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设计方案 篇1
设计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少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范畴。美好的色彩能焕发人们的情感,能描述人们的思想。本课力求通过生活中的色彩变化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了解和发现其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语言”状态,以及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审美感悟。本课以点带面使学生全面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感受色彩的无穷魅力,并运用色彩知
识去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作品。本科的学习,不仅为今后的“设计.应用”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为“造型.表现”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情对象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们,在美术方面的基础有所加强,并且保持着对美术的浓厚兴趣。虽可以利用色彩做简单的美术创作,但是对色彩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统。这个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的同时,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协作练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学习色彩的知识、色彩的调和方法及应用法则;
能够主动使用色彩进行创意设计、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基本要色和应用法则。
难点: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和情感表达特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和现场演示、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彩色图片、绘画工具。
2、绘画工具、彩色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图片中的颜色。多媒体展示图片:色彩绚丽的自然风景和生活用品。
2、生回答:树是绿色的也有黄色的,山是蓝色的也有点发紫…………
3、师总结:色彩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我们感受着色彩的美丽多姿与变幻莫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变的色彩”。
4、导出课题:多变的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颜色,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充满色彩的,有了“美”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
参与色彩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授:
(一)三原色、三间色
1、老师这里有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红橙黄绿蓝靛紫,凌空南北架彩桥。寻常事日看不见,雨后偶尔露妖娆。
生回答:是彩虹。(展示彩虹图片)
师提问:彩虹好美啊,为什么彩虹会出现这么多的颜色呢?
2、师简单介绍牛顿的实验
展示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图像。感叹光的神奇。
展示牛顿色环。(多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找出三原色:红、黄、蓝
三原色:是色彩王国忠最元老级别的颜色,其他的颜色都来自于他们三个。
3、通过他们两两调和我们就可以得到三间色,请同学来演示一下。(用事先准备好的颜料请学生上台)
师:我们得出的三种颜色也就是“三间色“是哪三种?生回答:橙、绿、紫。
(设计意图:谜语的设置用以调动课堂的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为下一步开展专业的色彩知识学习进行铺垫,学生动手演示使学生体会调色的趣味性。)
(二)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师:我们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知道通过他们我们还可以调出成千上万的颜色,在著名的牛顿色环中就包含12种漂亮的颜色,你们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回答:有红色,橙色、紫色、绿色等等。
可以说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样子,这就是色彩的一个要素——色相,也就是色彩本身的.相貌。
2、色彩还有两个要素叫做明度与纯度,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不参杂其他颜色的。
3、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明度渐变图片。
当我们把一个颜色(如蓝色)加入白色进行调和,随着我们加入白色的量的增加,蓝色的纯度下降但明度提高,当我们加入黑色进行调和的时候,蓝色的纯度和明度同时都下降了。
(三)色彩的冷暖、情感特性。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色彩的专业知识,认识了三原色、三间色;了解了色彩的三属性;然而色彩还有具备的其他特点,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下:
大屏幕播放蓝色系和红色系作品,提问,这两幅图的主色调是什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师总结: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气氛,给我们观赏的
人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情感体验,这幅蓝色的我们觉得清凉舒适,红色的这幅我们觉得温暖炽烈。这就是色彩的冷暖特性和对我们的情感情绪的表达。同学们只要在生活中用心的去观察,一定会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直观的演示加欣赏体验让学生记住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带给我们美的体验。)
三、设计实践
(一)回顾展示彩色生活物品图片、风景图片、绘画作品。
我们生活中不可以没有色彩,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应该也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吧。是不是也想自己动动手去装饰呢?下面我们就来动动手,拿出课前老师让你们带来的饮料瓶子、酸奶盒子、或是一次性杯子。用今天学习的色彩知识来把他们装扮一下。(师巡回辅导)
要求:1、同学之间可以合作创作同一作品。
2、设计装扮时注意从色相、明度、纯度入手。
(设计意图:酸奶盒、纸杯等都是生活中做常见的材料,对其进行装扮学生更易入手,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交流评价
1、学生阐述设计意图,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找出不足与闪光点。
3、师总结点评。对于好的做法给予表扬。
五、课堂小结
设计方案 篇3
毕业设计不仅有华美的形式更是通向职业教育的实质,本文浅谈毕业设计方案及设计思路,从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出发,阐明了社会、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从毕业设计角度出发提出提高服装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案,宗旨在于使毕业设计成为检验服装教学质量的试金石,使学生在走出校门的最后一个情境体验中,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技术人才。
毕业设计方案
通过市场调研不难发现中国服装业已开始由“贴牌加工”逐步向“自主品牌”转变。目前我国有5万家左右的服装企业,企业数量虽多,但质量堪忧,如何做大、做强成了现今服装企业迫切的目标。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常常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服装人才的匮乏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日渐形成桎梏,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而另一方面学校每年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却遭遇就业困惑。
众所周知服装教学是由多个环节相互链接形成的完整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是教学输出了什么样能力的毕业生,毕业生是否符合企业需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毕业设计是检验服装教学目标的终极环节,它在检验高职学生专业基本功、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服装职业教育与服装产业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与检验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踏板,同时更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毕业设计是检验服装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设计思路
1.创建良好的环境机制
在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营造的环境要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每一次毕业设计之前,专业教师应经过研究、总结将流行信息予以重点发布,将权威机构的流行发布做成展板予以参考,将知名品牌的动态表演滚动播放,制作毕业设计专题网页等。此外,还应该大力倡导人人可以干事,人人能够干事,人人皆可成功的观念,应该努力做到用设计作品造就人、用良好环境氛围凝聚人、用奖励机制激励人,建立环境机制育人新格局。
2.加大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力度,坚持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深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时,要以市场为依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设计作品发布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市场调研、工艺实验、市场策划、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表演等每一环节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质量。以毕业设计为契机,突出职业教育办学新特色,打破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体系结构,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服装教学新体系。
3.提升毕业设计的教学内容
毕业设计不光是做一系列衣服,重点在于必须面向快节奏的市场,要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设计什么、服种上怎样演绎,应充分反映高职学生对流行的理解、市场的把握,反映行业新技术,凸现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反映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成果,综合反映学生个体特色,同时提供展示学生个性、思想、能力的平台。
毕业设计的难点在于创新,在于是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平时教学环节吸收借鉴居多,适当的沿袭无可厚非,但怕形成习惯、惰性。“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要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忙得有主见,忙得有价值。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旧的系统模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发布使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例如: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怎样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每一系列作品想展示什么,设计作品以怎样的形式发布,本次设计发布重点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哪个方案成功机率最大,解决手段是否新颖,毕业设计作品发布结束后的学生、教师反响如何,用人单位、社会如何评价?哪些因素和准则必须考虑及如何避免发生错误,等等。鼓励学生在技术、样式等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乃至拥有技术创新含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品牌优势。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毕业设计教学之首位,使毕业设计成为提高人才竞争实力最有效的手段。
4.改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1)体现团队设计优势。由于毕业班人数众多,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采取学生分组的工作模式。团队设计的优势在于集多种力量于一体;缺点是易形成相互推诿,若改组同学处于劣势心理还会相互影响导致该组该班的整体设计水平较低。为了把小组的团队优势发挥出来,第一,消除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优劣之偏见,消除学生自我心理上的劣势、优势之分,我们可把每一小组实行无感情色彩拟名制,例如A组B组C组或1组2组3组,一提A组,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他们的设计作品而不是优异生或平时表现差的学生本人,该组每一个同学都会为小组的荣誉付出行动,从心理上所有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团体设计的优势。第二、每小组设有组织调度的学术带头人,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第三,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撰写设计报告,提出本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取消对学生使用知识限定的条条框框,提倡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3)由于毕业设计实践环节较多,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团队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实践的结果或“作品”进行及时、高质量、互动式的评论和指导,要引导学生获取毕业设计技能的多种途径、方法。
(4)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设计理论、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知识、技能更新,培养学生具有将技能、知识转化为财富的意识和能力。
5.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
通常学校是采取测试、测验的方法对学生能力的高低进行评价,尤其在毕业设计中教师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方向将对学生的心理起到暗示作用,从而影响学生设计水平的正常发挥。只有建立优秀的评价体系才能把以人为本、能力教育的思想落在实处。本人认为评价体系可由教师评价、小组学生之问评价、学生白评、企业评价、市场评价等几部分组成。高质量有效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驾驭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将所学知识、技术指向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教学的整个过程、细节做出及时调整;最关键的是通过有效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几点建议
1.充分考虑学生生源
根据学生生源毕业设计既可侧重结构工艺设计,也可侧重理念表达,并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提高技能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
2.毕业论文与设计作品相结合
为突出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特点,论文不宜空谈理论,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加强毕业设计与日常教学的联系
由于服装设计教学环节遵循由简及繁、从浅至深、环环紧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服装教学终极目标,所以从逆向思维来说,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在这个链接上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在毕业设计中暴露显示出来。为了提高整体服装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可根据教学安排将毕业设计细化为多样化的形式分散在三年日常教学中。
设计方案 篇4
摘要:太阳能电动飞机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新型航空器,前景广阔。太阳能电动飞机技术难度极大,但相关技术的带动效应很大,能够有力推动航空技术发展。本文进行一种小型太阳能无人机的初步方案设计研究,内容包括布局设计、气动力设计和分析(翼型和机翼)、重量估算等。联翼布局能够与小型太阳能无人机很好匹配,但气动力和结构分析复杂,方法上还有待完善。
关键词:太阳能无人机;电动飞机;方案设计;联翼布局
前言
太阳能电动飞机(简称太阳能飞机)采用太阳能—电能作为推进能源,具有很多优点,包括: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可以实现零排放;噪声和振动水平极低;理论上可实现无限航时飞行。太阳能电动飞机的气动力设计要求比常规动力飞机苛刻,要达到极低能耗和极高效率,CD很低,而CL3/2/CD很高。同时,电动飞机巡航速度较低,特征尺寸(弦长)小,飞行雷诺数低,因此气动力设计难度大。高空长航时(HALE)飞机飞行环境复杂(密度、温度、高空风等),大翼展机翼的气动弹性问题难解决,气动力设计难度更大。太阳能电动飞机机体结构技术难度极大。设计上要求重量极轻,而超大尺寸/大挠度机体、大展弦比/大面积机翼、电动力系统部件(如太阳电池)集成安装等都不利于结构设计。需要创新结构和材料技术。总之,太阳能电动飞机技术难度极大。发展太阳能电动飞机技术能够有力推动航空技术发展,有鉴于此,同时看到太阳能电动无人机的发展潜力,因此开展了小型太阳能电动无人机的初步方案设计研究工作。
1布局设计
结合考虑,我们在方案设计中决定采用另一种布局形式——连翼布局。使用两副机翼前后布置,前翼后掠,后翼前掠,两翼翼尖处相连接。
2翼型选择
这里选择专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设计的高升力翼型FX63-137,翼型厚度13.7%。FX63-137的低阻区较大,且很平缓。可用升力系数很高。
3机翼设计
(1)前翼:翼展8m。弦长400mm,从翼根到翼尖等弦长。后掠角14°。(2)后翼:与前翼参数相同,翼展8m。弦长400mm,从翼根到翼尖等弦长。后翼前掠角14°。(3)太阳能电池单元布置选用太阳能电池单元尺寸为125*125mm,在前后翼面上方两排布置,按现有机翼面积可以布置240片。本方案前翼后掠、后翼前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力线斜率,因此有必要对气动特性作进一步分析。方案分别对前掠翼、后掠翼进行气动特性计算,并与等弦长和展弦比的平直翼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平直翼的升力线斜率最大,为0.0936。后掠翼和前掠翼的升力线斜率稍小,分别为0.0909和0.0911,但差别很小。但在阻力方面,却是前掠翼阻力较小,平直翼次之,后掠翼较大。从升阻比曲线也可以看到这个趋势。由于后掠角和前掠角比较小,实际的影响并不大,几种参数的三条曲线都比较接近。因此,从计算结果来看采用连翼布局的气动效率与单纯的直机翼相比差别不大,在气动方面不会有明显影响。另外,由于在前后翼翼尖处有端板连接,可以减小翼尖涡的.影响,实际上可以起到增大升力和降低阻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气动方面还有潜力。
4全机气动特性
全机构型基本等于前后翼相加,但由于前后翼的干扰,因此全机的气动阻力有所升高,升力降低,全机升阻比下降。计算结果为:全机最小阻力系数:CDmin=0.027;最大升力系数:CLmax=1.6;最大升阻比:Kmax=27;最大功率因子:(CL1.5/CD)max=23;设计升力系数:CLdesign=0.9。
5重量分析
结构重量:根据前期的经验,翼展8米的类似结构的无人机全机结构重量为4~5kg,因此,本方案取结构重量等于5kg。太阳能电池重量:目前能买到的太阳能电池单元重约10g(裸板,面积125×125mm),加上封装和连线,约为18g。本机安装240片电池单元,总重4.4kg。动力系统重量:初步选用DUALSKY公司的XM5050EA-10无刷外转子电机,单个重281g,加上螺旋桨、连接件、电线和电调,单个重量约为350g。本方案配置4台电动机,总重1.4kg。二次电池:本方案的二次电池仅作应急用,重量2kg,可以提供500Wh的能量。其他:包括飞行控制、机载设备、航电系统等,总重600g。综上,总重为13.4kg。重心位置:全机重量基本均匀分布,前后翼的中心位于几何中心位置。通过机内设备调节使重心位于距离前翼跟弦前缘1.0m的位置(全机焦点位于1.04m处),具备并不过分的静稳定性.
6方案总结
总体参数前翼:翼展8m;跟弦弦长400mm;跟梢比1;后掠角14°;上反角2°;面积3.2m2。后翼:翼展8m;跟弦弦长400mm;跟梢比1;前掠角14°;上反角0°面积3.2m2。全机长度2.4m全机高度0.5m重量13.4kg重心位置距离前翼跟弦前缘1.0m全机焦点距离前翼跟弦前缘1.04m巡航速度10m/s飞行高度3000m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