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1
1、行走时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候,是一天中最拥挤的时候。有很多人和车,所以要注意交通安全。
1. 在马路上走,在人行道上走;没有人行道时,就走路边。
2. 群众出门时,最好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走;当他们成群出去时,他们不应该互相追逐,打架或玩耍;当他们走路的'时候,他们应该注意周围的环境,不要四处看,边走边看书和看报纸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路段,我们应该学会避开机动车辆,不要与它们争夺道路。
4. 在多雾、多雨、多雪的天气里,最好穿色彩鲜艳的衣服,这样机动车驾驶员可以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小学生出门戴小黄帽,在群众活动中举“让”牌,也是为了让机动车及时发现和躲避,应该提倡。
幼儿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2
3.告诉孩子们当他们无法逃脱时该呆在哪里,如何让消防员及时找到他们,等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教他们更多的消防知识。
4. 教孩子如何弯腰和爬行,如何保护自己。
5. 教孩子认识一些火灾信号,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紧急出口,什么是疏散方向,什么不能玩,什么是危险品等。
6. 教小朋友如何拨打火警号码及报告火警。
其次,父母应该尽力为他们的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崇拜的英雄。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因为父母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请勿将报纸、杂志等易燃物品靠近炉具、加热器、加热器等;不要忽视那些正在燃烧、烘烤、沸腾和蒸腾的东西;吸烟的父母不希望躺在床上吸烟,也不希望把刚吸入的烟蒂扔进垃圾桶;不要在插座上使用它们。多个电气设备;使用液化气或煤气炉后,应及时关闭阀门;不得损坏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和器材。此外,父母和朋友应注意不要带孩子去舞厅、卡拉ok等公共娱乐场所,更不要把孩子留在家里。
最后,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如玩游戏、讲故事、实地走访、细心动员等,从而启发和教育孩子们掌握并记住一些防火知识。
幼儿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3
根据《校园安全法规》学习的体会得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园对安全教育工作更是摆在首要工作位置,并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园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幼儿园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安全意识更是显得重要!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工作更是要时刻在心里,在行动上!为此,必须要做好一下工作:
(一)做好日常工作,杜绝安全隐患在身边发生
1、坚持每天来园早检,细致致班上的每一个角落,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坚持每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中午无论谁值班,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儿,不忽视午休的幼儿,尤其是服药幼儿。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蒙头并及时纠正。
3、把好幼儿离园关,孩子在幼儿园一天,下午离园时是孩子最散漫老师又不好组织的时候,一定要组织幼儿安静的集体活动。一定要确认市孩子的家长才放人,陌生的面孔来接要问清情况或者是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放人。防止幼儿走失和拐骗幼儿现象发生。
4、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工作计划中的安全消毒制度,保证教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干净;保证桌椅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
5、户外活动时,一定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做到及时消灭不安全的隐患,保障幼儿安全。
6、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晚接的孩子一定要和值班老师做好交接,并简单交代其幼儿情况。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要安全,就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对于幼儿我们要严格要求,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幼儿在园排队时,我们希望做到井然有序,对幼儿提出要求,并利用五角星奖励。
1、教育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
2、教育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家长或集体。
3、教育幼儿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挤伤。
4、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做到不推不挤,一个一个滑,让幼儿互相监督,保证幼儿安全。
5、教育幼儿不能碰电器插座,不可以带小刀,在美工课剪纸时候注意安全,知道怎样正确的使用剪刀。
6、教育幼儿不把纸团、扣子、拉链等塞到耳、鼻、嘴里。
7、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110、120、119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况,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三)安全教育应该无处不在
几乎所有幼儿园对安全防护更多的是注重管理和教育。但对孩子自身存有“不安全情绪”则关注较少或完全忽视。例如:从幼儿园走失的孩子多是对幼儿园产生厌倦情绪或对老师不信任,有的则是在孩子们中间感到孤独,需要倾诉、需要安慰和爱抚。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情绪,他定会想到要找可以给他安慰与爱抚的人。但幼儿园的老师很难注意到,于是孩子就会想到“逃”。如果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并平息孩子这种情绪,那么像“走失”这种“硬性”安全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就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她们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多的爱心,能够愿意了解、化解、改变幼儿的这种情绪。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制定规则。
如:一天小班户外活动后进教室时,有三位小朋友因为拥挤而摔倒了,老师趁机让孩子们讨论:“进教室时,怎样才不会摔倒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制定了如下规则:“进教室时一个跟着一个走”,“慢慢地走,不能跑”,“别人在前面走,后面的小朋友不能推”,“画一个标记贴在过道里提醒大家小心”。孩子们真的设计了许多标志贴在过道里。孩子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因此要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自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验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幸福。
让我们对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给予积极支持性的引导教育,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让孩子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人生毅力,从而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
幼儿园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纵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
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喝豆浆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我们班的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
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任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