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解》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理解》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理解》有感 篇1
近期逛了逛书店,赫然看见摆在最前面书柜上的韩寒的最新作品——《我所理解的生活》。书如其名,雪白的封面是我看过最简洁的版式,烫银的标题字体泛着寒光,仿佛宣示着主人的傲气与自由。听说这是作者第一次深入剖析自我,对于颇爱韩寒文笔的我,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本……
读了大致内容,我又翻回第一页——序言。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他一切东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创造了多少文化。”老实说,我对韩寒的文章理解程度并不算高,一开始充其量只知道他的文,政府官员听了会暴怒,老百姓听了拍手称快,一些在商业上驰骋的富豪听了也不禁暗掐大腿连连叫好。他的一字一句中信息量与内含量过大,令我不知所措地陷入将进入的社会透析与见证。
在对他逐步的深入了解之后,我总结了一句话:韩寒说话,胆子很大。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破天荒收录了韩寒引起广泛关注的三篇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简称“韩三篇”。虽然在用词上似乎有所考究,但只要他想要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不怕打压,不怕拍砖。他是一个活得很真实的男人,永远在不动声色地和生活抗争。他是说话,且不腰疼。
就说说前些时间他和方舟子网上对骂互相讽刺,还有对李敖父子“恶意”批判。我且不说谁对说错,方舟子用他微博里的一句“这个研究有意思。如果能设一些对照,例如韩寒和其他人(比如我)的博文对比,就更有说服力了。”其实这句话本身有问题,这“其他人”后面有了括弧写着比如我,让围观者觉得这个评论中的“其他人”有方舟子。说白了,这句话中逻辑有明显的障眼法,方舟子很狡猾,以这种方式告诉韩寒:咱们看看是你玩我还是我玩你?对于李敖事件,网上评论总结出一句话:知识重要,思想也重要,做人更重要!所以,李敖先生,还是先教会你儿子怎么做人吧。
韩寒,是个王权独立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对管理者躬腰。他无需理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之主,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这个山寨的违法痕迹。若要收束,各方人士想尽办法,却也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也不怕威胁,他真的算淡泊名利,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职甚至“大师”头衔,他一概视如敝屐。
在《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韩寒总结:“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是,生活就应该是留在历史的痕迹越多,人亦是越垂青于史。你的`生活自己知道,无须问别人,也无须问自己。个人现在对韩寒的感觉:善于思考,怀疑,热衷袒露自我的人。针对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透析得更直白,更深刻。中国理应有千千万万个韩寒,但是我们却只有一个。这个国家缺乏创造力,甚至缺乏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是个被官气弥漫的巨大海啸吞噬了的社会。我欢迎这种人,更期待有更多韩寒站起,否则时间和欲望的大潮会淹没这朵小小的浪花。
读《理解》有感 篇2
一个决定,相当于一份礼物甚至将这份礼物变成永恒。读完《理解的礼物》后,我不禁浮想联翩。
一个小男孩来到魏登先生的糖果店,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天真的孩子竟想用五个樱桃来换取大量的糖果。但善良的'魏登先生保护了小男孩那天真的心灵。后来,这位小男孩长大后,也面对着这同样的“难题”时,这段几乎已被忘却的童年旧事让他在刹那间领悟了那份来自他人的善良而又伟大的理解,他做出了和魏登先生一样的决定……
在这个故事中,不知为何,在我心中不禁有一种怀旧,一种思念的思绪。故事结束了,可在我心中的那种思绪并没有停下来。
在如今的社会,如同魏登先生的人不多,几乎没有。甚至,不但不去保护那天真的心灵还去坑害去算计。在心灵上狠狠地撒下一把盐,留下一份阴影。
我为这而感到惋惜。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如果做出和魏登先生一样的决定。别人有可能不感激你,也许会反而把你当傻子。真搞不懂现在的社会,怎么会这样?不过,我相信通过故事中的这份“理解的礼物”所产生的影响,从此也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延续下去。
下一代,对!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延续这份理解的礼物。延续至永恒。
读《理解》有感 篇3
根据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我认真研读了朱小丹同志撰写的《尊重人 理解人》一文,通过学习,使我对如何做好领导工作,特别是中层领导工作,如何充分调动发挥同志们的积极性,共同做好集体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个中层干部,既是领导者,也是被领导者,要做好工作除了自己要熟悉政策精通业务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发挥同事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尊重人 理解人》一文在开篇第一部分就指出:领导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在领导者想事、办事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在领导者承担的各种责任中,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摆在首位的;在领导者的各种素质中,以共产党人应有的胸怀、气度、修养和风格看人、待人、用人,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领导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要学会做人的工作,必须首先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因为这是团结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前提,是领导者最起码的品质,也是领导科学中最重要的学问之一。”
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和主人翁地位,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尊重他人的价值和尊严,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解人,就是相信别人,相信群众,理解和鼓励他人的志向、爱好和追求,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意见。
朱小丹同志在文中指出,尊重人,就要承认人的价值、需求和差别;理解人,就要做到辩证观察、坦诚想见、设身处地、从善如流。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思想。
尊重别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相识、相交,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尊重,坦诚相待,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胸怀;它体现理解,体现信任,体现团结,体现平等。学会尊重别人可以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尊重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同事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学会尊重对方,才能使友谊之树长青;邻里在相互谅解中学会尊重对方,才能和睦相处;上级长辈在批评中学会尊重对方,才能使其认识错误,不断成长进步。“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个集体往往是靠一种相互支撑的尊重维系着成员之间的`和谐与默契。尊重是一把火炬,在心灵与心灵之间传递;尊重是一把金钥匙,能打开所有上锁的灵魂,并驱使着自己为集体争光添彩。
尊重人、理解人首先要有容人之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有着自己合法的权利。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发展自己的人生爱好、培养自己的人生兴趣的权利。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志向、选择和思想与自己不同,就不予以支持和帮助,甚至还打击报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定要做到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的想法。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强调“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时明确指出: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尊重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理解人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首先是需要纠正看待人和事物的看法,应着重着眼于人的优点,并正视人的满足感获取的欲求。这不但能优化与人相处,也同样能够让自己具备更广阔的心胸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我们也要试着站到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以尊重的态度去认识每一个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表扬他的优点,在有小错误的时候,及时批评指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适时适当的表扬一个人,尊重他,他就会很愿意和你在一起,很愿意和你起讨论一些事情,把他真正的想法告诉你。这样,彼此都会提高,彼此都会进步。
而换位思考在很多方面都能把难事变得容易。你替我想想,我替你考虑考虑,严格律已、一团和气才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有想法有建议大家提出来一起讨论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工作中言行端正中司其职,每个人都负起自己的责任,把该做的用心做好。有人说领导是一种艺术,而且是门很深的学问。因为它得用心去做,它就像音乐一样,每个人就是音符,音符有高有低才能谱写出好的乐谱,每个人都“跳动”起来,才会使音乐更加美妙!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都必须依赖集体才能生存,每个人也只有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而作为领导者,更需要我们去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生活;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学会体谅他们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想法,欣赏他们的优点;要以兄弟姐妹之情来对待每一个人,以爱护之心来珍惜每一个人,以公平之心来慎用每一个人。要把换位、把欣赏、把尊重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来。
当你懂得并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时,你会得到更多!
读《理解》有感 篇4
韩寒之言,字字入理,句句无不折现出不一般的见解。读完之后心中感悟甚多,特此抒发一下个人见解和感想。
教育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有力武器,虽说现在依旧锋芒不减,但多少也有点落寞了。原因无他,无非就是“读书无用论”搞的鬼。曾几何时,人人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成功的必经之路。而看如今,一些人高举“读书无用论”的大旗,身先士卒的跳向不读书的泥泽,最后遍体鳞伤。在我看来,这些人是悲哀的,但更是可恶的。他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书中的知识,所以他们注定是一个装着低俗灵魂的躯壳。他们也是可恶的,因为自己不读书也就算了,还要带着大家往不读书的火坑里跳,你们这群人真可恶,无耻。这些人,这种现象。便是使教育有点落寞的蒙在教育上的灰尘。但瑕不掩瑜,中国的教育总体上还是好的。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也步步高升,并坐上了命运之神的宝座,他决定了你的命运。但请你放心,这位命运之神并不是无能的,自私的,不公的。他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他给你的机会,所以,严格来说,真正决定你自己命运的.人是你,教育只是你用来决定自己命运的工具。不过不得不说,教育这工具的确很好用,你看看钱学森,邓稼先,那个不是通过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伟大人生的。也许你会说,看韩寒中学就辍学了,不一样成名了吗。你再看看高尔基,他连小学都没怎么上,不照样当大文豪吗。但我想说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己进行教育,并取得成功。不过他们受教育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在学校,他们是在社会,但都是教育,可是他们的路比我们的更难走。而且,我相信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多半选择在学校接受教育。所以,醒醒吧,别再做什么不用读书就能成功的白日梦了,背上书包上学去吧。毕竟学校这条路更好走。
你若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不会为你感到惋惜,也不会再给你机会。所以要不要接受教育,自己仔细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