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篇1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巴金爷爷的《给家乡孩子的信》这本书,使我感触良多,更深地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
这本书主要写了巴金爷爷在大病之中给家乡孩子们的回信,他在信中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要珍惜自己现在宝贵的时间,要用自己的努力使生命开花......
巴金爷爷的一句话让我十分感动:“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句话我看出了巴金爷爷虽然为祖国做出了许多不求回报的奉献——在汶川大地震中,他几乎捐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却不让记者报道。在他工作之后,没有领过国家的一分工资,而是靠自己的稿费生活,却为国家留下了那么多佳作......我们一定要学习巴金爷爷的这种精神,即使不能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为我生活的班级做出了一些贡献。在运动会上,我参加了篮球运球这一项目。在家里我每天都练习拍球,自己在空地上拍着球奔跑,每一天都使自己的速度快一点,使自己把球脱手的几率少一点。在比赛当天,我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我紧紧的盯着篮球。到我了,我迅速接过篮球,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只听见风在我的耳边呼呼作响。我往前拍着球,脚飞快的跑着,伴随着“啪,啪”的篮球落地的声音,我眼中的终点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大了,我开启了冲刺模式,以最快的速度前进,把球传给下一位......这场比赛,我们班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都夸我是这次比赛的功臣。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享受。同学们,让我们向巴金爷爷学习,让生命在奉献中开花结果!
老师点评: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堆砌的词藻,有的只是平凡,是真实,是踏实,努力前行吧!为自己为这个社会。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书上的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有一次,巴金爷爷家乡的孩子们给巴金爷爷写了信,巴金爷爷受到信后非常高兴,十分感谢给他写信的同学们。
巴金爷爷在信中这样写到: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愿意在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多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和生命都是不可能重来的,一定要在自己拥有的有限时间里多做些事,多学些知识,充实自己。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上了一篇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上完之后,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文学巨匠——巴金。
巴金爷爷为人淡泊名利,把自己的荣耀,成功,看的很淡很轻,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实际上,巴金爷爷一生奋斗不止,激情不减,为人们留下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使人惊叹,一个人活着竟然可以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使人的价值不在于奉献,而在于不断的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经历。正是因为巴金爷爷那伟大的胸襟和高尚的灵魂,创造出那么名篇佳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的感情。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巴金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巴金爷爷一生对社会,对周围的人贡献一生,从不索取,不为一己私利,不贪图便宜。巴金爷爷虽然辛苦一生,淡泊名利一生,但是他却收获了比这些更为重要的事物——他的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富有的。
《给家乡的孩子的信》这篇课文使我体会到人格的高尚,精神的伟大,魅力绽放的光彩,使我受益匪浅。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篇4
这学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我深深地被巴金爷爷得了重病,还坚持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所感动。
从巴金爷爷的这种行动,能看得出来,巴金爷爷为了不让家乡的孩子失望,就克服重重困难,拿起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当然,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句话。是啊!为别人着想、帮助别人是一种传统美德。我曾经也帮助过别人,快乐自我。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姥姥家。上车不久,到了黄山区站,上来了一位老人,这位老奶奶看上去有60多岁,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手上还拎着一个大西瓜,看起来好像很痛苦的样子。我心里不禁犹豫了一下:给不给让座?这可是我好不容易等上的,怎么办?这时,我突然看到了车窗上的标语:主动给老人、妇女、儿童让座。我又想:老奶奶要是没扶稳,摔跤了怎么办?想到这里,我赶紧站起来,扶着老奶奶走过来,对她说:“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连忙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又回答说:“不用谢,这时我应该做的。”其实,我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像吃了蜜一样甜。
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一定要学习巴金爷爷的这种奉献精神,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