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孔融让梨读后感

2025/08/0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1

今天,老师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的孙子。孔融四岁的时候,人家送他一些梨子,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抢着要大的梨子,只有孔融还站在原地,等大哥哥大姐姐抢完了,孔融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大哥哥大姐姐们问他为什么不强大的栗子,孔融说:“大哥哥大姐姐比我大,我怎么能跟他们抢东西吃呢?所以我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姐姐吃。”

今年我8岁了。我比孔融大四岁,我经常和大哥抢东西吃,以后我再也不和大哥抢东西吃了,再也不和同学抢同学玩具了,我们要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2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听的,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尊老爱幼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叫孔融。每个人都夸他很聪明。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当梨端上桌子时,妈妈把最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

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种种。孔融他愿意也毫不犹豫地将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我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总是与弟弟抢东西。我身为姐姐,却比当弟弟的孔融还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挑,东挑西挑,必须要把最大,看起来最美味的拿来吃,坚决不留给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丝丝的内疚与后悔,而且,不仅如此,吃饭时,总会有一些很美味的东西吃,只要饭菜一端上来,我就会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东西全部夹在碗里。妈妈每次都教育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可是我总将她说的当耳边风。

有时候在坐车时,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边,可是我却看了她们一眼,就坐在那里了。有时,这些小朋友会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就算我的心再怎么虚,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我的心还是控制住了双脚。

现在想起,不禁后悔莫及及自责。我以前太自私了,只为自己着想,从来没想过别人。我连那么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爱幼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让位置给老少;将好吃的留给别人等等。

让我发扬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3

在这篇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孔融让梨的事情。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很小的时候就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的哥哥姐姐都已经上学了,当时他只有四岁,还不到上学的年龄,他就吵着要上学。爸爸妈妈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和哥哥姐姐一起去上学。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天,他们放学回来发现桌子上面有一盘梨,当时有六个孩子,他们又饥又渴,就一拥而上,开始抢梨,只有孔融在一旁没有上前去抢。他父亲看见了非常不满意,就让已拿到梨的孩子把梨放回盘子里,让孔融分梨。于是孔融先把最大的两个梨拿出来,一个给了父亲,一个留给母亲。然后又依次分给了哥哥、姐姐,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最小的梨留给自己。

看看古人孔融,再看看现代的我们,真是感到非常惭愧。我们生活在20xx年代,什么好的东西都有,不缺吃不缺穿,还挑肥拣瘦。读完了这篇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我要向孔融学习,树立高尚的品德,尊敬长辈、努力学习。

孔融让梨读后感 篇4

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时候,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一天,妈妈买来很多梨哥哥们让他先拿,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把最大的让给弟弟。爸爸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他告诉爸爸我比弟弟大,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先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