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蛋糕》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切蛋糕》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切蛋糕》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揉、捏、挤压等方法给“蛋糕”裱花、装饰。
2、感受自己制作、装饰食物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尝试用揉、捏、挤压等方法装饰蛋糕。
2、难点:能用适当的力度进行挤捏,并能裱出简单的蛋糕花纹。
活动准备:
1、事先制作完成的成品裱花蛋糕一个,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个(略大于幼儿的),幼儿制作用的小蛋糕。
2、奶油装袋人手各一份。
3、切好的小水果若干(如小番茄、葡萄):擦手用的毛巾幼儿人手一块。
4、幼儿用书第4册第17页
活动过程:
一、看看漂亮的生日蛋糕。
观察蛋糕的形状。
今天是熊宝宝的生日,客人送来了一样礼物。(教师故作神秘地打开盒子。)
看看这只大蛋糕,说说它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蛋糕的哪部分?为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回忆生活经验,了解蛋糕花纹的由来。
你们知道蛋糕上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吗?(结合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出是用奶油做出来的。)观察并猜想奶油袋的用法。
瞧!这是什么呀?(奶油袋。)你看它的样子像什么?(伞。)
观看教师讲解、演示使用奶油袋。
这顶伞我们要倒着来用,用手握住伞柄,将伞尖朝蛋糕,用5个手指用力挤捏。(请幼儿边听边模仿教师徒手做一遍动作。)让奶油从袋里出来,裱到蛋糕上。(教师示范裱出简单点状花纹。)
观察手指用力与不用力时奶油的变化,并练习捏的动作。
小朋友,请你也来试一试这顶有趣的小伞,捏一捏,说说你的发现。
二、做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幼儿大胆尝试裱出各种纹样。
——老师刚才裱出的花纹是怎样的?你们还能想出不一样的花纹吗?
再次探索挤捏的力度与蛋糕裱花的关系。
——一开始我们先慢慢试一下,注意不要太用力,感觉用不同力气挤捏出来的花纹是不是一样。
在裱出不同花纹的蛋糕上加上水果、糖果等点缀。
——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想法很不错,各种花纹的小蛋糕马上要完工啦!还可以用水果丁和糖果来把蛋糕装饰得更漂亮。
三、尝尝美味的生日蛋糕。
欣赏装饰好的蛋糕,能认同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今天的蛋糕聚会品种真丰富啊!快来瞧瞧我们亲手制作的蛋糕,你最喜欢哪个蛋糕?它什么地方最漂亮?
开生日会,共同分享蛋糕。
——小朋友的蛋糕太美了,我们一起开个生日会吧!(大家齐唱《生日歌》,吃蛋糕)
活动延伸:
1、将操作材料投放到娃娃家的小厨房,幼儿继续在区域中体验制作、装饰蛋料糕的游戏。
2、根据蛋糕装饰的纹样,结合美工区,以线条、图案画等进行装饰画活动
3、引导幼儿利用《美工》第17页,制作一顶厨师帽,能独立完成压折两角和打开的动作。
《切蛋糕》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统计的方法。
2、激发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搭配小种籽「长大好快乐」、「不一样的蛋糕」、幼儿庆生的相片、生日图表、海绵蛋糕、奶油及装饰食材、工具(抹刀、挤花袋……)。
活动过程
1、展示為幼儿举办庆生会时所拍摄的相片(蛋糕图案明显的),询问幼儿喜不喜欢过生日?生日给你什麼样的感觉?為什麼要庆祝生日呢?
2、通过小种籽「长大好快乐」P.8~9与幼儿讨论过生日所吃的食物(猪脚麵线、红蛋……)及庆祝的方式,再请幼儿分享自己过生日的经验(如:生日当天吃到哪些东西、曾在生日时许了什麼心愿……)。
3、询问幼儿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好朋友的生日又是哪一天?接著,展示生日图表〔附〕请幼儿轮流向前找到自己生日的月分(如幼儿不知道老师可查询幼儿资料簿),签名或画上代表自己的图案。
4、带领幼儿进行数算,并找出最多及最少人生日的月分分别是哪个月,再将统计表张贴在教室中,让幼儿可以互相讨论。
5、引导幼儿观察相片中蛋糕的样式和图案,再请幼儿分享曾吃过什麼图案的蛋糕,是哪种口味的……,询问幼儿,如果自己是製作蛋糕的师傅会想怎样装饰蛋糕呢?请幼儿自由发表,引发製作蛋糕的兴趣。
6、通过小种籽「不一样的蛋糕」的画面,将幼儿分组,发给每组一个海绵蛋糕、工具和食材进行蛋糕的製作。
7、请各组轮流上臺展示及介绍创作的蛋糕,老师将各组的蛋糕集合在一起,邀请当月的寿星上前,大家一起為他们唱生日快乐歌后,请寿星许愿,再一同分享生日蛋糕。
评量
会使用统计表进行统计。
能与同伴合作创作生日蛋糕。
活动结束
安排幼儿到蛋糕店参观蛋糕师傅製作生日蛋糕的过程。
《切蛋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大胆想象,并描绘出新颖的蛋糕。
2、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具学具:
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会来帮你过生日,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和吃过什么样造型的蛋糕呢?
心型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2、新授:
师:那么你觉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形状的蛋糕呢?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你吃蛋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
3、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范画,介绍蛋糕的种类和作用。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请你来为他们设计一块蛋糕,你想怎样来设计?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
4、师: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5、切蛋糕比赛
将自己设计的蛋糕分给小组的成员,要求每人分到一块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利用切开的蛋糕重新排列画面,形成新的构图形式。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生日的小主人,可别性急,要吃蛋糕时,先得考考你,大胆切开它,还能变个啥?
四、讲评
五、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废旧纸盒设计制作立体的蛋糕。
《切蛋糕》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原则、分配制度;
2、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意义作用;
3、先富共富的关系;
4、如何致富的要求;及国家对个人收入的政策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认识实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认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
3、分清何种是按劳分配、何种是非按劳分配方式的收入;区分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树立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我国的分配原则、分配制度;意义;致富的要求等;
2、难点是:分配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调查自己家的收入来源;教学课件的准备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幻灯1)
教师:我们生日的时候都喜欢吃蛋糕,我们也都分过蛋糕。现在我设置一个情境:我们班级要做一个大蛋糕,全体同学都参加。现在蛋糕做好了,我们应该怎样分这个蛋糕呢?
学生:
1、参与蛋糕制作的人才能分享;
2、蛋糕制作过程中表现特别积极的人应该多分;
3、把蛋糕制作的很漂亮的人应该特殊表扬……
4、参与劳动的人才能分到蛋糕;劳动中根据不同的分工来确定分享蛋糕的大小与多少。教师:我们如果把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也比喻成一个大蛋糕的话,那收入分配就是切蛋糕了,蛋糕切大切小?切多切少?分给谁?学习来本课,相信你会了解现在的分配制度。(幻灯2)
注解:让学生讨论如何分配共同制作的蛋糕,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只有为制作蛋糕做出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分配,可以为下一环节分配的原则作铺垫。
环节二:晒工资
教师:2007年终岁末,一股“晒工资”的风潮腾然而起。各行各业的员工不约而同地上网“自揭家底”,“工资条”纷纷亮相,推动着点击率扶摇直上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和思考。现在我们也晒一下“工资”,不过我们晒的不是多少,而是来源。看看我们家庭收入来源在哪?学生:……(学生进行交流)
注解:这一环节要提前布置学生回家和父母沟通交流。这一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心血,学会体谅父母。
教师:是啊,我们的家庭收入来源很多,老赵家庭成员很多,现在我们看看他们的收入来源。(幻灯3)
教师:学习课本22页,讨论一下,他们的收入遵循来什么分配原则,又是按照什么制度分配的。(幻灯4)
教师:小结:分配原则是(幻灯5)。分配制度是(幻灯6)环节三:刨根问底
教师: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小品中有个刨根问底拦不住,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要刨根问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分配制度?太平天国纲领中的无处不平均,无处不饱暖的社会设想不好吗?学生:……(讨论)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分配制度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幻灯7)
教师:看来绝对平均的分配是不合理的。那么我们在分配过程中就要注意(幻灯8)注解:这一问题理论性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给予引导。
环节四:国策解读
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幻灯9)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怎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是不是要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学生:讨论(参考课本23页)(幻灯10)
教师:那么你们了解为了达到共富裕,国家近几年采取了那些国策和战略?学生:讨论……
教师:(幻灯11/12)
注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别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来了解国策。
环节五:新闻会客厅(民生问题)
教师:虽然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来巨大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来一系列的战略,但由于我们的国家大,底子薄,所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民生问题,同学们知道现在社会上还有那些民生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采取来哪些措施吗?(幻灯13)学生:举例子。
教师:(幻灯14)
教师:党和政府既从战略上提出来了一系列战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有从民生方面提出来解决方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想达到共同富裕这还不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付出。我们应该怎样致富呢?看看下面的做法(幻灯15)环节六:明辨是非
学生:交流沟通。
教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必然害人、害己,最终要手段法律的制裁。
教师:总结正确的做法:(幻灯16)环节七:榜样的力量
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人在年轻时就努力拼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幻灯17/18/19)
教师:看到他们的成功,我们想到了什么?自己又该怎样向他们学习?教师: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知道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都可以参与分配,相信对自己将来努力的方向会有一个明确的思考。(幻灯20)现在我就考考你,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对待财富环节八:我的理财计划(幻灯21)
教师:想一想自己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哪些?和父母一起给家庭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财计划,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注解:引导学生将家庭的存款进行合理运用,可以用于买股票、保险、房产、基金、存银行等。小结:学生谈收获。
反思:
1、导入合理,有思维深度,并且紧扣学习目标。从如何分配现实的蛋糕,引导学生理解做出贡献大的应该多得,有利于理想如何分配虚幻的蛋糕——社会财富。
2、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采用来交流,讨论,辩论等形式,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沟通中,切身体验学习的快乐。
3、紧跟时代热点,联系学生生活。比如“晒工资”“刨根问底”都是些网络名词,电视名词,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新事物。
4、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制定理财计划,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学生社会关注程度的一次考验。我们不能使学生的时间全部投入到课堂学习,始终记得社会也是课堂,是一个更大的课堂。
5、坚持正面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举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引导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定记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切蛋糕》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能积极动手尝试,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
学习将圆和正方形进行二等分;探索分蛋糕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操作纸若干,剪刀若干,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回忆前两天为小朋友过生日时的情景。
1、前两天小朋友过生日时我们一起品尝到了什么呀?
2、这些蛋糕是怎么分的呢?
二、学习圆和正方形的二等分。
1、要把圆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该怎么切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剪开以后,教师示范将两个半圆重叠在一起,进行验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切开的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2、把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该怎么切?请个别幼儿上来分,再请另一位幼儿用重叠的方式进行验证。将方形的蛋糕分成相等的两等分,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三、幼儿操作练习。
在圆形和正方形的纸上进行二等分。
小百科: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