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5/08/0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

2、欣赏各类感恩的贺卡

提问:这些贺卡给你怎样的感觉?

你最喜欢上面那些图案?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3、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1)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2)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4、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5、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以画像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画人物头像,能表现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我爱妈妈--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妈妈。

请幼儿看看妈妈的照片,每个小朋友都有妈妈,看着妈妈的照片就像看见妈妈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老师和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是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引导幼儿对着妈妈的照片个别或集体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2、妈妈的画像教师出示画好的妈妈头像,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她虽然有点老了,但在我心里她是最漂亮的妈妈,我为他画了一张漂亮的画像,你们看看像吗?

通过照片和画像的对照,引导幼儿从发型、五官等局部特征进行大致的比较。

3、我为妈妈画像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爱自己的妈妈。我们来为妈妈画张像,画出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儿互相比较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发型和是否戴眼镜等处进行粗略比较。

小百科: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这一节日在中国大陆各地日益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母亲节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当然,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等礼物。从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国儿童会尝试着为母亲做饭,洗脸,化妆,演奏音乐,绘制图画,让母亲们快乐地过节。人们在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亲之外,还会以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的方式向更多的母亲回报亲情。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飞行人和直立人图片、背景图片两张、水彩笔、画纸、双面胶带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或人物。教师:“有什么,他们会飞?”幼儿“小鸟?”“小鸟它为什么会飞?”“因为有翅膀!”……“还有什么也会飞?”“奥特曼”“阿童木”……

2、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教师:“昨天晚上,我给自己画了两幅画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幼儿:“一个是飞着的,一个是站着的。”教师:“飞着的和站着的身体的部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用你们的小手指当画笔,来画画飞着的人!教师:“不行不行!我还飞不起来!帮帮我吧,帮我加上能让我飞起来的工具吧?”幼儿:“给你加翅膀!给你加竹蜻蜓!给你加魔法棒……”

3、引导幼儿观察飞行在天空时看到的事物,丰富幼儿绘画的背景。“我飞呀飞!”“看看我在哪幅里更象在天上飞?”

幼儿“有云!”“有蓝天……”

教师:“啊?这棵树怎么了?怎么这么矮?”幼儿猜……教师出示一棵完整的大树!“其实这棵树有这么大!画上只有一个树顶,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猜测房顶

教师:“我在天上飞还能看见什么?”

4、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画,我在飞!先想想你准备画你用什么方法飞上天,然后在画,你在天上看到的东西。”

5、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故事《我想飞》是《我想飞》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学内容,通过小纸人为实现自己“想飞”的心愿,而不言放弃的态度和形为来体现幼儿想飞的迫切心情。

通过对教材深入地理解,我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要飞啊?为什么想飞?”随着简单的导入,孩子们的思维被紧紧地吸引到课题上来。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敏感到这个教材的特点:写出了孩子的心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象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飞翔。因此,孩子们理解小纸人的心愿和行动。基于这样的发现,我在课中引用了第一人称进行教学,我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小纸人,当伙伴们讽刺嘲笑你时,你会怎么说?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当你飞上蓝天时,你的心情怎样……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很快地使孩子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以自己的经验理解着角色的心理变化,仿佛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当看到斌斌张天双臂,仰着头喊着:“我想飞、想飞、想飞!”时,当看到胤胤表演着一头载到地上时的情境,当鑫瑜和淼淼说着对白时,我发现,这已经不是书本上的故事,而是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在这样的教学中,书本上文本中的语言、词汇已经显得不精彩也不重要了,更多的是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组织着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抒发着情感。

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述、表演、讨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能成功,我想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把握正确。我很好地将孩子的愿望与小纸人的愿望融合在一起,直接提取了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来想象讲述小纸人的想法,用表演来再现这样的场景,让幼儿有感而说,有感而发。

2、教师的激情投入。我在引导幼儿表现小纸人时,用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表达了小纸人真切的愿望和情感,孩子们深受感染,并由此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孩子们不仅加入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教学策略的适当运用。第一人称式的讲述,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故事。只有能令孩子身在其中,深有体会,才能成功实现角色转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橘子的特征。

2、用橘子皮制作出美丽的花田。

活动准备 橘子皮,圆珠笔盖,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橘子。

- 我是一种橘黄色的水果。 我酸甜可口,果皮有点硬邦邦的。

- 果皮里面都是半月形的果肉,我是谁呢?

[展开]

1、谈谈橘子。

- 你吃过橘子吗?

- 橘子是什么味的?

- 吃橘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说说橘子的特征。

- 橘子尝起来怎么样?

(橘子有点儿甜又有点儿酸,有淡淡的香气。)

- 橘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橘子一开始是绿色的,当成熟之后就变成橘黄色了。)

- 橘子在什么地方成长?

(橘子在暖和的地方成长。)

- 橘子有什么用途?

(橘子除了可以当水果食用以外,由于它有清新的香气还被用来做香水和化妆品的原料。.)

- 像橘子一样有香气的水果还有哪些?

(橙子,柠檬,柚子,枸橘 )

3、用橘子皮装饰出庭院并研究制作材料。

- 用橘子皮怎样制作出庭院呢?

4、用活动纸中的橘子皮装饰出庭院。

① 把橘子扒开,准备好橘子皮。

② 用圆形的圆珠笔盖印在橘子皮上,做出小圆形状的橘子皮。

③ 用不同大小的圆珠笔盖可以做出不同的圆形橘子皮。

④ 用做好的橘子皮装饰出美丽的花朵。

⑤ 把做好的花朵粘在活动纸上。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装饰完的庭院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洞洞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