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实习心得
微文呈现整理的档案实习心得(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档案实习心得 篇1
20xx年,在市分行办公室的领导及业务指导下,**支行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档案整理较为规范,档案建立较为科学,档案分类管理较严格,档案利用效果较好。
一、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几年前,**支行档案工作在市分行及地方档案馆的指导下,经过全体办公室人员的努力,实现档案达标管理,进入省二级档案行列。近年来,由于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目前我行只配有兼职档案人员,由办公室秘书兼任。在市分行档案部门和地方档案专业人员的业务指导下,我行兼职档案员学会了档案的建立、整理、分档、保管等具体业务操作工作,克服了人手少的困难,管理类档案整理归档等情况清晰完整。我行档案归档情况管理类档案***卷,业务类档案中会计档案***册,法人客户档案***笔,住房信贷类档案**户。我行信贷类档案已于20xx年末移交市分行信贷管理中心集中管理。
二、档案业务管理情况
我行档案实行分类分部门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类档案的归档整理和归档工作,信贷类档案按照上级行要求单独设置档案室,仍隶属支行档案部门管理,会计类档案由会计部门整理后交办公室档案员存档保管。我行实行档案查阅、借阅登记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完整保存。
三、档案利用情况
20xx年我行查阅档案共计80余次,其中使用最多的属管理类档案(50多次),通过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在业务宣传,成果展览、金融志的编篡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磨灭的贡献。如,在20xx年编篡金融志的工作中(按人民银行的要求,编篡时间从1986年—20xx年),跨度15年,时间长,内容繁杂,档案资料查找任务重。在办公室档案管理员和编篡人员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了我行金融志的初稿编辑工作,受到人民银行和政府党史部门的'好评,其初稿被认定为在编篡金融志的金融部门中质量第一。又如,在春节前夕,市文化局组织全市省级文明单位开展创建成果图片展览活动(我行是金融系统唯一的参加单位)。我行办公室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与支行其他部门合作,将近5年来的存贷款增长幅、人员素质结构等以柱状图、扇形图表示,通过彩色喷绘成图片展示出来,效果非常醒目,在广大市民中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备。现有的档案柜已装满,需购置新的储柜,档案柜陈旧老化,不合规范管理的要求。建议:重新购置一整套新设备,以适应需要。
二是电子化程度低,基本是人工管理。建议: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实行电子化管理,配备电脑,对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档案实习心得 篇2
这是第一次进行会计的实习,因为学校课程安排的原因,目前结束的大二的功课,只学习了根底会计这一门会计专业课,所以在去实习之前有些担忧自己会做不来。在实习结束后,我写下了我的实习报告,盼望我的这篇大学生会计专业实习报告可以给各大高校会计实习生作为参考范文。
实习的第一天,刚好是工人发工资的时候,所以只帮助发了工资。从第二天开始,有两天多的时间是完工产品入库并审核,这一局部比较的枯燥,做的是比较根底的工作,因为有财务软件,所以只要将各个车间近一个月来的生产的产成品的款号、完工数量以及经手人员、日期等有关的信息录入软件的供给链模块中即可,但是做好这项工作是很需要耐心、而且要细心,不然很容易就可能输入错误的信息。这一局部不仅涉及以后的产品销售收入核算,也涉及工人工资的计算,影响本钱的计算。在做这一局部的时候,觉得比较枯燥,但是也不敢懈怠,可怕出错,体会到会计工作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完成了产品的.入库,接下来做的是审核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帐凭证,这是一项连续的工作。刚开始审核原始凭证的时候有些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幸亏有别人手把手教,审核原始凭证不想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只是需要核对一些信息而已,假如原始凭证登记合理、合规,审核起来就会比较省力。但是日常的业务中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在业务发生时应该进行怎样的填制手续,才能进行会计的入账。在我审核的时候,手续欠缺的经常发生在原料采购、办公用品等的采购,经常是缺少购置物料申请单和实物入库单。假如发生这种情况,就必须与协调相关的部门补齐手续,因此审核起来,就比较费时费劲。
会计(会计要做的不单单是算盘珠子)分录的编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只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当然这是大原则,但是要做好、做标准,只是这样还是不够的。在做会计分录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在做一笔费用业务的时候,不知道是归入制造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单就依据原始的单据二者均可。这时候问了那里的会计人员,她跟我讲了一下有关这笔业务的发生,我才明白过来。
公司车辆的运费处理问题:假如是运载物料和原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必须归入制造费用。而假如是公司人员的出差的车辆费则应该作为管理费用处理。做完这笔业务,我发觉能够比较好地做好会计分录必须对整个公司的生产运作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处理好每一笔经济业务。接下来出现是一些细节的问题:做涉及两个以上帐户的会计分录的时候,我总是把它做成两个简单会计分录,虽然这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但是这明显地是记帐手续复杂了,而且也不利于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
还有就是一些实务的问题:收付款项经常有零头,零头一般都是没有支付或收取,我在做分录的时候,把这一点也忽略了,也没有认真再看一下这笔业务的款项到底是怎样处理的,就直接地把款项做成销售收入或是现金存款的减少,到最后去看他们原先已经做好的记账凭证,才知道零头是这样处理的:未收的零头一般做成营业外支出,相应地未支付的零头做成营业外收入。而这时做好的记账凭证已经都打印出来了,我又回头去软件数据库里先将会计分录改正确,最后重新打印。本来这些应该一个半天就能弄好,但是因为不熟悉、老出错,又折腾了快一个下午。
因为原始凭证已审核好了,会计分录也做完了,填制记帐凭帐就轻松许多(编制会计分录和填制记帐凭证是同时进行的)。记账凭证中重要的是怎样写摘要才能简明达意,我试写了好几笔业务后才觉得慢慢地上手了。这个比较容易。
销售订单入库也相对简单一些,也只是录入相关的信息,金蝶k3财务软件的使用,一些繁杂的处理都是由软件自动生成,关于销售税,只要在订单类型里输入是否含税就行,像一些含税的订单,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产成品的含税单价、总金额等等。
档案实习心得 篇3
这次档案室的实习工作中,我记忆最深的是第一天我们打扫档案库房和以后的上传校史资料的工作.。
在整理档案室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我校获奖情况和毕业生的状况,也对档案的分类与保密档案方面的只是进行了学习。第一天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档案室的工作流程与其并不简单的工作范畴。
第二次我们再去实习时,主任给我们留了任务。由于小刘老师不再,主人让我们来帮忙上传那些校史资料。很惭愧,这个过程我们是一步步摸索而来的。但摸索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我校网站后台运行模式与如何操作,我们跟深刻的认识的,办公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我们似乎认识到档案关了信息化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档案室的老师们都是三四十岁的富有经验的阿姨,但她们看起来是那么的'谦虚,那么的谨慎,在她们修改发言稿的讨论中我们了解到她们还经常阅读学习。
总之,此次档案室之行收获颇多,要说最有用的,就是我们从档案室老师身上学到的孜孜不倦,谦虚好学的态度。
档案实习心得 篇4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这个暑假是我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为了让这个暑假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我报名参加了学院团委与xx区团委合作的暑期实习活动。
7月10日,也就是我从家里赶回学校的第二天。这天早上八点多我们便跟着许老师,来到了xx区团委。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暑期实习。
首先,xx区团委给我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幕式,简单地介绍了xx区的区情和实习要求。接着就给我们分配实习单位,让各个单位的负责人带到各个工作地点。
我和奕君被分配到xx区建设和市政局。
我们的实习内容是在档案室帮忙整理档案和资料。档案室的负责人是一个很爽朗、平易近人的女人,大约30来岁,我们叫她琼姐。实习的这个月里琼姐就是我们的负责人。
整个档案室只有琼姐一个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大,因此据琼姐说,这里一年到头实习生不断。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了:
1。 整理文书档案
其实一个月下来,具体什么是文书档案,什么是科技档案我实在分不太清楚。从我的理解来看,文书档案就是纯文本的资料档案,而科技档案就是带有设计图、施工图的档案。
文书档案的整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其实并不容易。
一份文书档案从收集到归档完毕需要一系列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我们从其他科室收集纸质和电子版的文书档案,一式两份。
第二步,我们要把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按保存期限分为三类,即12年的,30年的,还有永久的。
第三步,我们要对每一份文书进行排序和分离。以呈批表为界,分离相同的两份文书。还要按一定的顺序加上附件和原稿。
第四步,给文书档案编上件号。编号工作,实际上就是给文书的第一页打印年度,保存期限,馆室编号等等。接着还得打上归档的日期。
第五步,把文书档案拆成两份,一份存入档案库,一份进行电子归档。进行电子归档前,还需给文书打上页码。
电子归档完毕,一份文书档案才算完成。这个过程是十分繁复的,很考验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2。 整理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的整理差不多,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科技档案中有许多工程施工图和设计图,还有施工证明书等等资料。施工图很多,也很大张,我们的工作就是叠图纸。即把一张大大的施工图或设计图折叠成a4纸大小,留下一边以便和其他a4资料一起装订。
这是档案室所有工作中最花时间的',也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虽然叠图纸的工作很机械也很费时,但看着我们把一份份资料叠得整整齐齐的,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琼姐也十分肯定我们的工作,对我们叠的图纸赞不绝口。
3。 收文归档
我们的另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收文。即把收文资料进行电子归档。这项工作比较简单,用六个字概括就是“输入、复制、粘贴”,但由于收文量多,因此细心显得十分重要。
这三项工作是我在档案室中做得最多的工作。说实话,它很繁琐,但却很能磨练我的耐心和细心。其他工作还包括为各个科室查找资料、装订各种档案、将档案归入到相应的档案架等等。
结语:
不知不觉地,我们已经结束了实习,在xx区建设和市政局实习的这一个月里,除了基本掌握了档案室的文书整理外,我最大的收获是两心:耐心和细心。同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每一项工作都有它的一个最佳流程,按照这个流程,我们可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就像文书档案的整理流程,上面的5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是不能颠覆的,否则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值得高兴的是,负责人琼姐十分肯定我们的工作,她说,我们是所有实习生中最努力的,工作也是做的最出色的。这让我十分自豪。作为华师的一名学子,我们很高兴能为华师为学院争得口碑,为往后华师的师弟师妹与xx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实习活动提供有利的形势。虽然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很短,我真正能够掌握的东西不多,但是我相信这个经历对我将来的工作一定会有帮助的。非常感谢学院和xx区建设和市政局给我的这次实习机会,这是我一次宝贵的实习课。
档案实习心得 篇5
企业档案馆是档案馆家族中的一员,是企业设置的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本钢档案馆是本溪刚特集团的档案馆负责本钢的档案方面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其下多个二级单位设归档点,负责本单位归档档案的整理。馆藏6000万卷档案,有从1905年日本在华进行资源掠夺时期在本溪设立的本溪煤铁公司时起的日伪档案,及大量的技术档案。作为企业档案馆的本钢档案馆馆藏了大量的技术档案利用频率高,但技术档案利用后的效果不易量化,作用不是很明显。但这不能抹杀了技术档案的保存的价值。企业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也是为现行工作提出依据,为纠纷提供依据。
一、参观我院档案室的认识
认识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我们学校自己的档案室,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进入档案室,心中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和课堂上老师的口中听到的,今天都见到了,不紧看到了我们还可以用手亲自接触到。听了蒋主任的介绍我知道了:档案室总面积为415平方米,三室分开(即阅档室、库房、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所有档案。现室藏档案15092卷,其中延续冶专档案全宗6402卷、原高职专3767卷、师专4923卷。档案整理采用实体分类法,档号模式按照年度号、分类号、案卷号三部分组成。听完了主任的介绍我们就自由的参观了,走进库房,看着那些看这陈旧的档案和那墨绿色的档案柜,好奇的摸着那些发黄的档案。档案管理不是那么简单的,学习档案都知道那“八大环节”。学习的时候看着好像很简单,但今天看到了才知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档案室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编写目录、汇编、检索工具、大事记等编研产品。这些信息资源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快要进入尾声阶段,蒋主任还对档案工作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他认为从事档案事业的人都是那些能忍耐寂寞的,甘于默默奉献的。做幕后英雄的人。喜欢安定的工作环境。
二、走访专业档案馆————本溪城建档案馆
城建档案馆的建立还有个小插曲,从1976年唐山地震后,人们找水源解决饮用水的问题意识到了城市建设方面的档案很重要性。开始建设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是指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是进行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管理、抗灾、战备等工作的重要凭证、依据。作为专业档案城建档案他的分类也是很复杂的,共十三大类、七十二属类、若干小类。其中大多数是建设工程档案,他是指整个建设项目从酝酿、决策到建设投产使用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各种载体的档案。其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
本溪城建档案馆的建筑外形古朴,庄重。圆拱的门。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见了密集架。但没有机会亲手摇开它。负责接待我的人给我们看了一卷工程档案,给我们演示了图纸的折叠方法。参观之后我们对专业档案尤其是城建方面的档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