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动作,并能与音乐节奏合拍2、体验洗澡的快乐,了解洗澡的一般过程。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合作能力。二、活动准备:洗澡音乐,洗澡过程VCD,节奏图示。三、活动过程:(一)、听音乐愉快进场(二)、引出课题,大胆想象洗澡动作。1、提问引出课题,“你在家里是怎样洗澡的?”2、观看宝宝洗澡过程,提问“宝宝是怎么洗澡的”。
3、幼儿集体随音乐学宝宝洗澡,鼓励幼儿想出新的洗澡方法来。
(三)、出示节奏图示一1、请幼儿拍出基本节奏,并用身体动作尝试。2、听音乐集体练习一遍。(四)、出示节奏图示二1、请幼儿拍出基本节奏,并用身体尝试。2、请幼儿集体练习。3、听音乐练习一遍。4、请幼儿欣赏教师完整示范。5、幼儿完整练习一遍。6、请
幼儿互相洗,培养合作能力。
(五)、结束: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出场。
小班音乐宝宝不怕冷
学习活动:宝宝不怕冷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活泼、有力的情绪,会用欢快、跳跃唱法唱歌。
2. 愉快运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熟悉歌曲内容。
1. 教师做锻炼动作,请幼儿猜。(搓手、跳、跑步等)
2. 在教师语言提示下,幼儿模仿教师动作。
3. 教师与幼儿边说歌词,边做相应动作。
二. 理解歌词内容。
1. 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2. 教师用问答方式说上半句,幼儿说下半句。
3. 师幼完整朗读歌词。
三. 学唱歌曲。
1. 教师与幼儿速度较慢完整跟唱。
2.引导幼儿唱时应跳跃些。
四. 根据歌词表现动作。
1. 鼓励幼儿边唱边即兴做动作。
2. 教师注意了解幼儿表演愿望。
3.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磁带边唱边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
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在饲养角养殖小蜗牛,带领宝宝观察。
2、雷声、雨声录音磁带,《蜗牛的房子》故事磁带,录音机。
3、《蜗牛的房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课件,了解蜗牛的外形及生活特点。
1、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看,它是谁?(小蜗牛)
2、教师以蜗牛的口气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小蜗牛的身体软软的,还背着一个硬硬的贝壳,为了保护自己的,遇到敌人,藏进去。小蜗牛头上还长着两只小犄角,是为了看方向,小蜗牛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
二、播放录音,引导宝宝听听、说说。
1、教师分别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引导宝宝倾听,并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师:春天来了,小蜗牛从窝里慢慢爬出来,来到草地上,快乐的唱呀、跳呀。忽然,从天那边飞来好多好多乌黑的云彩,不一会铺满了天空。呀!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宝宝学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
三、播放课件,引导宝宝听听、看看、讲讲。
1、教师逐一播放课件,边讲边问,引导宝宝看看、讲讲故事内容。
“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轰隆隆、哗啦啦!发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动物?小蚂蚁正在做什么?”
“树上的小鸟在跟谁说话呀?说了些什么话呀?”
“小蜗牛的身体怎么不见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带宝宝玩“小蜗牛避雨”游戏。
请宝宝手膝着地模仿蜗牛自由爬行,听到教师说“轰隆隆”、“哗啦啦”时,宝宝紧缩身体,停止不动。“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游戏再次进行。
【活动延伸】
1、把故事挂图、故事磁带、幼儿用书投放在阅读区,带宝宝经常听听故事录音,说说故事里的对话。
2、在宝宝自由活动时间带说唱儿歌《小蜗牛》,感受儿歌表达的情趣。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撕彩色纸片贴在“衣服”上进行装饰,能贴满画面。
2、萌发对老师、幼儿园、同伴的“依恋”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纸的撕、贴的方法。
难点:幼儿能与同伴合作共同将画面贴满。
活动准备
1、画有人形的图画纸若干张。
2、废旧彩色图画纸若干(裁成细长条)、胶棒。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老师将一位幼儿抱到放图画纸的桌上,用笔顺着幼儿身体的轮廓在纸上画出人的形状。然后在人形上涂上胶棒。
2、示范“撕”、“贴”装饰朋友的方法。边示范边与幼儿亲热地交谈,如:×××,我给你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同时,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的“一片片”的经验,学习“一下下撕”的知识。
二、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拿一条彩色的纸,若干人围在一起进行集体贴画。
2、老师指导幼儿操作,活动中注意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的兴趣,共同完 成贴画,将画尽可能贴得丰满。
1、 提醒幼儿只要在衣服和裤子的地方贴上纸,脸和手不要贴。
2、 教育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清洁,正确使用胶棒。
三、师幼共同将画布置在墙上,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放置相应的人形画纸,供幼儿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进行操作。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活动选择的依据:
农村有着广阔的自然空间,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现象就在幼儿的周围生活之中,为幼儿所熟悉,为幼儿所好奇。虽然我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但对农村中的一切并不熟悉,走进大自然、走进农田的机会更是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结合季节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收获活动。9月、10月份结合农村棉花收获的季节,我们开展了“采摘棉花”的活动。11月、12月是农村粮食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忙着收割,我们进行了“拾稻穗”的活动,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挖红薯,挖荠菜等一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
活动内容:挖红薯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实验基地。
2、各种挖红薯的工具、小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农具挖出红薯,体验田间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2、感受与同伴共同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共同讨论挖红薯时应注意些什么?
了解一些农具的用法、名称等
2、大小自由结伴拿好小篮子来到红薯地里挖红薯。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利用各种农具挖红薯,比比哪种农具最好挖。
(2)鼓励幼儿互相合作挖出红薯。
(3)引导幼儿比较新挖出的红薯与刚才挖出的哪只大。
活动二
活动内容:拾稻穗
活动准备:
幼儿园附近刚收割完的稻田一块、小篮子若干
活动目标:
1、一起到田里拾稻穗,初步感受帮助农民伯伯的乐趣。
2、萌发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活动过程:
1、一起讨论去稻田里拾稻穗该注意些什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2、自由结伴挎着小篮子来到稻田里拾稻穗。
(1)鼓励幼儿互相比一比,谁拾的稻穗多。
(2)提醒幼儿在田中走动时小心不要被稻根拌倒。
4、给农民伯伯送稻穗。
5、今天你累不累?开心吗?为什么?
活动三
亲子活动:尝尝我们包的荠菜馄饨
活动准备:
1、每位孩子出席一位家长,带一只篮子
2、物色好附近荠菜较多的田野。
3、包馄饨用的皮、馅、调味品、筷等
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活动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做荠菜馄饨,和孩子共享劳动的成果。
2、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识别荠菜
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些荠菜及野草,通过挖荠菜让家长引导幼儿识别并掌握荠菜的特征,知道这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可用来包馄饨、做菜、烧汤。
二、挖荠菜
1、家长带领幼儿到野外挖荠菜。
2、指导家长教会幼儿识别荠菜,尝试挖荠菜的方法,比比谁家挖的荠菜最多(颁奖)。
三、包荠菜馄饨
1、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拣菜、洗菜,然后请食堂阿姨加工成荠菜肉糜馅。
2、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包馄饨。
四、品尝荠菜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