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草房子读后感

2025/08/1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草房子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草房子读后感 篇1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雄伟的红门,聪明的桑桑,文静的纸月,勤劳的细马……一个个组成的故事,使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先来说说那文静的纸月吧。她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只能和外婆一起相依为命。她家住在板仓,但她却想在油麻地上学。桑乔校长渐渐发现,纸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孩子。她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作文也很好,还会背许多古诗词。虽然她多才多艺,但她一点儿也不骄傲,总是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纸月就像她的名字一样,那么恬静,柔和。从她身上,我学会了谦虚和独立,还有面对挫折时的勇敢和坚强。

再来说说住在艾地旁的秦大奶奶吧。秦大奶奶和他的丈夫秦大每天省吃俭用地赚钱,到了晚年才买下这块土地。但不久秦大就去世了,秦大奶奶只能独自一人生活着。过了不久,油麻地的人想要建一所小学,所有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将目光投到了这片四面环水的宝地。但秦大奶奶说什么都不肯搬出来,最后,还是桑桑的一句“奶奶”让她改变了态度。她开始变得很和善,老师、同学们都渐渐觉得她已经是油麻地小学的一员了。但不幸的是,秦大奶奶最后竟然只为了一个学校里的南瓜溺水身亡。秦大奶奶是无私的,善良的,她打从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小学以及学校里的孩子们。而我看了桑桑对待秦大奶奶的故事,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奶奶。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我尝,但我因为沉迷于电视和游戏,对奶奶十分冷淡,常常对奶奶毫不客气地说:“我不想吃。”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奶奶桑桑都懂得尊敬和关爱,我更应该要好好孝敬自己的奶奶。

很不情愿从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走出来。从草房子里,我认识了活泼可爱的桑桑,热爱学习的杜小康,孝顺父母的细马,谦虚的纸月……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优点,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当我拿起这本金黄色封面的书时,脑子里便浮现主人公与他朝夕相伴的金色的草房子。

草房子读后感 篇2

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天空,那纯净的顏色,比天还要蓝,比水还要清。每个孩子都如同一块水晶,晶莹剔透,万丈光芒。孩子像一首欢快的歌曲,孩子是一篇天真的诗篇,孩子是一副干净的水粉画,孩子是一汪见底的清水……孩子的世界是美丽天真的,是这个充满尔虞我诈的世界所不能及的……

也许调皮过,可那是孩子的天性,是不可磨灭的。在他们的世界中,是干净的,是漂亮的,可以搞点恶作剧,可以养一些小虫小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也许有一点小小的虚荣,但那也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也有一块禁地,是谁也不可侵犯的,那就是他们的尊严,谁也不可以打到,他们坚守着心里的那片地……

有时,他们也很孤独,只好独自躲在角落,静静的抚平自己的伤痛,那种无助显示了他们的脆弱,让人心痛。

记得桑桑将碗柜改成鸽笼,记得秃鹤在桥边大哭,记得纸月的腼腆与羞涩,记得细马的坚持与执着,记得他们曾让我感动……

桑桑在这六年里,长大了,世间的情感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示在桑桑的世界里。虽在乡间,但也有一份淳朴有独特的美感,撼动着我们的心灵。

爱一只鸟,不是把他关进笼子,让他衣食无忧,而是放开双手,让他自由翱翔……

给孩子们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

草房子读后感 篇3

我不仅仅被《草房子》的魅力吸引住了,还被故事里面的情节,深深感动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大奶奶落水。第一次是因为救一个小女孩乔乔,第二次是为了救一只油麻地小学的南瓜。只是一只渺小的南瓜,她却能把它当成人似的,不顾自己的安危,跳下水去拿。可惜,秦大奶奶为此而永远离开了我们。可是,先前她被人们唾弃,厌恶,而事实……她不计较人们对她的态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也会长大,经历同样的往事……

草房子读后感 篇4

连着几天的阴雨绵绵,让我读完了《草房子》这本书。主要写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的六年小学生活。在这六年中,他历经了许多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在全书中,主人公桑桑,做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如:把蚊帐做成渔网;夏天里穿着棉袄到处跑等等。让人觉得他很好笑。也体现了桑桑的天真、纯洁。秦大奶奶,因为学校是开她家的地而建,所以她就和学校过意不去,常做一些不利于学校的事。就是这样的老太,之后在桑桑等人的影响感化下,也有所转变。还救了落水小孩。不幸的是在救一个南瓜时丢了姓名。作为一个老人有这样的变化真是不简单。

《草房子》中桑桑童年的乐趣和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在情感淡漠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显得多么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