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技术方案

2025/11/03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技术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技术方案 篇1

基本学制:4年专业类别:交通运输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要求的、从事现代化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现代海洋船舶驾驶、营运、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包括各种航海技能、导航仪器、海上通信以及模拟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和营运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

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环境保护知识及职业道德修养;

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所必须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3、系统地掌握专业的技术基础理论、航运法规、航运管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

4、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必要的航海技能训练;

5、具有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以上水平;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7、对航海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8、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既能适应各种类型船舶的驾驶及管理,也能适应与船舶相关的检验等工作。

三、计划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59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

修读要求: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满44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40.5学分)

修读要求:修满学科基础课程全部40.5学分。

(三)专业教育课程(65.5学分)

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满49.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修满16学分。

(四)任意选修课程(6学分)

修读要求:修满6学分。

(五)第二课堂(3学分)

技术方案 篇2

一、技术管理工作目标:

1、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准确、齐全、适用;

2、图纸及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解决;

3、重大质量事故为零;

二、技术管理主要工作:

1、做好项目服务工作,配合项目部做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的审核工作;

2、加强内部沟通,通过组织技术例会和联合检查,加强与项目部技术人员的'沟通,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学习。

3、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落实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从技术措施到实际操作中严格把好质量关,通过层层控制,把住关键环节,确保施工方案有效实施;

4、做好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和存档,及时办理工程变更并发放。

三、技术管理措施:

1、制定技术管理制度,确定技术管理目标,明确技术岗位职责;

2、每周组织一次技术联合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工作,对重点工序、重要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监控,切实提高施工一次合格率。

3、每周五上午九点组织技术人员例会,讨论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交流工作经验、心得,共同学习施工规范和先进施工技术。

4、强化技术管理的过程控制,对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鼓励技术人员行使一票否决权,杜绝野蛮施工,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5、认真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工作,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图纸和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及时解决,做到不推诿,不拖沓。

谈固国瑞城项目部技术科

20xx年2月16日

技术方案 篇3

摘要:湛江赤坎水厂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落后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使之达到可靠、优质、高效的要求,使技术落后的水厂变为自动化控制的现代水厂。

关键词:水厂自动化 双阀滤池 泵房

该水厂始建于1971年,水源为赤坎水库,经四次扩建后,供水能力达10×104 m3/d。生产工艺除第4次扩建采用孔室反应—斜管沉淀—双阀滤池外,其余均为脉冲澄清池—虹吸滤池。全厂形成五个系列,布局紊乱,管理困难,投药及水泵运行完全由人工控制,设备和工艺都很落后。80年代以来,水库污染日益加剧,原水富营养化严重,藻类大量繁殖,水质已下降为Ⅲ、Ⅳ类,水厂出水水质大多达不到国家标准,水量也不能满足该区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市政府决定对该厂进行扩建改造,要求工程完成后达到可靠(不间断供水)、优质(出厂水质可比项目达到欧盟标准)、高效(物耗低)的目的。

1 扩建改造总体方案

工程总规模为20×104 m3/d,由三部分组成:

① 引水工程:从7.4km外的青年运河干渠直接引入运河水(水质为Ⅱ类),避开水库的污染。

② 扩建工程:把原第1、2、3、4系列的建(构)筑物全部拆除,清理出场地,新建生产能力为15×104m3/d的网格反应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和清水池(迭合在沉淀池之下),加药消毒则按20×104m3/d建设。

③ 改造工程:新系列投产之后,对原第5系列的反应、沉淀、过滤池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并使其达到自动化控制的要求。原一、二级泵房在第4次扩建时已按20×104m3/d设计,在扩建工程的同时对其进行自动化改造。鉴于原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为使其水质与新建系列一致,改造后按5×104m3/d运行。

水厂扩建和改造两部分的实际投资为7 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引进外国设备技术17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 430万元)。该厂投入自动化运行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工程达到可靠、优质、高效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2 实现水厂自动化

水厂自动化的主要目的不是节省劳动力,而是实现可靠、优质、高效的保证。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整、控制和事故报警可保证设备在规定状态下运行,防范事故于未然,实现不间断的可靠供水;投药、过滤、消毒等工艺过程实施闭环控制,可以随着水量、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出厂水压自动调整,能保证稳定的服务水压,减少爆管和漏失水量;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大大减少了水、气、电和各种药剂的浪费,达到低耗高效。

根据水厂各车间(站)地域分布集中、对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要求较低的特点,选择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组网容易、价格便宜的PC+PLC系统,采取机旁、车间(站)及中央控制室三级控制方式。中央控制室和原水泵房子站、加药间子站、新滤池子站、旧滤池子站、清水泵房子站等5个分控站组成一个控制网络。每个子站配一台PLC,既可控制站内设备,又可与其它子站通讯,中央控制室负责全厂设备统一控制、调动。

① 滤池控制PLC:传统V型滤池是每格滤池用一台PLC控制运行,再用一台公共PLC控制整组滤池的反冲洗(分布式)。现在采用集中控制,一台PLC不仅控制各格滤池运行,也同时控制整组滤池反冲洗,既简化结构,又节省投资。

② 滤池控制阀门:气动蝶阀需要一套压缩空气系统和配气系统作为动力气源。电动蝶阀则很简单,但启闭时间长(约100 s),导致反冲洗耗时增大。故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气动蝶阀较好。

③ 滤池进水阀门:传统V型滤池使用闸板阀。该阀价格较高、密封性较差且不美观。用可调蝶阀代替。

④ SCD:由于加药间已有PLC统一控制,故可选用4200型代替价格较高的5200型,但一定要带自清洗装置,以便定时对探头进行清洗。

⑤ 投矾隔膜泵:新型橡胶隔膜泵的连杆与隔膜之间采用软接触,比旧型号的硬接触大大延长了寿命。电机的频率和泵的冲程则分别由原水流量和SC值闭环控制。

⑥ 石灰投加系统:投加石灰粉尘大,劳动条件差,灰渣多,易堵塞泵体和管路。湿式投加比干式投加减少粉尘,贮斗进料部分选用国外密封式倒袋机,可大大减少粉尘,石灰乳投加用偏心螺杆泵,另加清水冲洗系统(停泵时用)防止泵体堵塞,输送管道采用PVC软管(拐弯部分用不锈钢弯头)可减少堵塞便于清通,石灰乳投加量通过原水流量和pH值闭环控制。

⑦ 流量计:就水厂计量而言,电磁流量计(±0.5%)、超声波流量计(±1%~±2%)均可满足要求。在满足直管段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小口径用电磁流量计,大口径用超声波流量计。旧式超声波流量计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抗环境干扰能力弱,输出信号不稳定,流量曲线频繁上下颤动,既影响计量又影响投药控制,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上述缺陷。

⑧ 压差计:滤池的水头一般在30 kPa以内且较稳定。但气水反冲洗时瞬间冲击压力可达此值的数倍,容易导致压差计内密封圈泄漏和传感器膜片损坏。选用EPDM(乙丙三铅橡胶)密封圈、不锈钢膜片比FPM(氟橡胶)密封圈、瓷质膜片耐用。此外,压差计价格昂贵,也可用普通压力计代替(与滤池池面的水位计共同工作)。

⑨ 仪表:测定加药后水质参数仪表的取样点既要设置于药剂与水充分混合后,又要尽量缩短水样的滞后时间。原水投矾后,其流动电流值时间效应十分明显,故应在紧靠充分混合点处取样,并尽可能缩短取样点至传感器之间的采样管长度,削弱时间效应的影响,提高测定、控制的灵敏度。但各水质监测仪表的.位置又不宜太分散,可按现场情况适当集中以便日常管理。取样管口应插入管道内1/4直径处。不同量程的超声波水位计,由于声波频率不同而要求不同的盲区,故要把其探头安装在最高水位之上的相应距离处。

⑩ 压缩空气配气系统:空压机的使用寿命与其累计工作时间和启动频度有关。减少配气系统的泄漏可延长空压机的寿命。丝扣连接的镀锌管气密性差,用无缝钢管(管件之间电焊焊接)和优质气阀组成的配气系统可大大减少泄漏。

3 老系列改造

新系列投产后,对原有的第5系列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其出水水质能与新的要求相适应,运行控制实现自动化。

3.1 双阀滤池

双阀指反冲洗进水阀(气动蝶阀)和进水鸭舌阀,过滤用钟罩式虹吸管和恒水位器控制。进水鸭舌阀要求反冲排水槽高置(槽顶至砂面达1.55m),导致反冲耗水量大,稍大的污泥块很难排出,在滤层内形成泥球。该阀本身密封性甚差,反冲时依然有大量待滤水进入滤池排掉,虹吸钟罩在滤池停运后重新启动困难。管廊设计不合理,反冲进水管顶到管廊楼板底只有1.45 m(至梁底只有0.75m),通风透光差,阴暗潮湿,安装、维修不便,实现自动化也比较困难,所以对该池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

① 为提高反冲效果、节约冲洗用水,池型由双阀滤池改为气水反冲洗滤池;冲洗强度按V型滤池不膨胀冲洗要求,即qa=15 L/(m2.s),qw=5 L/(m2.s);滤料由非均粒石英砂改为均粒石英砂(d=0.8~1.2mm,L=950mm);滤板由陶瓷滤砖改为长柄滤头滤板。

② 取消原反洗水槽,并按不膨胀冲洗的要求重新建造;用闸板阀代替原进水鸭舌阀。

③ 用可调蝶阀代替原出水虹吸管;排水槽重新分格,并新设排水蝶阀;降低反冲进水管高度,拆除原管廊楼板,使整个管廊变得通畅、光鲜、明亮。

④ 在滤池一端新建反冲泵、鼓风机房(二楼作滤池控制室)。

3.2 一、二级泵房改造

泵房改造采用集中控制方案,一、二级泵房各设一个PLC分控站。改造后的一、二级泵房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① 启动水泵前能根据一、二级泵房吸水井的水位,自动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真空系统,如需启动则可自动完成整个抽真空过程。

② 每台机组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能实时监测电机的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是否过载运行、是否缺相运行、是否空载运行,并根据运行情况自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报警或停机。

③ 二级泵房变频调速系统通过PLC调节电机转速,保证出厂水压稳定在设定范围之内。

要实现泵房全自动控制,从程序设计的角度而言是完全可能的。关键是要增加投资更换其真空系统和配电系统,提高可靠性。

老系列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表明,在出水水质和自动化控制方面,工程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技术方案 篇4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一: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与转变。以我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加强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

2、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将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5、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课件修改、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等。

二、学习内容:

(一)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爱心与教育》、《电脑报》等。

(二)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继续学习相关的课件制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学习;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页;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编辑;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等。

(三)继续加强个人师德的修养,学习先进个人的事迹

三、学习措施

1、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做到定时、定内容,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充分集中时间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练习,确保课课有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及时对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笔随时记录下来抽时间整理,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3、虚心向各科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加强校内外听课,虚心与本校同学科教师交流上课心得,取长补短,尽量挤时间争取去听课,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积极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学习正确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安排:

时间、学习内容

20xx.9阅读《现代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新理念》《电脑报》

20xx.10photoshop绘图软件的学习

20xx.11Photoshop绘图软件的学习

20xx.12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编辑

20xx.3《爱心与教育》、Flash动画的制作

20xx.4flash动画的'制作

20xx.5学习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页

20xx.6计算机的保养与维护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二:信息技术个人校本研修计划(906字)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校园,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我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

2、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3、教育政策法规;

4、教师职业道德;

5、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6、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

7、教师心理调试与情绪控制;

8、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基础。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每期有一本学习笔记。

2、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积极参加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学校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等,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每周至少听课一节,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每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教学设计,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

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5、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践行“高效课堂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认真反思,做好记录,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

6、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在岗培训,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

7、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8、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总之,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三: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1216字)

要做发展型和学习型教师,就要立足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充分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学生。因材施教,变被动培训为主动自修,这一原则性变化为我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反思教育,自觉提高的平台。

一、研修的目标:

结合二期质量工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反思,在教师培训期间,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并积极投身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听说读写之前,教师的自身业务也要能跟上。听明家诵读,说精准的语言,读经典的著述,写生活札记。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4、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三、具体措施

1、看2本教育教学理论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研读名家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著作。做好读书笔记。做到认真研读,读有心得。结合教学实践、生活点滴,撰写学习感悟文字。把所读经典作为反观自身的明镜,端正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2、网络平台,积极学习研讨。每天浏览教育类网页1小时,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参加培训班内博客交流。利用网络写教学日志,不断在反思中进步。

3、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

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难题,以研促教。

4、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利用观摩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学习提高。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学活动,研修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艺术。

5、积极参加培训,潜心学习研讨,认真参与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积极向专家请教,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学习机会。

6、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提升素养。练好教学基本功的同时,通过多读多写完善自我,为教好书育好人打下坚实基础。诵读名家名篇,浸润人文情怀。写生活感悟,反思人生真谛。通过自身的提高,寻求教学的新起点

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四: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705字)

一、自我分析:

成功的起始点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密则是自我反省。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目前我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还远远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存在顾此失彼现象。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空,但由于受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我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过多的包办代替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3、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我们提倡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本身离不信息技术,网络具有其强大的传输功能,网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不出就能实现教学相长,而我在此方面还十分欠缺,网友少参加学习团体也少。

二、环境分析:

问题永远在自己身上。

我校是一所区级中学,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多名教师共用一个电子备课室,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也很难拥有学习提升的机会,学校资源库还不够健全,可用资源有更少之又少

三、发展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1、使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魔法棒。

2、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由“厌学”到“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3、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学会使用多种教学软件。做个时代的“弄潮儿”。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或挑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时间不够用:本人担任六个班地理教师,在校内担任学科组长一职,在校外担任“市级兼职地理教研员”,在123教育网站担任义务地理资料管理员,所以可能时间不够用,但我坚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缺少名师:身边缺少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在和暗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