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025/08/05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探家的火车上,我是一口气将它读完,甚至忘了吃饭和车上的吵闹。书中那浓重的底蕴,健康向上的励志精神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深深的迷恋。路遥先生以他饱满热泪一样的情感,带给我们一个不凡的人生体验。合卷之后,一声叹息中,开始回味自我的人生,自我的价值。

那时,我正在工厂上班,感觉前途的黯淡与生活的迷茫,人究竟怎样去生活?为生存,为未来?这个问题不时的困扰着我,我不知道在工厂外的世界还有着怎样的精彩?自己总是在问,我是否就应该这样的生活下去?看了此书,一种莫名的激动袭击着我,用说电流击穿的感觉毫不为过。我感动,我嗟叹,我开始想象着外面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我似乎在困难中有了勇气,走出去,走不同于我现在的人生,这是我看过书之后的第一抉择。

一本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改变人生,可以改变你的思想。《平凡的世界》做到了,我们本应该在一种岁月中象我们父辈一样的用尽自己的一生去维系一个本已陈旧的世界。可是,偏偏这个世界给以我们召唤和梦想,于是我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道路崎岖、曲折、难行,其中的苦辣与磨难是没有走过的人所无法体验的一种心情。走出这一步,尤其困难,我们可能困苦,可能安逸,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不想虚度人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呕心之作,他近乎于一种平和的笔调,却叙述出一个平凡的世界之中普通人的崇高价值,那价值很伟大,却又很实际。很平淡,却又很激情。小说自1975年的变革之初至90年代这一中国历史转折期为背景,以一家人的生活轨迹为主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个体间的追求,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和体验。这种体验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千百万人的蹉跎岁月中。我们的人生经历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代带给我们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命运带给我们不同的色彩。这色彩丰富、浓烈,饱含着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那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小说中感知于人物的命运、悲惨,纯美的心灵与纯朴的爱情。我们不止是流泪,更多的是我们觉得在和主人公比对我们自己的人生,那人生既迷惑又充满好奇。

小说带给我们的励志精神与不同于以往的美好情怀,在心中激荡成了一种浪花,这浪花汹涌,又百转千回,时而平复,时而旋转,让我们不断的在浪花间行走,很摇动,摇动的是我们的内心,剔除着心中的不安与烦躁。

小说中更多的融入了人性中的美好情怀,这情怀既来自于我们同心的善良,又加之民族在文化上的取向,让我们在价值观与文化的内涵上更接近于内心的独白。我们在看着主人公,又在读着自己,时刻会想着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自我的人生。小说既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之体现的善恶,也没有一般的控诉和批判,而是一种“平凡”铸就的人生,那只是一个人在大时代命运下的轨迹,这轨迹时而圆润,时而分离,让我们在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根基下,以人性的根本表现着人生,这人生是令人向往。

我们当真的在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我们可曾想过,这个世界,需要人生去用激情来充斥,需要用积极来面对。生活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境遇,这境遇既让人垂怜,又让人扼腕,可是总是颓废的抱定残缺的人生,那又是多么的可悲。无论怎样,生活都在继续,我们怎样去生活?“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没有哪样更高贵,可是我们也同时面临着恐惧,这恐惧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我们不应该去怨叹这个世界的不公,在我们面前,总归有一条大河,它会去除我们的一切心灵羁绊,让我们回归至自然的本色。

《平凡的世界》笔风强健,又富于激情,既含蓄,又饱满。个人情感的叙述细致入微,情节描写与环境衬托相得益彰。人物构造既符合于现实,又赋予了理想气息,观察个体又与一般有所区别。这也许就是路遥先生自己的人生,也许就是路遥先生对于这个“恐惧”的世界最好的解读。小说中各个的人物命运都被以“美好的情感”所代替,路遥先生笔下的各个人物,无有好坏之分,都在以自己的人生在叙述着“平凡”。

以一篇难概对《平凡的世界》的情感。也正因为此书,我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那也是自己开始不平凡而又平凡的开始。不知为何?写到此处,又有一看此书的冲动和愿望。

借以此文缅怀已经逝去我们20年的伟大作家路遥先生,谢谢他带给我们的这本《平凡的世界》,让我们看不平凡的人生。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语文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我摘抄了一些好句。

“绿色,还是绿色。无边的绿色中,有时会闪过一片红或一方金黄——那是大片返青的麦田中盛开的桃花和油菜花。”这些是作者对景物或者说对环境的描写。我觉得“闪”这个词用得很好,体现了那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从这句还能读到此时作者在车上。

“那枝叶被雨水洗得油光鲜亮;成队的燕子翻飞着低掠过雾气腾腾的麦田。”我从这些句子读出了当时刚下过雨,从“翻飞”读出了燕子飞的姿势很奇特——不是保持着一个姿势飞的,从“掠过”看出燕子飞得很低。

“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这些句子也是环境描写,看出这个时候应该是冬天,在下雪。

从这些句子中我学到了一些描写环境的方法,今后我也会把这些运用到我的作文里。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会从书里看尽别人一生的故事,也在精神上走了好几生的路。这是我高中时代读完的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个人对这部书的评价非常高,因为它是我读完后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字带给人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何为珍贵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读完后时隔这么多年仍然想要借此机会分享它。

《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化过程,刻画了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深深感染了我,对于生活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和挫折同在的21世纪的我来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少了许多迷茫,多了几分面对人生苦难的勇气。

自幼懂事的孙少安,他13岁时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但是他回到双水村后没有消沉堕落,而是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久经风雨的家。他18岁的时候,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也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妹妹才能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才能勉强度日。他为了这个烂包的家,放弃了心爱的润叶,他成为了孙家的顶梁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顶梁柱,孙家才有了后来的好光景。

每次看到别人的人生时,就会反思自己的人生。自己亦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家境并不富裕。可是我却未能像少安那样体谅家人的艰辛,也未能像少安那样成为父母的骄傲,更未能像少安那样能为父母抗起一片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种种任性,不仅不曾好好体谅家庭为父母着想,反而稍有不如意不顺心就跟父母顶嘴,跟姐姐们吵闹。唯一让自己欣慰的是珍惜了读书的机会,没有因为贪玩厌学而早早步入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百舸争流的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苦难要面对,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路要走,都有所要面临的压力。好好读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这个时代要立足所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体谅和爱护自己的父母,正是因为父辈的勤劳才有了如今的好生活,我们要怀感恩之心,为从小长大的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温暖父母,让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自立自强的孙少平,他的吃苦耐劳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感触。从求学时吃最差的黑面馍馍与丙菜到为去外面闯荡忍受身体上的劳累艰辛。他身上涌现出的不惧坎坷的毅力和韧劲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觉得当代的年轻人也应当如此,尽管我们的生活条件优越了,但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品质。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发扬,具备这样的品质,才能直面人生路上的荆棘,才能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才能见到彩虹。

我佩服少平坚韧的意志,但我更敬佩他酷爱读书的精神。陪他一起度过的艰苦岁月里,是书本给予他的精神食粮。不管是在读高中的环境里,还是去黄原揽工干活的时候,亦或是到大牙湾煤矿当工人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读书,书籍成为了他最好的伴侣。读书让他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更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他生活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都想尽办法读书。而生活于现代的我们,读书的途径多又方便,我们应该感到特别幸运,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来充实自己,开阔视野,驱走浮躁,还内心一片宁静。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通过这两兄弟的生活经历,我明白了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能变成坚强。逆境曾让许多人意志消沉,丧失自己的理想,可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理解。苦难的哲学就是如果生活需要我忍受痛苦,我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我就一定能战胜苦难。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心灵史,给予我温暖和力量。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长,都在进步。世界是由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撑起来的,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执着的追求与渴望,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奋进的理由让自己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平凡的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世界也会因你而不平凡。

名著《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昨天我又看了《平凡的世界》,又有了些新的想法。

我感觉孙少平只是孙少安的一个复制品,孙少安所生活的家庭属于贫困家庭,可是在那个时代家里所要的孩子注定了不止一个,对于孙少安的辍学也只有感到无奈与同情。他要开始负担这个家,可是他又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于是路遥老先生就让少平来替代他完成。

同样我也有理由相信田晓霞也是田润叶的替代品。孙少安与田润叶可算是青梅竹马,可是随着田润叶的继续求学,孙少安的回家务农,田孙两家的生活环境的悬殊越来越大,注定了他们不能够在一起。

可是我们的作者是有感情的,于是他就新创作了两个人来替他们完成。于是孙家无论如何都要供少平读书。即使随着情节的不得已发展(谁叫他们有一个太不成器的姐夫),孙少平不得以离开学校出去做工不过作者还在想办法让他能够留在城市(得到贵人办了城市户口)。

因为他不再愿意看到孙少平和田晓霞再次因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而分开。

可是事态的发展已超出了作者的设想,孙少平和田晓霞还是不能够在一起。可是啊我们不能够在看到一个悲哀的润叶啊。田晓霞也只好在一次出人意料的车祸中出人意料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