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阳光语文教案

2025/08/03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阳光语文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阳光语文教案 篇1

【片断一】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像去欣赏阳光下那美丽的景色。清晨,一轮红日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儿。闻闻,花儿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看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

(同学闭上眼睛,听得陶醉了,陷入了美好的遐想之中……)

师:小朋友们,美吗?让老师也来分享你美好的想像.谁先来说说?

生1:我看到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把天边的云儿都给染红了。

师:祝贺你!你的想像可真美!

生2:我看到了草地上的花儿开得很美,蝴蝶都在花儿上跳起舞来。

师:能想像出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舞蹈,了不起!

生3:我看到了可爱的鸟儿正在树枝上唱着歌儿,鸟妈妈听了可高兴了。

生4:我想到了阳光下的公园最美,小朋友在玩耍,爷爷奶奶在打太极拳,叔叔阿姨在跳舞,嘿,真热闹!

师:是的,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活力,我们喜爱阳光,也感谢阳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阳光》这篇课文,想读一读吗?

生(响亮地):想!

师:那就请你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大声地读读课文吧!

【片断二】

师:金色的'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洒遍……(引读第一自然段)。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和平时可不一样哟!哪里不一样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就知道了。

(同学自由读课文第二段)

师:你读了这一段,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我懂得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高了。

生:我懂得了小河在阳光下像长长的锦缎。

师:“更绿”、“更高”是什么意思?请你们结合这两个句子,再认真读一读。

(出示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句话。)

生1:“更绿”“更高”就是比原来绿、比原来高。

生2:我知道了小树在阳光下生长,所以“更高”了。

生3:禾苗在阳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更绿”了。

师:你怎么知道光合作用的?

生3:我从《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师:能从课外书上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好!

(引读第一、二句,同学再次朗读,加以体会。)

师:可见,田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比原来更好了。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好了呢?大家学着课文里的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_______的__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了。)

生1:地里的茄子,因为有了阳光,更紫了。

生2:地里的辣椒,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3:地里的西瓜,因为有了阳光,更大了。

师:除了地里,也可以说说其它地方。

生4:果园里的苹果,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5:路边的小草,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6:公园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美了,也更香了。

师:除了植物,也可以说说动物呀!

生7:草原上的马,因为有了阳光,跑得更快了。

生8:山上的小兔,因为有了阳光,变得更可爱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动物说得更可爱一些,就好像我们看见了他们一样。可以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

(同学在小组里边比划着边述说着。)

生9:花园里的小蜜蜂,因为有了阳光,更忙了。

生10:树上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叫得更欢了。

师:这个“欢”字用得好!让我们也看见了小鸟开心的样子。

生11:学校里的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笑得更开心了。

师:同学们个个都像小诗人,说的句子真美!书中还有一个很美的句子,能找出来吗?

(指名读、引读第三句。)

师:谁见过“锦缎”?

生:我见过,妈妈装首饰的盒子里铺着块锦缎,我带过来给大家瞧瞧。

(同学见了皆赞叹不已。)

师:锦缎漂亮吗?谁来说一说?

生1:锦缎是用丝绸做的,摸上去滑溜溜的,很舒服!

生2:锦缎在阳光下会发光,非常漂亮!

生3:闪光的锦缎在阳光下像小河。

师:能说“锦缎像闪光的小河”,真不错!为了奖励各位小朋友的出色表示,请你们观赏一条锦缎般的小河。

(出示挂图“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师:阳光下的小河真美呀!其实,何止是小河美,阳光下的景色都很迷人。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吧!

(齐读,赛读第二段。)

【片断三】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令老师折服!老师从你们的读中,真的感觉到了阳光的魅力与伟大。现在,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阳光说吧?

生1:谢谢你阳光,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生2:阳光,你的身手真大,你太了不起了。

生3:阳光,我们真的感谢你!

生4:阳光,你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都爱你!

师:是呀,因为有了阳光,世间万物都有了生机,世界也变得更美好了。同学们,你们爱不爱阳光呢?

生:(齐声喊)爱!

师:那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读出对阳光的爱,好吗?

阳光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了阳光比金子更宝贵,《阳光》教学思路及过程。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レ、└”和1个偏旁“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画谜揭题导入

1、(教师边叙述边画简笔画)每当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万物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小朋友看,这幅画中就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

2、(教师板书“阳”)谁认识这个字?带着大家读一读。

3、你了解太阳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阳光。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阳光》教学思路及过程》。

2、总读不准的、读不好的作上记号。

三、全班交流

按字→词→句的顺序一步步读熟、读通。

四、指导阅读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段,听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了吗?

2、你见过哪些金子做的东西?

3、(出示阳光像金线的摄影作品),看,阳光多像金子啊,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谁再来读一读?

4、(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指名读一读。

5、(出示第2段前两句话)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师生对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读,体会“更”的含义。

6、小河在阳光照射下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练读第3句,边读边想象。

7、看图,把1、2段连起来配乐读,边读边欣赏边体会。

8、阳光还爱和我们在一起吗?你怎么知道的.。(练习读第3段)

9、指名读第4、5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0、假如没有阳光,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五、配乐读文结束。

第二课时

一、看图,配乐,朗读或背诵课文。

二、读读说说。

1、许多汉字里都包含着表示太阳的“日”这个偏旁,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本课或以前学过的字中找出带有“日”字旁的字。

2、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

阳光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让学生充分自读,读正确、读通顺。

2、读懂牛顿如何多次做实验,证明白色的阳光确实是由七色光组成的,感受牛顿求实、严谨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

读懂牛顿如何多次做实验,证明白色的阳光确实是由七色光组成的,感受牛顿求实、严谨的科学。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爷爷对雨后彩虹的解释。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见过彩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检查:

认读:拱形橙色喽霎时

3、自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徐徐:慢慢地。

断定:下结论。

依次:按照次序。

折射:光线、声波从某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4、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5、理清脉络

第一段(1-1节)讲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第二段(2-5节)讲爷爷给舟舟讲关于彩虹的故事。

第三段(6-8节)讲爷爷告诉舟舟彩虹与阳光的关系和彩虹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三、精读课文。

1、齐读第一节

2、自读第二段

1)爷爷给舟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牛顿为什么断定,太阳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3)”牛顿又做了许多次实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况“说明牛顿怎样?

4)牛顿又是怎样证明白色的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5)有感情的朗读。

3、默读第三段

1、思考:雨过天晴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

2、舟舟知道后,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出舟舟怎么样?

四、全文

通过对话的形式,讲述科学家牛顿通过多次试验得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形成的结论,说明了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是与科学家的多次试验和努力分不开的。

五、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Caihonggongqiaoshiyanqingjingqiguai

()()()()()

Yinyinyueyueyuguoqianqing

()()

2、写近义词

断定()明亮()判断()

迅速()徐徐()隐隐约约()

六、板书设计:

27阳光和彩虹

红橙黄绿青蓝紫

七、我的教学反思:

阳光语文教案 篇4

阳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阳光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光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写苗苗给因腿伤而不能出屋的奶奶送阳光的事,来赞美关爱亲人、尊敬长辈的行为和品德。文章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把一个天真、活泼、乐于助人的小苗苗写得活灵活现。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送阳光》这篇课文体现的正是天真、善良的美好情感,追求的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同时,本单元的主题是“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从选材上看,它与本单元的主题密切配合。为教学做了良好的情感铺垫。为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善良和孝敬老人的美好品质,从而达到对学生情感熏陶、心灵启迪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蓖ü学习本课,使学生感受到苗苗天真、善良和孝敬老人的美好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比鲜侗究蔚12个生字,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

2崩斫饪挝哪谌荩明白文中奶奶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读题释题,设疑导入

同学们,晴朗的天气总会让人心情舒畅。在这样的天气里,你会想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有个叫苗苗的小姑娘见到这灿烂的阳光,也做了一件事,你们想知道她做了什么事吗?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指名试读课题,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课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题提问题:送给谁?为什么要送?怎样送?送的结果怎样?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苯柚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着拼音读课文,遇到读得不流畅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读。)

2逼匆艉鹤侄哉斩量挝模读准生字字音。

拼音汉字对照着读,对那些不容易记的字反复多读几遍,看谁能读得又好又快。

3笨醋藕鹤侄量挝模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试一试,看着汉字能把课文读流利吗?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就对照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记下来。

4笔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出来。

5敝该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发现,通过努力,你们每次都有进步。现在老师要请几位同学来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看边认真听,我们来共同为他们正音。

6笔ι共同正音。

愿意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同这几位同学进行交流吗?(共同正音,指出朗读中不足的地方。)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毖习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送阳光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苗苗只有4岁,奶奶生病了想见到阳光。)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天天念叨”和“多想”感受到奶奶想见阳光的心情很迫切。

(3)指导学生有感

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弊远磷晕虻2自然段,初步感受苗苗的天真与善良。

(1)指导学生看图,感受阳光带给我们的快乐。认真观察画面,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画面的句子。图文对照,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引导学生质疑后,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如下几个词:朝阳、照耀、沐浴、灿烂、充满。再把带有这几个词的句子反复读几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同时,选择一两个词进行说话练习。

多可爱的阳光呀!想一想苗苗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请你用最有感情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吧。

(4)细读第4、5句话,感受苗苗关心奶奶的美好品质。

小苗苗并没有只顾自己高兴,她还想到了生病在家的奶奶呢。自读第4、5句话,看一看小苗苗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

苗苗为什么还紧紧地包着阳光呢?她怕什么呀?(怕阳光跑了。)

多可爱的小姑娘呀,谁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让我们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苗苗的`可爱?

3倍潦椴⑻致垩习第4、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苗苗的美好品质。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并讨论。

①苗苗把阳光带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

②包得严严实实的阳光怎么会不见了呢?

③奶奶说阳光没有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阳光是跑到苗苗心里去了吗?

(2)再读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听了奶奶的话,小苗苗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

四、回归整体,检查识字

1倍量挝暮笏狄凰担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背鍪颈究我求会认的字,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第2课时

一、通读全文,积累词句

1弊杂啥寥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把它填写在课后的自选词语栏中。

2蓖桌之间互相交流,读一读各自所选的词语。

3卑嗉赌诮涣鳌?梢远烈欢料喙氐挠锞洌也可以说一说选择的原因,还可以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造句。

二、识字写字

1笨焖俣量挝模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会识和会写的字。

2敝该读一读要求认的生字,并组词,再简单地进行说话练习。

3敝傅际樾匆求写的生字。

(1)学习两个新的偏旁。注意“王”字旁的最后一笔的横变提,可以与“坏”字的“土”字旁进行比较,同时指导写“坏、玩”两个字。“心”字底写时要宽、扁一些,“想”由老字师写范字后,学生再练写。

(2)重点指导“家”字的书写笔顺,让学生看书先自己说说“家”的笔顺,再全班一起书空、练写。

(3)“岁、宝”两个字,可引导学生先观察书写要注意的问题,再让学生独立练写。重点指出“岁”下面的撇的起笔要与上面中间的竖对齐,都是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宝”的第一笔和下面“玉”的竖对齐,也是写在竖中线上。

(4)“哭”字的字形不好把握,要教写,提示学生要排好两个“口”字的位置和大小,下面撇的位置稍靠左,这样与右边的捺和点就对称了。

(5)学生独立书写“她、直”两个字,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