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诚信互助演讲稿

2025/08/18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诚信互助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诚信互助演讲稿 篇1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日我演讲的标题是——诚信伴我行。什么是诚信?诗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名贵的许诺,是无价的财富;爷爷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变节的人生契约;我说诚信是两根小指拉钩后的百年不变,千年不悔。

作为小学生的咱们诚信了吗?你或许要安慰自己说,诚信是大人的事,咱们还没有长大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你在考场上冷静地抄着同方的`试卷时,你诚信了吗?当你把果皮扔到洁净的操场时,你诚信了吗?当你告知教师患病了却躲在外面游玩时,你诚信了吗?当你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结时,你诚信了吗?当你对老一辈或教师吆三喝四时,你诚信了吗?……咱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诚信!

你必定对自己很绝望!其实,没有关系,人的生长中不行能没有缺陷,也不行能不犯过错,这并不行怕,可怕的是确定过错。你还来得及做一个诚笃守信的人,因为知错能改是最大的诚信!还等什么,从今日开始,做一个诚笃守信的人吧!

同学们,让诚信伴咱们翱翔吧,因为诚信是清晨窗前一缕温暖的阳光,是耳畔吟唱的小鸟的清啼,是冰冷时身边红红的炉火,是国泰民安下头顶的一片绿荫!

我坚信,有了诚信,咱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谢谢咱们,我的撒谎结束!

诚信互助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穿越历史丛林,顺亘古历史长河回溯,我们来到孔圣人讲学的地方。一位弟子正在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治国者需要做到三点:一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二要“足兵”,有足够的军队;三则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又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最后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知,在孔子看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国如此,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我对诚信有一个理解:所谓诚者,真实自然,诚实为人也;所谓信者,对人有信用而受人信任也。

诚信于人于家于集体于国家民族都非常重要,犹如阳光之于鲜花,顺风之于帆船,江水之于鲑鱼……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我们知道:朋友间没了诚信友谊必将搁浅;企业没了诚信,我们用的将是假冒伪劣,还奢谈什么尊贵品质;社会没了诚信,将不会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有的将是新版的“皇帝的新装”之类的闹剧;国家、民族没了诚信,将给本国、本民族,甚至世界人民带来灾难——二战中的德、意、日,他们撕毁条约,背信弃义,罪恶滔天,恶贯满盈,血债累累,最后也落得个引火烧身——有偷袭珍珠港,也就有了后来的东京大轰炸,广岛、长崎的蘑菇云……

选择大于努力,行动实现超越,我们要力行择善而从,从善如流——我们书院的领导就是要以人为本、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兢兢业业,立信于全校师生员工;书院的老师就是要表里如一,孜孜以求,唯育群芳艳山河,耻让莠草败春色;书院的学子就是要志存高远,诚实守信,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让我们温习一段话:真诚的眼睛是清澈的.,真诚的音声是甜美的,真诚的态度是和缓的,真诚的行为是从容的,真诚的举止是涵养优雅的;言必信,信必果,果必优,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让我们梦想一个场面:不久的将来,美丽的南麓书院,不再让督察老师辛苦考勤,不再让保安叔叔昼夜巡逻,考试时也不再有监视器,监考老师……

让我们牢记吴先红校长的谆谆告诫:做人要讲诚信,做事要有远见。

改变不了过去,改变得了现在,改变不了别人,改变得了自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都做诚实之人,人人争做守信之人,以让诚信之花在美丽的南麓书院竞相盛开、赏心悦目,诚信之树在美丽的南麓书院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谢谢!

诚信互助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记得著名的赫尔岑有句名言:“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如果大家都有教养,彬彬有礼,那么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就为期不远了。”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明礼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标准,是法律的基础。明礼,即懂得礼仪,也就是讲文明礼貌。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俗成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每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文明礼貌不仅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比如一句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废纸脏物,表面上看是小事,但往往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个充满文明礼貌的城市,能够给人带来愉快和信心;一个不讲文明礼貌的城市,设施再好,也难秩序井然。可见,文明礼貌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同学们,时代的车轮已经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在现代社会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关联中才有其生存的价值。一个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若要取得学业或事业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学会文明礼貌,学会与任何人,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乃至所有需要与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处,学会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个真正追求成功的人,一定十分懂得文明礼貌,注重塑造自己的人格,一定会在自己的学习、事业上下功夫,而不会在吃、穿上花费气力。尊重他人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前提,爱心只有来源于对人的.尊重,才能成为完善美好人格的真正力量。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是你一生的财富。寻找生命的绿洲,保持健康的身体,树立高尚的道德,这是人生的主题,是人类文明的主题。

学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园地,因为每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而且会扩大到社会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之中。健全的人格是通过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一为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的行为日久可以成为习惯;一个人的习惯日久可以成为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则往往决定他的前途。显然,这里所说的“习惯”、“性格”不是指诸如爱吃米饭还是爱吃馒头,好动还是好静这样的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人对学习,对事业,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和做法,是人的品格。

我们如果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要处处时时注意讲文明讲礼貌,有意识地自觉地重复好行为,养成好习惯、好品格。

诚信互助演讲稿 篇4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明礼诚信”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它实际包含着“明礼”和“诚信”两个规范。理解和阐释“明礼诚信”,需要分别理解 “明礼”与“诚信”;还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认识,以便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明礼”是人的行为外在表先,是讲究“礼仪”、“礼让”,主要包括重礼节和将礼貌,简单的说就是讲文明,注重公共文明和公共道德,包括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扰乱公共秩序。小朋友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养成懂礼节、讲礼貌的习惯,归根到底,是养成尊重他人、互相礼让的道德精神。“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诚”主要讲的 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是讲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做到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讲信任。今天,在小学生中进行这项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使爱祖国、爱集体的思想更好地深入幼小心灵。为了更好地贯彻精神,以下是我的具体措施:

一、 认知明理,促其行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养成讲文明、讲礼仪,守信用的自觉性。 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会、晨会、中队活动逐条宣讲《规范》和《礼仪常规》让学生句句理解,时时对照,付之行动,并紧扣以文明礼貌--做人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学会关心--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发挥1+1>2效应,学会竞争——21世纪的必备素养为中心礼仪常规进行思想教育,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伦理道德行为问题进行辨析。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从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 强化训练,开展活动

《规范》实施的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过程,而习惯的形成又在于训练,它的特点是规定性和重复性,对学生礼貌用语、做事原则、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树立典型示范,引导礼仪方向。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1、名人示范。如我们联系思想品德教材中的 《讲究礼节》中的周公进行思想教育等。2、教师示范。教师自己端正态度,树良好的师德形象,关心热爱学生。老师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思想品质。

3、学生示范。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公德行为习惯养成。4、搞活班队活动阵地,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渗透。 班队活动是学校对进行传统美德礼仪教育的主阵地,使班队活动内容更充实,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活动,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班队活动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在活动中我们把《小公民建设》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有机结合。例如开展一些“公共场所活动礼节训练”、“名人明礼诚信故事比赛”、“没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会如何”主题班会,以及一些助老、助小、助残、助弱、扶贫等关心他人的小实践活动。

三、营造环境,优化氛围

优化教室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后墙有班训、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请使用礼貌用语”等宣传牌。整个教室范围比较整洁、清新、优美,好象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也更促进了良好公德的养成。

四、 检查督导,全程渗透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另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明礼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明礼诚信”小标兵,为同学书榜样。

最后家校配合,双管齐下,同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在家在校都要做到“明礼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