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2025/08/07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1

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五项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关于手机管理。通过召开班会、联系家长等形式及时宣传相关的政策规定,告知家长管理好手机,尽量减少学生接触手机的时间。除了学校特殊要求必须用手机完成的安全作业等任务,坚决不给学生布置必须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对学生带手机和电话手表入校园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二关于学生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及时关注学生睡眠时间,与家长做好沟通,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程度较弱的学生作业速度很慢的,老师会特殊对待,布置简单的作业,以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

三是关于读物的管理。按照教育部下发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我们及时清查图书室、办公室、教室等处的书籍,严格按照规定管理。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和图书管理员。学生完成各项作业之后,中午时间和延时时间可以借书阅读。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数量、梯度等作出明确要求。

四关于作业方面。我们每天严格落实作业时间,作为班主任,每天不仅要负责语文学科,还要协调各科的作业时间,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各科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就提前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下午延时时间学生一半以上都能完成所有家庭作业,而且有的疑难题目学生也可以随时在老师指导下解决。个别参加社团的学生和作业速度较慢的学生也能回家后迅速完成。

五是学生体质方面。本学期每周都有三节体育课,每天上午20分钟课间操,下午延时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课,活动形式多样化,眼保健操、集体跑步,做操训练,以及跳绳打球等项目,足以使学生每天运动量达标。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2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双减,中国教育又迎来了伟大的变革。那么什么是双减政策呢?从通知来看,双减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其中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为主要抓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在全国进行“双减”政策推广。政策中还提到要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也有不同学段的限制。这样,既可以避免上学高峰期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也可以避免学生家校往返途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这样来看双减需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减轻负担,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二次消化适合学情解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通力协作,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双方成为“双减”的合作者。与同课教师一道深度参与集智备课,发挥群体大脑智慧,集智备课。备课组长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在集智研讨基础上,拿出可视化成果:单元规划表(框架),单元课时教学任务活动创意表,分课时教学设计教案。与班级任课教师一道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内在秩序感,共同助力学生习惯养成。同时与本班课任教师合作,借助班级作业协调员,控制作业总时长,彻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跨学科教师协作,积极尝试跨学科内容整合,开展拼教、拼研、项目学习等,尽而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师应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故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

“双减”要求教师放手、放权,要求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学会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要让学生潜意识跳出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感染、熏陶、培养“明生”。可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多么重要!

通知中提到“明生”的范畴,应该有这样的几层含义:明学,思维比较清晰,元认识水平较高;自律意识、自控能力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素养高。明标,对“为什么学习?学习终极目标是什么”等有深度认知。明世:责任、担当、改变世界是发自内心追求,人生价值意义非常明晰。一句话要让学生成为“双减”最直接、最大受益者。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自身的专业本领。要倾听教育外部的声音,不要自我设限,让思维发散,让认知升级,构建新的思维模型,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学习综合体,有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共同兴办教育、参予教育改革。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校外培训机构会逐步融汇于校内课后服务市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的学校既没有课外服务的专业师资,又没有课后服务中的专业课程,远比不上校外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的成熟度和专业发展水平。因而,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的推行势必会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同携手,促进教育未来的发展。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3

双减政策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老师必须努力适应新的要求。就语文来说,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方法、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的品质,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的减轻。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要减负,先得在课堂上弄明白。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改变教学形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设计、课件。同时,教研组的各位成员也要分工开发阅读教材,开出系列化的阅读导读课,配套的背诵、习字练习,这样面向全体的规范化、个性化、配套化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课堂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语文学科的作业总是机械性抄写的多,作为语文老师,要在充分调研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教学,带领学生提前预习,紧扣教学目标,课堂抓能力训练,扎实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课后能轻轻松松地做作业。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先复习,再写作业,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每级教师要集体研讨作业布置。不要杜绝无效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课后服务巩固时能够精准的练习,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学生也就不会觉得作业难、作业多了。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律、高效的意识。我们将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在校自觉自律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同时也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校快乐学习,在家快乐成长。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篇4

“双减”政策落地一段时间了,教育部门与大众家长也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我本人感觉应该是利大于弊。

首先,现在孩子虽然生活条件比之前的优渥,但是,要学习的课程太多,这使得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也是压力山大,以致繁多枯燥的作业,让孩子丢失了天性,长期的学习、背诵等等,使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目光呆滞,不灵光,最后,孩子在高压或者是半威胁的状态下敷衍学习,结果却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我们教育部门及家长理想的心愿。

其次,纵观古今中外,很多对人类进步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文学巨匠等,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甚至离经叛道,做着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并不是我们口中说的乖宝宝。所以,双减政策能够实施,就会释放孩子天性,不同程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外,发现自己特长,扬长避短,让孩子在爱好与兴趣的影响下,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当然,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为家长,也不能盲目的说好,一味的迎合,毕竟,知识都是积累起来的,特别语文、英文等功课都需要博闻强记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及学校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内,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案,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及我们家长共同努力。

作为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同时,更希望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在物流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术在工作生存、在教育孩子、在想办法改善生活,往往也是心力憔悴。

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不能及时的辅导作业,如今,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多陪孩子学习、参加户外活动,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使孩子在学习的同时,早点认识社会,早点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充满热情与正能量,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培养孩子,就是培养祖国的未来,也是培养我们的未来,任重而道远,双减政策的落地,虽然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单凡事都有双面性的,另一方面,对于自律不好的孩子,容易产生惰性,这需要老师与家长都负起责任,认真监管、监督,鞠躬尽瘁,让国家的下一代茁壮成长,使祖国的明天繁花似锦,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