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气球上的五星期》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气球上的五星期》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气球上的五星期》有感 篇1
寒假里,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有《金银岛》《八十天环游地球》《隋唐演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要数《气球上的五个星期》这本书了。
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一部经典科幻小说,主要讲了费格森博士带着朋友肯尼迪和仆人乔乘坐热气球“维多利亚号”从桑给巴尔岛出发,经过了五个星期艰难而又惊险的历程,终于完成了跨越非洲大陆的探险任务。
主人公费格森不仅是一个遇事冷静、知识渊博的博士,也是一个机智勇敢、无所畏惧的探险家。他的科学探险精神最让我佩服。记得 有一次,他们处在三千米高的天空,那里的空气非常稀薄,费格森博士在精神状态不佳、呼吸困难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把群山的状貌精确地画了下来。读到这里,一股敬佩之情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我不由得感叹道:费格森真不愧为博士,他对科学研究是多么执着啊!
这次旅行虽然充满了惊险,但也不乏乐趣。先说神枪手肯尼迪吧,他的 枪 法可是名不虚传。在探险途中没有食物充饥时,他成功猎获了羚羊等动物。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他们喝着啤酒,吃着香喷喷的烤羊腿、烤象肉、烧鹧鸪,这是多么有趣的探险之旅啊!还有聪明的乔,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急中生智。在“维多利亚号”吊篮即将撞到高山上的岩石时,勇敢的乔跳出了吊篮,他手抓吊篮底部,脚踩岩石,用力推吊篮,当吊篮移动到岩石的另一面边沿时,他抓住吊篮的绳子,用力往上爬,纵身跳进了吊篮,从而化险为夷 !费格森博士激动地抱住了乔。看到这里,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由衷地为乔喝彩!
这部小说语言清新,情节扣人心弦,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沉浸在阅读中,我的心随着他们曲折、惊险的历程不由得上下起伏:当读到他们遭遇恶劣的冰雹天气时,我不禁为“维多利亚号”捏了一把汗;当读到他们战胜了凶猛的狒狒和非洲大象,又运用智慧与野蛮的`土人周旋并顺利脱险时,我不由得欢呼起来。
读着这本书,我心驰神往,我多么想和费格森博士一起乘坐“维多利亚号”去穿越神秘的非洲大陆,用亲身经历来写一部“波波探险记”啊! 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赶紧一睹为快吧,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收获到许多快乐的。
指导老师点评:读了《气球上的五个星期》这本书,感觉小作者非常佩服费格森博士的科研精神,想和费格森博士一起乘坐“维多利亚号”去探险。看了这篇文章,我们感到《气球上的五个星期》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想马上找来读一读!
读《气球上的五星期》有感 篇2
这周我读了《气球上的五星期》这本书,这本书是儒勒·凡尔纳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这是一本能带我们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的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19世纪上半叶,许多探险家、地理学家、旅行家虽然对非洲进行了艰难的探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地图,却始终无法探明东经14°与33°之间的非洲地区;此时,英国旅行家塞缪尔·弗格森决定核实前人探险的成果,对非洲这个地区进行考察。虽然遭到众人的怀疑,他还是同他的朋友肯尼迪和他的仆人乔从非洲的桑给巴尔出发,乘坐他自行设计的氢气球,向北一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法国驻塞内加尔河的属地,从而完成了前人未竟的事业,打破了众人的猜测和疑惑。
书中对非洲大陆的风景描写十分生动细腻,高山大海、沼泽洼地、沙漠河流,还有火山等热带地貌在小说中全部都有所描写;猴面包树、无花果树、金合欢树、罗望子树等热带植物更是千奇百怪;大象、河马、鳄鱼、秃鹫、豹子、鬣狗等热带动物应有尽有,还有与野人、猴子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都不禁使人产生去非洲冒险的冲动。氢气球是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也用它来当做探险的工具,更有趣的是,作者连气球的复杂结构也通过主人公详细地告诉了我们,可见作者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书中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关怀:三位旅行家曾经不顾生命危险救了一位法国传教士;当气球快要坠入乍得湖的时候,为了让气球再次升起来,乔奋不顾身地跳入湖中,挽救了两位同伴的性命;而当乔在撒哈拉大沙漠逃命的时候,肯尼迪的一枪也将乔从野蛮民族那里挽救了回来。这种互爱互助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和发扬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本书带我游历了神秘的非洲大陆,让我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学到了有趣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人与人之间要互爱互助,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读《气球上的五星期》有感 篇3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读完了法国凡卡纳乌的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这本书写得是弗格森博士和他的两个伙伴乘坐热气球横穿非洲大陆的探险故事。书中那曲折故事情节让人拍手叫好。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非洲的风情,大陆的富饶和景色的美丽,也不是粉红色的河马,强壮的非洲象,而是探险家们团结一致,舍己为人的精神力量。
我清楚的记着,书中的乔,是一个忠诚的小伙子。他身体素质好,更重要的是他具备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热气球即将坠入乍得湖的千钧一发之际,是他,义无反顾地跳下热气球,落入了乍得湖,牺牲了自己,同时也拯救了弗格森博士和他的同伴。这个片段使我感动不已。我往下读,当“乔跳进湖里后钻出水面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仰脸朝天上望”这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后,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乔,在坠入乍得湖里自身的生死难保之际还不忘关心他人,心里还惦记着博士和他的同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太可贵了。没有乔的牺牲,哪能有博士的得救,哪能有博士的这次探险成功。
这又使我不禁又想起了蚂蚁家族逃离火海的的方法。他们那抱一团滚动的火海,最外层的蚂蚁一定会被烧焦,如果没有最外层蚂蚁的牺牲,恐怕所有的蚂蚁都会葬生在大火中。无论是最外层蚂蚁的牺牲,还是乔的牺牲,折射出的不都是舍已为人的纯洁品质吗?这种团结一致、互爱互动舍已为人的精神在当今个性张扬的时代是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学习和发扬的。乍得湖上危急时刻乔那奋不顾身的一跃,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了永恒,就像一轮太阳,照耀我成长。
读《气球上的五星期》有感 篇4
这一周,我读了一本叫《气球上的五星期》的科幻小说。它的作者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儒尔·凡尔纳。他在40年的时间里创作了上百篇小说。最著名的就是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80天环游地球》你一定听说过吧,还拍成过电影呢,这也是凡尔纳的作品。
气球上的五星期创作完成后,凡尔纳先后给16家出版社投稿,但是没有一位编辑欣赏他的作品。他愤怒之极,奋力将书稿投入火中,但被妻子及时抢救了出来。书稿投到第十七家出版社才被接受,欣赏此书的编辑名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并与他结下了终生友谊。这部小说充分展现了凡尔纳高超的写作技巧,收集资料的非凡能力和极其丰富的知识。
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为了核实前人的探险成果和飞越非洲无人区——撒哈拉沙漠,博士塞缪尔·弗格森驾驶他精心设计的氢气球与朋友理查德·肯尼迪(迪克)和他的仆人约瑟夫·威尔逊(乔)横跨东经14度与33度之间的非洲地区。一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终抵达了法国领地,完成了这次伟大的空中之旅。
书中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危难时刻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三人驾驶着氢气球准备飞越一座山脉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氢气球由于升力不足,在飞越平坦的山顶时,一块巨石矗立在前面。氢气球只能飞越或撞上巨石。如果撞上巨石,后果不堪设想。氢气球肯定会损坏。人即使不摔死撞,也会被困在山顶饿死冻死。但是要想飞越巨石谈何容易,升力不可能再增加了,只能靠减轻负重使气球上升。可吊篮里一切物品都扔掉了,包括水和食品。为了他人的安全,仆人乔在这个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对主人的忠心和舍已为人的精神,纵身跳到了山顶上。气球安全地飞越了巨石。博士当然也不会弃乔于不顾,他及时地抛下了软梯,把乔营救了上来。
书中也体现了三位旅行家非凡的聪明才智。旅游要结束时,氢气泄露得所剩无几,把喷嘴开到最大也只能勉强维持气球的高度,但是在低空的气球也还被残忍的塔里巴人追逐着。到了最后,吊篮里所有物品都扔光了,但气球还是降落到了地面。气球象皮球一样在地上不停地跳跃,每次跳跃间隔都有一英里,但是博士塞缪尔想出了一个办法:三位旅行家钻到了气球里边,把吊篮扔了下去,气球一蹦就是三百尺,正好赶上了一股强风,以极快的速度向法国的领地塞内加尔河飞去。可是,气球还是降落到了地面,在地上弹跳起来,最后挂在了猴面包树的树枝上,没有飞过塞内加尔河。此时追逐者却越来越近了,但博士依然没有放弃。他们把河边的干草堆在了气球下方,将干草燃烧时产生的热气为气球充气,终于飞过了塞内加尔河,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旅行。
整本书读完,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依然沉浸在探险旅程中,仿佛我就是塞缪尔博士,刚刚完成这次充满挑战的空中之旅。真的要感谢凡尔纳和他的妻子,也许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今天的《气球上的五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