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

2025/08/1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一定都看过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吧!你们喜欢看吗?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2、播放舞蹈节目视频。

二、引导回忆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都看到了很多优美的动作。现在老师要求你们以小组的形式,在小组里模仿一下,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模仿表演舞蹈动作。

3、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同学都表演的不错,哪组先来给我们学学刚才的舞蹈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听到音乐声,老师会邀请其中两个组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跳,大家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一停,你们就摆出最漂亮的动作,其他小组的同学观察他们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用你们的'铅笔快速的画下来。

2、播放音乐,师生跳舞。

3、(音乐停止)好!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你喜欢谁的动作呢,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4、展示若干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画的都不错,老师觉得好象少了什么,你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赏析评述

1、展示课本中的学生作业、

师: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有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有舞台!有观众………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我们也用上这些,让你画的舞蹈也快乐起来!

2、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教师巡视指导,展评交流。

六、教师小结,结束教学。

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

师:今天,大家不仅仅学会了画跳舞的人,以后你们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像今天一样把它记下来,画下来。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 篇2

一、训练目标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一批老队员,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我结合我们舞蹈对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

三、训练步骤

1、经过选拔组建舞蹈小队,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舞蹈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唿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四、基本功训练内容

手、头颈、胯、胸肩、腰、腿等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后背挺直的练习、伸腿练习、压腿练习、胯膝屈伸、踢腿组合、背肌和腰肌的练习、腹肌的练习。腿的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吸腿、压胯。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活动后重点排练六一节目。

五、训练时间

每周三下午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性质。

2、结合已学过的舞步,创编各种拍球动作,合拍地表现拍球活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试着用不同方法拍球。

2、皮球一个、《拍球》音乐。

活动过程:

1、感受《拍球》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请你们听一段音乐,听完说一说,这首乐曲像你们在玩什么?播放乐曲录音,请幼儿安静倾听。

2、回忆、再现游戏中的拍球动作。

——平时你们都会拍球,谁愿意到前边拍一拍?

——你还会怎样拍?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拍球动作,如转圈拍球,手拍球同时双腿交替跨球、抛接球等。

3、引导幼儿尝试用已熟悉的舞步与拍球动作结合,自由、合拍地舞蹈。

4、请幼儿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自由地舞蹈。

教学反思

1、通过以上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过程中学到的远远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难,自己会思考

2、在过程中幼儿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这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冷静思考,充分展现我们的想像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对于这一节课达到的效果很好,虽然有一些幼儿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很认真,用心。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法。

4、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幼儿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从一边引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杋风顺,生活中的一点困难并非一定是坏事,至少给了我们经验,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如果能从困难中获得灵感,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的潜能,那么就有可能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引导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困难并不可怕,就看怎么去面对。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合拍地跳舞,体会团体舞中找朋友及跳舞动作的交替规律。

2、迁移已有经验,替换舞步,学习创编两人跳舞的对称动作。

3、体验与同伴一齐跳舞的愉快心境。

活动准备:

《欢乐舞》音乐、手腕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体验A段舞步规律。(4A)

T:“宝贝们,伸出你的小手,抬抬你的小脚,让我们听听音乐、跳跳舞吧!”(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

1、教师喊节奏,幼儿按规律跳A段舞蹈。

2、幼儿在口令结束后能找点站立。

T:此刻请你们每人找个点站好,小手拍起来。

(音乐停)4、感受双圆队形,分清里圈和外圈。

(1)T:“看看,我们此刻变成什么形状了?”

(2)T:“你是站在外面的圆上还是里面的圆上?外面的圆叫外圈,里面的圆叫里圈。”

3、讨论如何移点。

(1)T:“宝贝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我们里外两个圆圈都转动起来呢?”

探索出每名幼儿沿着一个方向,往前走一个点,让我们的圆圈转动起来。

T:“对呀,只要每个小朋友沿着一个方向,往前走一个点,让我们的圆圈就会转动起来。我们一齐试一试。”

(2)教师示范一次移点的方法。

T:“看教师是怎样边跳边让圆圈转动的?”

(3)幼儿原地练习。

T:“请你们在原地练习一下。”

二、感受《欢乐舞》音乐旋律,按规律跳A段舞蹈。

1、幼儿跟着音乐一个人跳A段舞蹈。

T:“我看你们都跳得很开心,让我们一齐跳段欢乐舞,好吗?注意:往前跳四步,到你前面一个点站好。”(2A)

2、两两结伴跳舞

T:“我发现你们每次都是和同一个朋友跳舞,你们想不想和别的`好朋友一齐跳啊?那我们能够怎样办呢?

T:“恩,外圈的小朋友往前跳一个点,里圈的小朋友不要动,在原地跳,这样就能够和别的小朋友跳舞。我们试一试。”(4A)

三、B段舞蹈“蝴蝶找花”

1、幼儿欣赏B段音乐,自由说说自我的情感体验和动作体现。

T:“我们累了,让我们在点上坐下,休息一会。听,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样?”(2B)

T:“这是蝴蝶和小花在做拍手游戏呢,他们会怎样做游戏?”

2、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归纳、提升出B段舞蹈“蝴蝶找花”

T:“让我们变成美丽的蝴蝶和花,一齐做拍手游戏吧。”

“外圈的小朋友做蝴蝶,里圈的小朋友做花。”(4B)

四、讨论如何交换舞伴。

1、T:“小蝴蝶们,前面还有许多漂亮的花儿呢,你们想找其他的花儿做朋友吗?那小蝴蝶往前飞,小花要不要动?”

讨论出蝴蝶往前飞一个点,花儿原地不动点头等待新朋友。

2、听完整音乐,练习交换朋友。(4AB)

五、学习创编动作。

“蝴蝶和小花除了做拍手游戏,还会做什么游戏?”让我们一齐来试一试。(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