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

2025/07/30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 篇1

国庆节假期中,我把《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读完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父母》这个小故事。《关于父母》里面讲的是金铃的爸爸(叫金亦鸣,是一个大学教授)和金铃的妈妈(叫赵卉紫,是在编辑部送稿件的),里面有三个故事,是关于金玲的爸爸,非常的有趣。

一、金铃小时候吃的是奶粉。有一次家里奶粉用光了,赵卉紫脱不开身,让金亦鸣上街去买。金亦鸣倒也乐于从命。一去去了3个钟头。金铃在家里饿得哇哇大哭,硬是不见金亦呜的影子。原来他跑了十几家商店,仔细地对比了几十种中外奶粉包装袋上列出的成分配方,觉得这个牌子有这个牌子的长处,那个牌子又有那个牌子的优点,权衡来权衡去,怎么也决定不下来,最后还是决定向夫人汇报了再说。他两手空空跑同家,气得赵卉紫翻着白眼说不出一句话。

二、金铃快一周岁的时候,正是盛夏。一天中午,赵卉紫要去编辑部送稿件,负责让金亦鸣带孩子睡午觉。金亦鸣完成这个任务同样一丝不苟。女儿睡熟了,他自己也搂着女儿睡熟了,直睡得天昏地暗人事不知。赵卉紫送完稿件赶回家一看,差点儿笑得没背过气:金铃一泡尿已经把父女俩的.短裤浸泡得湿漉漉的,两个人却是头挨头呼噜成一条声。

三、还有一次,是金铃小学读后感作文略大一些的时候,她吵着要去动物园看梅花鹿,当爸爸的自告奋勇带她去了。那天天气不太好,刚到动物园,天就开始刮大风。照理说,这样的天气,带孩子看一看梅花鹿就应该赶紧回去,金亦呜却认为既然来了就该认真地把动物全部看完。一看看了两个小时,金铃冻得小嘴发青,回家就发高烧,得了一次肺炎。

我是应该做事情认真,但是有的时候不要太认真过头了,否则就会出大事,也有可能会死人。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 篇2

星期一,老师推荐我们看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到了下午我就买到了手里,看了第一遍,举得一点也不好看,后来,我仔细看了这本书。

书中的主人公是六年级的学生,名字要金铃,她是个机敏、善良、正直的孩纸,跟陌生人都是自来熟。记得有一次,金铃和正在推自行车的哥哥和姐姐谈上了话,那哥哥姐姐请她到自行车上坐坐,顺便把她送回了家。她跟妈妈卉紫讲了这件事,卉紫吓了一跳,叫金铃以后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讲话。金铃一听,大声说道:“好了,我已经不是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了。”

在一次意外事件中,金铃一家被诈骗了3000元钱。故事是这养的:在一次体育课上,金铃在50米短跑中因无意中绊倒了同学李林,李林小腿骨折,送去了医院。卉紫得知这件事之后,买了点水果去看李林。到了晚上,李林的'妈妈向卉紫索要3000块钱,说是医疗费。金亦鸣(金铃的爸爸)气的差点没晕过去,坚决不给钱。后来金铃放学回家的时候,有个人抓住金铃,说要金铃的爸爸妈妈给李林家3000块钱。金铃点点头。突然反咬一口那人的手臂,然后撒腿就怕。这回金铃是真的跑出了50米短跑的水平。金铃回家之后,告诉了卉紫,金亦鸣也回来了,也说了李林一家的骚扰。卉紫知道,不给不行的了,一家人就开始凑钱了。金一鸣刚发下来800元,卉紫在卖国卷,金铃则是把手上的表给卖了,卖了20元。回到家金铃给卉紫20元,对卉紫说:“妈妈,我把表卖了,这是20快。”卉紫觉得女儿长大了,能为家里分担烦恼了。

我觉得金铃很可爱,因为她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孩子。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 篇3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少儿小说,反映了主人公金铃的六年级小学毕业班的生活。读了这本书,我深有感触。这本书反映出了六年级毕业班紧张学习与无限乐趣。主人公金铃是个热爱生活、充满爱心、心地善良,能够清楚分辨出邪恶的一个可爱小姑娘。她虽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一些小懒惰,不是很勤奋,但是她的作文却写得十分棒。她经常在写作文时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令老师们常常击掌称赞。她的作文在比赛中屡次获奖,但却从不骄傲。所以她一不小心成了”获奖专业户”。

她从不自私,只要有什么新奇、可爱的`小东西就会与他人一起分享,事事总想着别人。她的这一优点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金铃是一个特别重情感的小女孩。当我读到“你的桑树那么大,有几百片几千片叶子呢,摘父10片不行吗?可我的蚕都快要饿死了,它们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真的、它们快要饿死了、”时,我感受到了金铃身上特别强烈的爱心和善良的本色,而当我读到“金铃受到鼓励,原本乐观的天性就显露出来了,眉眼鼻子开始变得活跃,脸上笑眯眯的,嘴巴行润润的,话说得又快又逗”时,我感受到金铃可爱活泼、乐观顽皮的小性格。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我明白了小孩子也需要一个做自己事情的空间,不要总守着大人的约束,这样也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清醒。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望大家也去看一看!

读我要做好孩子有感 篇4

假期里,我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读完后感触很深。

书中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金铃的小女孩,她天真纯洁、善良正直,但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中等程度。金铃的妈妈跟现在很多母亲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把金铃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让金铃考上外语学校,就给金铃抱回家一大堆复习材料,如数学分类过关测试卷、全国百所名牌小学最新语文数学测试卷、小学三星级题库、英语初级辅导教程等,五花八门。金铃的妈妈一点都不顾及女儿是否快乐,每天让自己的孩子沉浸在作业的海洋中。

有人欣赏金铃妈妈的做法,认为她是在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外语学校,明白她的良苦用心。可我觉得金玲妈妈管教得太严了,从白天到夜晚,金铃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虽然这个年龄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家长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接受能力,注意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否则,他们就可能被关在知识的牢房里,每天不停地写作业;可能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每天不停地参加辅导培训班。看起来好像学习很努力,但其实学习效果很差,反倒会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我觉得,只有让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懂得劳逸结合,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真正有效地收获更多的知识,慢慢地走向成功。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像金铃妈妈一样的家长们说:"其实,我懂你们的心,可是你们也要懂得孩子们的心声,懂得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