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 篇1
刚在微信读书看完了乔布斯传,想说的东西很多,但是真的在屏幕前却感觉啥也写不出来,那就写到哪算哪吧。
这本书是从乔布斯的童年开始写的,他一出生就被亲生母亲遗弃,但是幸而收养他的夫妻给了他温暖,不过他的性格也是有些孤僻与不合群,也许这就是天才与众不同之处吧。
纵观他的一生,其实他也没什么变化,尊从少即是多,极简的态度体现在他的人生和产品中,一直以来他都是依靠自己,倔强地活着,倔强地用封闭的方式打造完美的产品,从一而终,而这也是给我带来最多感动的地方。
我们普通人,善于妥协,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很虚伪,讲人情,而他从不妥协,善于打破常规,发现错误马上就要改,无论一个产品打磨了多久,即使在最后时刻发现了不完美的地方,就推倒重来,我敢说正常人不会这样做,他不能忍受一丁点不完美,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家。
以前看网文小说,某些主角重生过去,收购了苹果,把乔布斯踢出苹果,然后用自己未来的眼光发展苹果,以前我觉得没问题,后来随着我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乔布斯追求完美的个性,没有他追求卓越的目标,苹果不会成为伟大的传世公司,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格局,这不是靠简单的模仿能成就的,以前这种网文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现在却是笑而不语,作者并不了解真实世界,那只是一个虚幻的地方。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坚持自己观念的难度,周围的环境都说你是错的,只有你自己在坚持,无形的压力逼迫你投降,我看到了乔布斯的痛哭,崩溃,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依旧是特立独行,冲破牢笼,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被逼着做了很多自己并不是真正想做的事,比如做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快点结婚生子,比如买房,不是说这些事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自己是否想这样,有没有得可以自由选择,而普通人没有,只能随波逐流,在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我们看到了别人打破常规,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我们有的是感动与羡慕。
看完这本书,我对于做对的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做对的事并不像口头上说的这么容易,它往往伴随着代价,从来做对的事就是简单但不容易,人都有损失厌恶,很少人能跳出来,我们都想着要健康长寿,但是吃的却是垃圾食品也从不锻炼自己的身体,我们想着发家致富,但却从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增强自己的能力,只有对别人的妒忌,并认为自己生不逢时。
苹果是一间追求利润之上的公司,很多人对于今年苹果iphone 12不提供耳机和充电头的事大加嘲讽,但我却从中看出了苹果一直以来的担当与企业文化,以前类似的争论是完全由苹果打造的封闭系统是不是一种笼断,但苹果从不解释太多,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苹果没啥产品出来时,都是在讽刺苹果的模式,但苹果真的做成了又是一番说法,所以说,不能依据外界的看法修正自己,认准自己的目标,默默地打磨自己的产品,这就是一间伟大的公司(目前为止。
今年我把手提也换成了苹果的,用了之后对苹果的印象更好的,没有随意的捆绑软件,没有动不动的更新和广告,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企业做,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图的就是省心省力,有苹果真好。
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 篇2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由美国作家沃尔特撰写、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史蒂夫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炽热激越的性格成就了一个传奇,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喜爱科技与创新的我一直都对他不平凡的人生充满着好奇。
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追求完美、极具创造力的企业领袖,他永无止境、誓不罢休的钻研精神使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真正的伟人,一个正如他说所的“可以改变世界”的伟人。
作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终极偶像,乔布斯独树一帜。他明白,在21世纪创造价值的最佳方式就是将创造力与技术相结合,因此,他成立了一家公司,融会了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与非凡的技术成果。这家公司,是他实现梦想的场所。
书中提到,谈及与他共事过的人以及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甚至尖酸刻薄;同样,他的朋友、敌人,还有同事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描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毫不修饰的真实的乔布斯。因而,在这本书里,他的激情、能量、才华、完美主义、艺术修养都令我一览无余。
从书中也能看到他的个性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但他所创造的产品又与这种个性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正如苹果的软件与硬件一样。这种极端的性格显然与比尔盖茨截然不同,比尔盖茨要理性和温和一些。
他的故事既具有启发意义,又发人深省,充满了关于创新、个性、领导力以及价值观的教益,使我受益匪浅。
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 篇3
《乔布斯传》出来后,老婆买了一本,厚达798页,于是,一个周末开始打开这本书。虽然只看了一半,也有了一些感想,下面同大家分享。
一,乔布斯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我觉得用"调皮"来形容可能太便宜他了,实际上,无论从行为还是学习成绩上,他都是一个"差"等生,在学校搞恶作剧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例如把鞭炮放在老师的椅子下点燃。但这样一个学生,竟然被学校容忍,而且一路顺风,这实在不能不归功于美国教育制度对孩子们的"一视同仁"与包容精神。对照乔布斯在学校的所作所为,说实话,如果放在中国,即便不送到管教"少年犯"的特殊学校接受再教育,即便不被学校开除,恐怕也早被戴上"绿领巾"。从这一点来说,乔布斯是"美国制造"一点不过。
二,一种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这段时间刚好看到这样一条新闻:"4名90后广州大学生自行设计自制火箭准备升天。他们的"惊人之举"引起空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考虑到安全及天气等因素,这4位大学生首次探求太空之旅被叫停,实箭发射改为地面科学模拟,虽然也有一些收获,但毕竟还是有些遗憾"。航管部门叫停以及"相关部门"关注当然都有理由,而且也得到四位年轻人的理解。然而,如果你读了乔布斯,你会得出结论:不应该叫停这些年轻人的创举,应该创造条件——例如帮助他们把"火箭"运送到相对安全的地域——让他们去探索。
三,车库——阅读《乔布斯传》前半部分时常常有"车库"两个字,乔布斯的"苹果一号"是在车库里组装的。这种情景让我想起一百多年前发明了飞机的怀特兄弟,他们当时没有钱没有场地,竟然是在车库里发明了飞机。其实,还有很多发明,都是在"车库"里诞生的。这一方面说明西方人有一个车库,很多时候成为他们的手工作坊;另外一方面说明,伟大的发明并不需要那么多优厚的资源。就在乔布斯在车库里组装"苹果一号"的时候,至少有十几家拥有相当规模的电脑制造商正在豪华厂房里工作;就在怀特在车库里设计"飞机"的时候,当时就有几位拥有上百万美金的飞行爱好者也在研究飞行器。
四,这点特别让我感动:至少有两次,乔布斯在鼓捣电脑时遇到了困难——他缺少零件之类的,结果这位才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拿起电话,直接给当时的大老板打电话,开口就让人家提供免费的零件和支持,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大老板竟然毫无条件的就答应了他,还送货上门,使得乔布斯对电脑的研究与制造可以继续下去。有时我想,如果他困难的时候,那些老板不支持与鼓励年轻人创新与创业,乔布斯还是乔布斯?他能走到今天?
以上只是匆匆看了《乔布斯传》前半部分的一些想法,大家阅读《乔布斯传》的时候应该关注这些细节,乔布斯之所以是"美国制造",也并不是巧合,当然不仅仅是政治制度造成的,更多的是源自于社会对创新与创业的态度、对少数特立独行的人的包容度。
乔布斯传优秀读后感 篇4
之前很少看传记类的书籍,因为觉得不管是成功还是创意,都是不可复制的。而且,既然集结成了书,那大部分也都是颂词与赞歌吧。
但为什么还是会看这本书呢?
首先,还是对乔帮主的无限崇拜。开挂的人生,传奇的一生。
其次,这本书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新闻记者出身,CNN前首席执行官,一个美国最大新闻网的CEO,写作应该还是以客观公正为准则的吧。
最后一点就是,我最近几乎都形成习惯了,只要中信出版社有的书,就买中信出版社出版的。
乔布斯,是一个集才华与臭脾气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前面说了,我很少读传记类的书籍。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学到什么,仅仅是用心去感受一位伟人的人生,结果反倒成为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所以接下来,我把自己感触比较深的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篇幅有限,其实启发不仅只有这些,其他的还得靠大家自己去品读原作)
1.极端二分法
乔布斯有个二分法:一个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蠢货。虽然这种方法过于极端,但对于要求自己,倒是个很不错的原则
我们对自己常用的是:“差不多原则”,比如做个作品,我们会想:“唉,差不多了,这个任务有各种限制,等下次再好好做”,结果几年过去了,发现每次工作任务都有限制,所有的作品都是“差不多作品”
这时候,二分法也许可以帮助到你,一个作品,要么是神作,要么是垃圾,谁都不想让自己的作品看起来是垃圾吧,如果能一直以一种追求极致的状态要求自己,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好很多
2.任何人都有对美的向往
我很讨厌一种设计理念:我这个是给三线城市人口设计的,他们审美就是这样的
读了《乔布斯传》后,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对美有一种向往,苹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极致的美,无论几线城市的人都会喜欢,定义为只给三线城市人口的设计本身就是个悖论
所以不要为自己的能力和惰性找借口。
3.热爱
2003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上了癌症,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即便在生命接近尾声,身体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只要有公司人员向他汇报产品最近情况,他的眼睛都会透露出激情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苹果的热爱,对追求极致的热爱,对改变世界的热爱...?我们缺少恰恰就是这种热爱,才导致我们现在庸庸碌碌的活着。找到热爱着的感觉,生命也许就能迸发出不一样火花
总结:
人无完人,乔布斯有很多缺点,与他共事过的人都说过程非常痛苦,但能够在他手下坚持下来的人,最后无一不成为世界级的精英。
因为过程就是真正的奖励!如果你现在感到痛苦,那么可能你正经历着这个被打磨的过程,坚持下去,等待破茧成蝶的那一刻,你就是下一个不凡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