业书写水平和规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决定举行高区二小学生优秀作业展评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二、参展内容:
参展规定内容:
一至五年级数学正规作业(全部展出)。
三至五年级数学练习册(各推选10名展出)。
三、参展作业要求:
1.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书面整洁。
2.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正确无误,格式规范统一,有适当的.鼓励性评语或其他鼓励方式。
四、展览地点:
阶梯教室。
五、展览时间:
20xx年5月14日(星期三)一天。
(各任课教师于5月13日将学生作业放到阶梯教室指定位置。)
六、学校评比方法
1、作业本封面、封底整洁,不卷角,不在作业本随便涂、抹。
2、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格式正确。
3、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好,正确率高。
七、评比人员安排: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以及全体老师。
数学作业方案 篇2
一、设计背景与目标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本数学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假设本作业设计面向初中二年级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代数、几何初步、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他们开始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注意力易分散,对枯燥的理论讲解可能兴趣不高。因此,作业设计需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三、作业内容设计
1.基础巩固题(30%)
目的: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简单计算题。
示例:
选择题:下列哪个式子表示的`是二次函数?(给出几个选项)
填空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度。
计算题:解方程2x25x+3=0。
2.探究实践题(40%)
目的: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数学规律,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形式:动手操作、观察记录、数据分析。
示例:
测量与计算: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家中物品的尺寸和角度,计算其面积或周长,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测量过程。
数据调查:调查班级同学的生日月份,绘制条形图或扇形图,分析哪个月份出生的同学最多,并尝试用概率知识解释原因。
3.生活应用题(20%)
目的: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形式:情境题、案例分析。
示例:
购物问题:妈妈给你100元去超市购物,需要购买苹果(每斤3元)、香蕉(每斤2元)和牛奶(每瓶10元),如何分配资金使得购买的物品最多样化且不超过预算?
旅行规划:计划一次周末短途旅行,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交通工具的速度,计算不同路线所需时间,并考虑成本选择最优方案。
4.拓展阅读与思考(10%)
目的: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对数学深层次问题的兴趣。
形式:数学故事、数学史话、数学趣题等阅读材料,附带思考题。
示例:
阅读“斐波那契数列”的故事,思考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实例,并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程序计算数列的前几项。
分析“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一猜想的意义,并思考其可能的证明方向。
四、作业提交与评价
提交方式:基础巩固题和拓展阅读与思考可通过电子作业平台提交;探究实践题和数据应用题需提交书面报告或视频展示。
评价标准:
准确性:答案的正确性。
创新性:在探究实践题和拓展阅读中的新发现或独特见解。
规范性:作业格式的规范性,包括书写、图表绘制等。
参与度: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合作情况。
五、总结与展望
本数学作业设计方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使之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数学作业方案 篇3
作业是教学五个基本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工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形成了许多较具操作性的模式。主要是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按习题的难度组成的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链。学生和教师都陷入了题海的怪圈。学生写作业表现出应付、交差甚至抄袭的被动作业态度,教师忙于机械性批改作业,却没有思考的时间,自己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造成高负荷、低效率的状况。
一、作业的设计原则
我觉得设计作业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原则:
1、目的性原则:即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2、针对性和差异性并重原则: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或称为层次性原则,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基础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第二层次为基本题,针对一般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
第三层次为发展题,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研究性和开放性原则:作业要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
二、作业设计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以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可以把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两种。
1、巩固性作业:
即根据人的理解和记忆规律,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如公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和法则等重现型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具体可以体现在:
(1)对课上知识整理巩固的作业;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并不能马上将课上的动力弄明白。这就要求学生对课上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对较不易理解的题目进行整理,这样才能理解并形成自己的东西。
(2)根据教材内容自编、改编或选编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巩固。但量不宜太多,否则,学生若应付的话会没效果。
(3)分层作业:“分层次”作业的设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从较低层次的作业开始选择,以掌握“双基”,然后逐层尝试,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较高的层次。开展分层次作业设置时,应注意设置方式的灵活性。对于新授知识点的作业,可以先推出第一、二层次习题,要求学生对第一层次必做,第二层次选做,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再推出第三层次习题,学生可以跨层次、自主选择。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更有效地促进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是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论证、运算、检验,使问题得以解决;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不少教师认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比较难开展,原因在于选题较难、持续时间长难以监控、评价标准多样无法全面量化等。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就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操作性强的研究性作业。
要求学生解完习题后,用简练的文字表述以上习题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习题之间有何联系,运用了哪些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中获得的注意点和启示等,并在讲解后完善文字材料。我发现这次作业后,班级类似习题的总体成功率提高了不少,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有了变化,在交流中学生也能说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了。通过“变式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方面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转变数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努力提高布置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几个巩固练习题,更应为适应学生数学素质发展需求服务;使数学作业不仅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信息的工具,而且要成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优化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数学作业方案 篇4
作业是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师生交流的工具,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作业类型及作业量
1.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般先将作业做一遍,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要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严禁布置需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和给家长布置作业。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创设不同的作业空间。
2.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可安排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学生可采用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要适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除书面作业以外,可根据需要布置调查、制作方案、数学日记等实践性作业,并根据不同作业形式明确不同的'要求
3.学生的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度,一般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十分钟推荐左右的作业,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内时间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该一天一练。
4.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六年级不超过半小时。
5.严禁教师将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作业本与书写规范
1.各年级统一课堂作业本。
2.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作业,三、四、五、六年级用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一本作业用同一种颜色笔书写,不得混用,字的大小约占线格的三分之二。书写要做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数学作业中的汉字书写以楷书为规范,做到笔划、笔顺、结构正确无误,字距合理,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美观。数字书写,笔顺正确,大方规范。
3.画图一至六年级一律用铅笔,尺规作图。
4.作业本封面要清晰填写:校名全称、年级、学号、姓名。封面、封底不得乱涂乱写乱贴,保持干净整洁。
5.做题时要写清练习几、题目序号。课本上的图形和解决问题不要抄题,直接列式解答。如果是补充的,则要将题目抄上。
6.竖式计算一般列在横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验算可将竖式位置适当移向左边,验算竖式必须并列在算式竖式的右边,竖式中的较长横线要求用直尺划。
7.计算题题目抄题时至少前空一格(一个字位置),第一个等号应另起行,递等式的等号要对齐,同级运算一次可脱式,指明要简便计算的须写简便过程。
8.应用题如要求抄写题目则格式同课本,换行书写必须与上一行开头对齐;列式计算后,单位名称加上“()”;答语要完整。
9.使用铅笔做作业时,清除误写的图字应用橡皮擦,注意保持卷面的整洁;使用钢笔做作业时,清除误写的图字统一用双横线划掉即可。不准使用涂改液、更正纸或者透明胶涂改作业。
10.作业中的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两字,换行开始订正。除应用题外,订正时题目需重抄,应用题也应写上“答”
11.课堂作业每周3次,基础训练学完做完。
12.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量:一般口算题每次16道
13.笔算题每次6道,几何题、应用题每次4道。(建议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数学基础好的多一点)
14.班级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之间作业的传帮带作用。作业批改要求
三、作业批改要
1.及时、准确、精细,批改符号规范、统一。
2.每次作业批改均使用红笔,并在作业右下方标明批改日期。不得要求学生或家长批改作业。练习批改要求:正确的打“J“,错误的“一”。
3.不完全对的作业题有的可以不打“xx”,只在题旁打上“?”,或将错误之处圈出或划出,以引起学生思考。
4.对于错误的作业题,督促学生在本次作业后或指定位置更正,并进行第二次批改。作业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英语用“A”“B”标示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