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 篇1
暑假中,我读了《关羽刮骨疗伤》这个小故事。当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关羽不怕疼痛的坚强意志十分敬佩。
《关羽刮骨疗伤》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关羽的手臂被曹仁用箭射中了,关羽疼痛不止,只好回军营医治,可军医们都没有办法解关羽的箭毒,关羽的大臣们只好在当地寻找大夫。后来,关羽中毒的事被华佗知道了,华佗知道关羽为人善良,便专程跑去军营为关羽治病。华佗看了一下关羽被射中的手臂,说:“箭头有毒,毒性已经进入骨头,只有割破肉,把骨头上的毒用刀刮干净才能完全治好。”关羽听后,哈哈大笑,马上便把手臂给华佗治疗,并对华佗说:“请不要用麻沸散,我还要带兵打仗,麻沸散会弄昏我的头脑。”华佗一惊,然后点点头,开始了手术。关羽一边把中毒的手臂给华佗治疗,一边和马良下棋,华佗割开关羽手臂上的肉,发现骨头已经发青了,就用刀在骨头上刮毒,发出“嚓嚓”的声音,将领们一个个脸色都变了,关羽却谈笑风生。过了一会儿,关羽的手臂就被华佗治好了。
我读了这个故事以后,对关羽那不怕疼痛的坚强意志十分佩服,他割肉刮骨头却谈笑风生,我想这可能就是关羽能成为大将军的原因吧。和关羽比起来,我就十分软弱。
三年级的一天,我在学校的体育课上打篮球,我负责抢篮板。突然,对方的一位同学往我方的篮球框里投了一个球,没投中,弹了回来,我马上去抢球,结果被反弹回来的篮球打中了头,掉下来擦伤了腿,我就哭了。然后我就去医务室擦药,老师说:“在擦药前要先用酒精消毒。”,当沾了酒精的棉签涂在腿上擦时,我疼得又哭了。
我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当然我现在已经没以前那么软弱了,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生中都有一些困难,只有不怕困难,像关羽那样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困难,才能取得胜利,获得成功!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 篇2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崇拜的武将就是关羽,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握青龙偃月刀,身骑赤兔马。可真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呀!
关羽令我崇拜的不单只是他的相貌,我更崇拜他的忠、义、勇、气。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曹操在东征时曾击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十分厚待他,不但给了他挺大的官职,还赏赐给了他许多金银珠宝,甚至连最好的赤兔马也给了他。关羽得到赤兔马时,终于笑了:“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见面矣。”由此可以看出他仍忠心于刘备,降汉不降曹呀!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华容道,捉放曹”这件事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后,曹操等人经华容道逃亡,关羽奉命捉拿他们。但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生命作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了曹操。若不是这样,可能就没有以后的晋朝了。
关羽的勇,惊世骇俗。关羽的武力在整个三国中可是数一数二的,贼人一听见这个名字就闻风丧胆。关羽在汜水关“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后就已经很著名了。而“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只是对关羽勇武的锦上添花而以。后来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似乎变得天下无敌了。
关羽的气,惊心动魄。关羽在攻打樊城时,曾中曹仁军毒箭,得华佗进行医治。华佗用刀刮骨疗毒。在手术中,关羽在饮酒食肉,谈笑奕棋,毫无疼痛之色。华佗虽然医术高明,但能忍受这种痛苦却又能若无其事的,恐怕也只有关羽一人。他的非凡气概可真令人佩服。
关羽为人忠孝,又是刘备之弟,所以誓死忠于刘备;关羽仁慈勇猛,所以帐下百万雄兵。因此到后来关于已经被神化,而且历代加封,直至“盖天古佛”,成为人和神的极致。
但是这位战神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有失误,而且是致命的失误。关羽因为骄傲,把自己比成虎,却把孙权比作犬。就因为他小看孙权,小看东吴,导致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是父子同死。刘备知此事后,悲伤不已,立即起兵东征,为他报仇。不料又失去张飞,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彝陵,国力损失过半,刘备大业终于无法完成。
骄兵必败,关羽这么骄傲,失败是固然的。若不是他过于骄傲,太小看东吴的话,最后统一中国的极有可能是蜀汉呀!关羽呀关羽,你可真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呀!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 篇3
关羽温酒斩华雄,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共讨逆贼董卓。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力斩各路诸侯多员大将,致使盟主袁绍派将迎敌时,却无人敢应。这时,关羽站了出来,要求迎敌。但因为仅仅是一名马弓手,遭到袁绍的拒绝,关羽立下军令状前去迎敌。临行前,曹操敬他一杯酒,他说:“暂且斟下,某去便来。”结果,在杯中的酒还没有凉的时候,关羽已经提着华雄的人头掷于地上。因此,给后人留下了“温酒斩华雄”的千古奇谈。
这篇文章,关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英勇善战,武功高强。但是,地位很低。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不能够以地位、相貌来衡量一个人的潜力和价值。文中的关羽就是因为地位低微,不被人重视,但是,却凭着自己的胆识与武功证明了自己,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再有,我们所熟知的孔子,他有一个学生叫子羽,因长相不好,孔子嫌弃他。但是他胸有大智,桃李满天下。孔子明白后,后悔不已,说:“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透过关羽温酒斩华雄,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不能用地位和相貌去对待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就应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人。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这个故事不仅仅仅是体现出了关羽的勇猛和胆识。其实也让我们学习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 篇4
《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有许多精彩的英雄大战,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话说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这时,有三个国家最为强大,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战,这就是“魏、蜀、吴”。吴国有一座城池,叫做“荆州”。但不幸被蜀国抢去。吴国派兵去攻打,结果三次失败。此时,吴国有一位年少的人,叫陆逊。他毛遂自荐去夺回荆州,吴皇准许了,并让他和吕蒙一起夺荆州。陆逊给吕蒙出了个主意,吕蒙连声叫“好”。
蜀国荆州守将关羽早已视吴国将士为草芥,又听是吕蒙和小将陆逊,不禁哈哈大笑:“吴国派他俩来,不是卖命的吗?”于是点兵三百,令他们坚守城池。
周仓前去劝说关羽不要轻视吴国,以防失败,关羽不听,还说道:“吴国前三次攻打,不都空手而归?还损了兵,折了将。再说了,吴国士兵能有多厉害?即使厉害我也不怕!只需三百兵马足够!”于是周仓不再劝阻。
几天后,吕蒙和士兵们乔装打扮成白衣商人,划着大船过了荆州城外的江,对把守城池的蜀国士兵说:“我们是商船,江上起风了,我们来避险。”蜀国士兵放松警惕,吕蒙突然袭击,带领吴国士兵一起将蜀国士兵捉去一大半。趁蜀兵混乱,吕蒙又杀进荆州城。吴国兵多将广,蜀国兵稀将少,毫无防备。吕蒙不仅很快夺了荆州,还杀死了关羽。
这个故事流传千古,关羽因轻敌而失去了荆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考试中困难的题目,我谨慎思考,小心应对,把这个题目解决了;但越简单的题目,我越不把它放在眼里,结果出了错。这可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这件事告诉了我,困难即使点滴之小,也不可轻视;成功即使就在眼前,也要全力以赴,不可松懈,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战争”中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