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 篇1
仿生学大家都听说过吧。没错,仿生学就是仿照生物和植物发明新物品或建筑物的一门学科。仿生学是用来造福人类的。今年暑假我就看了一本关于仿生学的好书,名字叫《自然的暗示仿生学》。
这本书主要讲了仿生学小史、仿生之问、理想材料和仿生机器学。这几个章节讲的都是仿生学,大到上天入地,小到玩具布衣,处处都用到了仿生学,也就是说:仿生学无处不在。
仿生学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学科,虽然我对仿生学研究对象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仿生学实际运用原理我却知之甚少。以前,我认识飞机,也见过昆虫,但我却不知道发明飞机是借鉴了昆虫哪方面原理;以前,我看到有些建筑物形似鸟蛋,但我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建筑设计要采用鸟蛋的外形。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内容让我认识到荷叶也有精巧的微观结构,蜜蜂也是搭建建筑的艺术家,科研工作者也会有令人惊叹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这本书不但让我了解到人类如何向大自然学习,而且它对我了解仿生学有积极帮助,也让我的视野更加广阔。我也明白了,我们要保护环境,我们人类的智慧来源于自然,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 篇2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我很受启发。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发现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多重发明都源于仿生思维。生物在经过自然界物竞天择、自然淘汰后,自身的结构形状、生活行为等方面趋于完善,这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一种启示。人们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师,创造了许多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潜艇的发明来自人们对鱼类的模仿,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绒,抗撕断裂降落伞与临时吊桥用的高强度缆索就是仿照蜘蛛丝的原理制作的,响尾蛇导弹等就是科学家模仿蛇的“热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着一种似照相机装置的天然红外线感知能力的原理,研制开发出来现代武器,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的反冲原理……这些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科学家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很多东西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所以我认为世界上每一个动植物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大自然带来得更多东西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 篇3
自然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科学家将生物多年进化的结果作为参考,使人类在各行各业都有奇特而精彩的发明和研究。
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苍蝇了。虽然苍蝇让人们感到讨厌,但是我们能从它身上学到一些知识。苍蝇的飞行本领技术一流,不论是垂直上升、下降,还是极速掉头又或者是在空中悬停等“特技动作”对它来说都是轻而易举。
如果苍蝇要极速掉头时,它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呢?原来是苍蝇的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每当苍蝇飞行时,平衡棒会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震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使苍蝇身体保持平衡。科学家们根据此原理发明出了震动陀螺仪,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大大的提升了安全。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蝙蝠。人类靠蝙蝠发明了雷达,蝙蝠的嘴相当于雷达的天线,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就是雷达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是根据蝙蝠的耳朵发明的。蝙蝠的超声波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飞行更安全。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仿生学的例子:根据水母研究出水母耳风暴预测仪;根据萤火虫发明出人工冷光;根据龙虾创造出气味探测仪;根据壁虎脚趾制造出了粘性录音带……
《自然的暗示——仿生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自然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我们要反复、仔细、认真的观察,你就会发现它细小的动作和变化,然后运用我们灵活的大脑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了,我要多观察思考,早日创造自己的仿生新发明!
读《自然的暗示—仿生学》有感 篇4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叫作《自然的暗示仿生学》的书,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根据大自然中的动物或者植物的一些特征进行模仿创造出来的。
锯子大家都见过吧,你知道锯子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嘛?从这本书中我才知道原来锯子是模仿大自然中的茅草创造出来的。相传,鲁班接受了建造宫殿的任务,需要许多木材,于是鲁班就带领徒弟们用斧头去伐木,可是费了好大劲,木材却远远不够,鲁班十分着急,就在他伐木时,手指被一束茅草割破流血了,鲁班心想为什么小小茅草这么锋利呢?鲁班陷入沉思,他拔起一些茅草仔细观察:发现茅草的叶子边缘有许多锋利的小齿,他拿起茅草在手背上轻轻一划,竟然又划出一道伤口,突然鲁班有灵感了,就这样锯子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啦。像这样的模仿发明还有很多很多,仿照蜻蜓我们创造出了直升机;仿照蝴蝶的`翅膀会在阳光下变换颜色的原理,我们创造出人造卫星的温控系统;台湾的101大厦是仿照竹子的外形和中空原理建造的.....
是呀,联想到我们的历史和生活实际,很多事情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成功的开始,模仿也是创新的源头。
伟大领袖毛爷爷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毛爷爷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临摹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比如王羲之、欧阳询等,正是因为他不断模仿、临摹名家作品,吸取别人的长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掘出自身的书法风格,这些基础造就了他后来大气磅礴、挥洒自如而又别具一格的“毛体”字,令世人叹为观止。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的城市合肥也是吸取其他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再模仿实践,依托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一步步探索,一次次创新,从而走出了一条以科技立城、兴城的道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创新高地,大湖名城。正如这本书序言里说的那样,国之创者,合肥争先;科之魅者,合肥尽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给我们前进的黑暗道路上照进一束亮光,让我们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模仿能激发出创造和创新,让我们开辟出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