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 篇1
【教学背景】
情绪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学生的情绪丰富而强烈,他们情绪的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因此使他们认识情绪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有效的调控方法,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能力目标:认识“情绪ABC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自己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情绪ABC理论”。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学方法】
游戏活动
情景表演
讨论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活动需要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快乐拍手歌》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齐唱快乐拍手歌,拍手、跺脚、揉肩来感受快乐,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题。
二、学生活动
1、情景表演
请四个同学表演不同的情绪:喜、怒、哀、惧。要求同学们不能用语言,借
助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请其他同学来猜讲台上同学表演的是哪种情绪。
2、讨论分析通过鞋厂职工小王和小李的案例来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
通过上述事例,促成学生得出“情绪ABC理论”。
教师总结:A(诱发事件)→ B(信念或想法)→ C(情绪与行为反应)
由此可见:事件A是间接原因,而B是更直接的起因,一个人的想法直接决定其情绪。
3、七嘴八舌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事例,运用“情绪ABC理论”来分析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自己不良情绪原因的能力。
4、阅读故事
阅读三个小故事,了解情绪对我们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控制调节情绪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并帮助学生获得三个领悟.
领悟一: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领悟二:不良情绪危害大
领悟三:情绪必须要调节
5、快乐钥匙
当我不开心的时候我会……
“你有什么高招来调节情绪?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妙招。
教师归纳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PPT图片显示。
三、分享收获,总结本课
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这节课的收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观点。
教师总结: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你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情绪作为主题,采取故事阅读、游戏体验,小组讨论和分享感受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认知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并且让学生掌握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从而避免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2、由于活动设计以小组讨论为主,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够全面。时间的限制
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以后课程设计安排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情绪分类,掌握至少三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提升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增强自我认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对情绪挑战。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情绪图表、情绪调节策略介绍、案例分析等)
情绪卡片(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各若干)
小组讨论记录纸
角色扮演剧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情绪天气预报”。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情绪图表,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天气预报员,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今天的“情绪天气”,并简单说明原因。
目的: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情绪管理的主题。
二、新知讲授(15分钟)
情绪分类:介绍基本情绪分类(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厌恶等),通过多媒体展示情绪图片,让学生识别并归类。
情绪的影响:简述情绪对个人行为、学习、人际关系的影响,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三、小组活动(20分钟)
活动一:“情绪接力赛”。分组进行,每组学生轮流抽取情绪卡片,并用肢体语言或简短语句表达该情绪,下一位学生需先猜测情绪并模仿,再添加自己的情绪表达,以此类推。
目的:增强学生的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促进团队合作。
活动二:“情绪调节策略讨论”。小组讨论并列举至少三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积极思维、运动等),每组选代表分享,教师补充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0分钟)
案例:播放或讲述一个关于学生面对考试压力、朋友误会等情境下如何有效管理情绪的故事。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情绪变化、采取的策略及其效果,讨论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
五、角色扮演(15分钟)
准备:分发角色扮演剧本,剧本围绕校园生活场景,如与老师沟通不畅、同学间的误会等,要求学生准备情绪表达与解决冲突的对话。
表演:每组选择或自创一个场景进行表演,其他组作为观众观察并思考情绪管理的.应用。
反馈: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给予正面反馈,同时指出可改进之处,强调情绪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情绪管理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作业:记录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及采取的调节策略,下周课堂上分享一次成功的情绪管理经历。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特别是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的参与度与效果,以便在后续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情绪认知,掌握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及其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压力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压力、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
2. 难点:将应对压力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游戏体验法。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一些与压力相关的案例。
3. 准备一些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1)游戏导入:“气球与压力”游戏。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气球,让学生将气球吹起来,感受气球在不同大小状态下的压力。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存在和影响。
(2)提问:在生活中,你感受到过压力吗?压力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2. 认识压力(10 分钟)
(1)展示一些与压力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讨论压力的来源和表现。
(2)教师总结: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来自学习、家庭、社交等各个方面。压力可以表现为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也可以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
3. 压力的影响(10 分钟)
(1)小组讨论:压力对我们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过度的压力会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4. 应对压力的方法(20 分钟)
(1)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学生应对压力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分析他们采用了哪些方法。
(2)教师总结应对压力的'方法: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视压力,把压力看作是成长的机会。
合理安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拖延。
寻求支持: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自己的压力,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放松身心:通过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5. 实践活动(10 分钟)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应对压力的计划。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应对压力计划。
6. 总结(5 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正确面对压力。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应对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压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但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计划不够具体和可行,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今后应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懂得自我调控;
2、将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适当的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二、教学重点: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以及调控措施。
三、难点:
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
四、课堂类型:
心理活动课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一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困境,无数成功者告诉我们:面对困境只有用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才有可能战胜困境,走向成功。我们的学生也同样,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面临着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困境”。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去应对这些困境,那就可能会长时间身陷困境中,对其学习、交往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困境调节情绪,显得非常重要。
(1)、讨论
a在纸上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做出评价
b归纳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的特征,联系自己本身以及如何改进。
七种消极情绪:
1.恐惧
2.仇恨
3.愤怒
4.贪婪
5.嫉妒
6.报复
7.迷信
七种积极情绪:
1.爱
2.感恩
3.希望
4.信心
5.同情
6.乐观
7.忠诚
(2)同学们,14种情绪在左右着你的成功!你是情绪的奴隶还是情绪的主人让我们一起做一份心理测试。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3)看图片,思考情绪的调节
(4)讨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你有以下的感觉吗:
自我安全感;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5)探讨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了解自己的极限
6、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7、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8、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9、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0、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1、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2、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6)看几则真实事例,谈从中受到的启发。做游戏,夸赞对方。
(7)总结
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能背下来。通过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罗伯特安东尼
教师:集中注意于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是一种积极暗示,有利于成功。比如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时,如果看见路上有一块砖,常常会眼睛盯着砖,心里想着千万别撞上去,结果往往就会撞上去。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砖头以外的路上,心里想着一定要骑到没有砖的路上,结果大多不会撞到砖上去。这就是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的不同作用,罗伯特•安东尼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积极暗示。
学生:这段话说得虽然有道理,但也不能忽视缺点。在注意优点时,不能忘记克服缺点。
教师:在培养优点时确实需要克服很多以往的不良习惯。请同学们双手交叉,看看自己是左手的拇指在上还是右手的拇指在上。然后请同学们用相反的方式交叉双手,大家有什么感觉?
学生:别扭。
教师:要改变一个如此小的习惯动作都感到困难,要克服缺点、消除自卑、培养自信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多天的努力
让我们自己为自己喝彩!
让我们大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
(8)课后作业
有哪些秘方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将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