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火烧云教案

2025/08/0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火烧云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火烧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观察的方法。

2、学习动静结合的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

CAI课件(火烧云的录像、重点段句的文字)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烧云》。大家把书打开翻到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明确什么是火烧云

1 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 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 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 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火烧云动感)

(3) 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3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二)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1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 全班交流。

(1颜色·2形状)

过渡: 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 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三 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 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 用“——”和“ ”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

(3)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a 五颜六色 b 变幻无常。在“一会儿”和颜色词下面标注)

4 从火烧云颜色一多一快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 观看录像,感受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丰富。(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录像。)

6 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7 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等形式的颜色词说其他颜色词。)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自由练说——点生上台说)

(二) 引导学生学法。(课件依次出现“1、读段,整体感知·2、讨论,理解特点·3、精 读, 体会写法,·4品读,感受美景)

(三) 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何特点?2、用“——”和“”标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或词。3、你喜欢哪种形状的火烧云?为什么?

2 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 全班交流。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说。)

(学生说一个形状时,课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写法。

(1) 进行四、五、六自然段的引读练习

(2) 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

(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5 仿说段的练习

(1) 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

(2) 点生上台说。

四、 感情朗读,课文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六自然段。

2 学会观察,注重写法,积累词汇,把语文学好,把文章写好。

板书设计

颜色 变化多

火烧云

形状 变化快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万英

火烧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生字。能

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

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

静、必须、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

借助挂图,让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文章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

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后,与同学交流。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

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

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部分。

(1)、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

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3)、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

(1)、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

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2)、佳句欣赏。

(3)、指导朗读。

(4)、积累运用。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学生出示自己画的、收集到的火烧云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美丽的火烧云。

四、作业

课后摘抄好词佳句。

火烧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

板书:

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

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板书:

变化

1、默读第二段,思考:

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

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⑴ 听录音。

(观察图片)

⑵ 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

多快

⑶ 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

(指名圈出)

出示:

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 ______ ______ ______

茄子紫 ______ ______ 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⑷ 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

(一会儿一会儿)

⑸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

(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⑹ 指导朗读。

(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

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⑴ 指名读,思考:

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

板书:

狗、马、狮子

⑵ 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① 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② 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⑶ 自学第4、5自然段。

⑷ 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⑸ 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

板书:

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设计】

上来了

颜色 多 快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快

下来了

【评析】

本课的教案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火烧云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

2课文第二部分,先后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快和多。两层意思叙述的结构十分相似,十分适宜于作"按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落实单元训练目标。

3课文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主要写火烧云出现时霞光的颜色。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写火烧云的情景、火烧云消退时天空中的变化和观看火烧云的人们的心情。作者把多彩多姿的火烧云写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2学会4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来描写景折的表达方法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火烧云特点的有关段落,把课文有关提纲补充完整,按提纲背诵第3-6自然段。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照样子写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让学生平时注决心书观察太阳落山前后的天空景色。备词语卡片、小黑板或投仪等。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在理清课文脉络前提下,按火烧运的出现、变化和消退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板书课题:20火烧云)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所得说说什么是火烧云?(日出或日落,天空中出现的红色云霞)火烧云的景象如何?答后教师指出,我们学习这课文就要懂得火烧云的特点……列提纲背诵课文。

2.初读课文,提着问题自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的词语及自己不懂的其他词语。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檀(tán)(tòng)恍(huǎng)惚(hū)注意几点:①读准字音。前三个生字,第一个是前鼻音,后两个是后鼻音;②注意字形复杂易写错字。:"檀"的左下半是"旦"不是"且","彤"的左半部别多写一点,"恍"是左右结构,别写成"晃"。

(3)检查词语自学情况。以"读读写写"中的9个词语为主。(要注意让学生运用查字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紫檀色:紫檀木,色紫色;红彤彤:形容很红;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色彩,鲜明耀眼,百合花:像百合那样的色彩(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

(4)指名读课文,重点是发音准,不尜字,不读破句,读得通,明白。

3.自由读课文,按"火烧云出现、变化和消退"的秩序给课文分段。

(1)同桌议论。

(2)指名说分段,说出理由。(第1、2自然段/第3-6自然段/第7自然段)

4.作业。

(1)抄写词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各一遍。作业本第2题。

(2)作业本第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一-三段。。重点为第二段。

2.熟读课文,积累词句,完成作业。

3.初步领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思考:作者没有写霞光,那么,是通过描写哪些事物来写霞光的色彩的?(教师在学生自学进巡视指点)

(2)学生思考后汇报,教师听后板书:

小孩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红的

红公鸡金的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

小白猪小金猪

老头儿--金胡子

(3)师生这段话:主要与了火烧云上来时光的色彩(它表达特点是通过在光的映照下、人和动物色彩来写的)

(4)齐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第3-6段)。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先写色彩和形状两方面。)

(2)现在我们先学习火烧云色彩变化的第3自然段。

①请默读,用"--"划出表示变化的词语,用""划出表示变化色彩多的词语。

②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读书划下的词语归纳出4种不同结构的词语。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说。

金灿灿(第一个字表色彩,以下两个字是叠词)

玫瑰红(前一个词表示一种东西,后一字表色彩)

咖啡色(前面一个词是一种东西的名称,后面一个"色"字)

半青半红(一、三两字为半字,二、四两字是表色彩的字)

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四种表色彩的词的结构,照样子说几个词语。(注意必须通过师生的共同评议,得出正确答案,发现错误必须纠正,因为这一点是教学难点)。

(3)默读课文4、5、6自然段,(火烧云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静态变化像什么动物,动态变化如何变的?)划出有关词语。

①学生发言。("静态变化: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动态变化如何变的:那马大起来……一条马尾巴不见了……)师生评议。

②学生读读这一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后,师生:这一段写火烧云的色彩和形状的变化。

3.学习第三段(第自然段)。

(1)先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一段按什么写的?学生回答,获得正确认识(恍恍惚惚看不清了下去了)。

(2)孩子们兴头正高,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他们的心情如何,课文里是如何写的?

学生找出后,让他们体会中孩子的感情。"沉静一会儿再看"--还想再看;"可是"偏偏--十分"留恋"、"惋惜""的感情读第三段。

4.作业:本3、5、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听写字、词。(以"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为主。)

2.熟读课文,感觉火烧云的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把课文所列的提纲补充完整,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按看拼音写词语的方法写"读读写写"中的9个词语。

2.熟读课文,巩固地掌握主要内容。(读读课文,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再说说每段课文写什么。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3.按课后练习2的要求,完成背第3-6自然段课文的任务。

(1)学生想,填。(把提纲补充完整。)

(2)学生说,教师出示投影:

色彩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

变化多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这些色彩都有,还有些色彩见也没见过

形状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也跪着的

变化狗:十分凶猛,在前边跑着,后边似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狮子:跟门前的大右头狮子一模一样。

(3)按提纲背诵第3-6自然段。

①学生各自读提纲,自行试背课文。

②同桌间相互背。

③指名背,师生评议。

④各自背诵,教师指点。

⑤齐背课文。

4.作业:作业本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