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研究报告
微文呈现整理的五年级研究报告(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五年级研究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戴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全班有多少人近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做了一次有关近视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询问同学,了解他们近视的主要原因。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症状。
4、通过班级里的调查问卷,看一看有多少人近视。
三、调查情况
据调查,我们班有25%的同学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
⑴做作业时姿势不正确。
⑵每天长时间的上网、看电视。
⑶经常躺在床上看书。
⑷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
⑸经常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阳光下看书。
四、建议
⑴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子上写字。
⑵看电子产品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看电视距离不要太近,至少两米远。
⑶不要躺在床上或边走路边看书。
⑷每日坚持远眺,坚持做眼保健操或课间操。
⑸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
五年级研究报告 篇2
一、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两班学生共计90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都比较平均。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多从农村转学而来,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言感觉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同时,有几个学生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较差,学习效率不高,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庭的支持度不高。本学期除做好家长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扎实抓好阅读质量,逐步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三、教材主要特点如下:
1、主题设置灵活多样,编排形式又有创新。
在努力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谐统一的前提下,设置专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2、课文系统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学语文、学做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选编的新课文有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
(2)重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课文的.选编上,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
措施二:新选一批课文,落实上述教育内容。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4)拓宽课文系统,编制"资料袋""阅读链接""课外书屋""日积月累""成语故事"等栏目,以丰富语言学习内容。
3、精心设计导学和练习系统,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1)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3)以"交流平台"为凭借,交流学习心得,这既是一个单元读写重点的梳理,又是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4)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需要,"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
4、单设"综合性学习"单元,学生策划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采取的对策:
1、阅读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劲,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读自悟。
(2)继续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a、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b、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c、借"交流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继续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
2、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五年级研究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星期五时,练完广播操,我们成群结队地从操场回来。图然,只见停泊在我们前面的那辆大巴车发动了,排出来一团又一团的'大量废气,有几人走过去一闻着味,就立刻捂住鼻子,奋不顾身地冲了出去。我也捂着鼻子冲了出去,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为什么汽车排出的气使我们很难受?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资料。
(2)向别人询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
废气中含有: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等,它们都比空气重,加上碳粒(黑烟)灰尘、水蒸气形成气溶胶,更不易挥发扩散。特别是国产重型柴油车、公交汽车排出的废气杀伤力更大。
1、废气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降低,在这个环境中人反倒要增加呼吸次数,呼吸道有疾病的人更要大喘气。
2、人吸入空气,其中氧气被红血球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细胞,经过新陈代谢为人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提供能量,缺氧人就浑身无力头晕眼花,身子不愿动脑子不能想。
四、结论
汽车对我们和环境都危害很大,尽量少使用汽车。最好早日我们都用太阳能汽车,那就对我们都没什么影响,成为一个环保的地球家园。
五年级研究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小时候,好奇天真的我们都问过父母这样一个问题:妈妈(爸爸),我们人是从哪里来的呢?众多父母都会说我们是捡来的,或是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根本不回答。为了探索这未解之谜,我要追溯生命的起源,来调查这件事。
二、调查方法
上网查询,看科普书籍,听老师讲课等。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信息渠道:上网查询或看科普书籍。
2、涉及的方面:现代人对人类起源的想法。
3、具体内容:在我询问的人中,共计12人。其中含糊不清的是5人,认为是从猴子们进化过来的有9人,认为从细胞诞生而来的有2人。
4、人类起源的原因:
经过我坚持不懈地查找,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明白了,早在公元前800万年至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它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有一种“南方古猿”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欢攀援。“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到后来学会直立,用火,制作石器,演变成“智人”,与现代人的模样基本相同。
四、结论
最后,经过我的刻苦地奋战,明白了人类的'起源,古猿猴群历经沧桑,从水生到陆地,演变到直立行走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创造了条件,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
五、课外拓展
1、经过了这一次调查,我心满意足。这时我心里又有了一个问题——人是由古猿演变过来,那古猿呢?于是我再次展开调查,发现了“新大陆”。
2、古猿是由不计其数的细胞组成的,跟达尔文,恩格斯阐述的大抵一致。我又兴致勃勃追踪下去,发现万物都由细胞组成,而细胞是由闪电击中水而形成,怪不得水是生命之源呀!
六、启发
经过这次探究,我心中的科学梦正在萌芽,立志长大后,我要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继续探索更多的未解之谜。
五年级研究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个姓刘的小男孩。我曾为我的姓氏十分自豪,因为姓刘的名人就不少。虽说我姓刘,但我对刘姓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姓刘的名人有哪些?“刘”姓是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2、姓刘的名人可真不少!有汉高祖刘邦,蜀汉昭烈帝刘备,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南宋画家刘松年,理财家刘晏,西汉武帝刘彻,“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我为刘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