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处置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地震处置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地震处置方案 篇1
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给中心造成的灾害,保障中心财产和宾客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待定(后附办公室电话及个人有效联系方式)
执行组长:待定
副组长:待定
成员:待定
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处理小组组长、执行组长或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总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指挥部各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指挥部的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与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建议主要由工程部、中厨、保安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待定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迅速恢复供电、供水、供气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全院师生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包括抢救被压埋人员;
5、保证通信联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
(二)医疗救护组(建议主要由市场部人员以及懂得医务常识的员工组成)
负责人:待定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建议主要由保安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待定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心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6、疏导中心交通。
(四)人员疏散组(建议主要由餐饮部、客房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待定
地震处置方案 篇2
一、总则
1、目的
为保证地震灾害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根据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上海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工作原则
十六字方针:“统一有序、快速高效、沉着稳妥、周密细致”。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全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职责见总预案。
三、保障措施
1、保卫处和后勤管理部门应对学校的各种教学和生活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维护。对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如教学楼、实验楼、大礼堂等处的走廊)进行检查,保持畅通,并树立醒目的疏散通道标志。
2、财务部门要在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以备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使用,加强对资金和信贷帐目的应急管理。
3、综合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卫生科应储备一定量的生活必需品、药品,以及抢修、抢救的设备、车辆、备品备件等应急救灾物资。
4、基建处及后勤管理处对校内建筑定期检查,尤其对老旧建筑进行检查评估,如有安全隐患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修缮和应急保护。
四、应急响应
(一)临震应急反应
1、在上海市发布地震预报时,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地震预报情况,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临震应急”预案,并迅速作出部署。
2、通知学院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各级指挥人员立即上岗,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3、学生处、工会、保卫处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师生员工进行有组织的撤离和疏散。
4、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中心及物业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落实生活必需品的配备和供应。
5、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各级抢险队伍,有序地进行抢险救援准备工作。
6、保卫处负责加强治安保卫及校园秩序稳定的保障措施以及重要、关键部位的防护措施。
7、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抗震救灾准备情况。
8、纪检部门负责监督与检查各级抗震救灾机构和队伍的组织落实。
(二)震后应急方案
1、地震突然发生后,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各工作小组人员上岗,迅速了解震情、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立即组织实施震后应急反应方案。
2、校长办公室负责灾情的汇总上报及信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的措施、机构组织的落实,根据“地震应急预案”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3、工会、人事处负责组建教职工抢险救援队,学生处、团委、学生会负责组织学生抢险救援队伍,参与抗灾救险工作。
4、各工作小组及时了解地震状况,立即着手投入救援,并将相关情报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以便领导小组了解和掌握抢险救援进程,及时处理抢险救援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作出相应的灾害评估,并随时向上级汇报灾情、抢险进展和落实上级指令情况。
5、各级抢险救援队伍迅速奔赴灾区现场,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人员疏散路线与场所进行人员抢救;医疗工作组立即启用应急医疗救护网,组成医疗救护队伍进行现场救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做好食品、饮用水源等卫生防疫工作。
6、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中心要对校园内遭到地震破坏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燃气系统等生命线系统进行抢修,确保学校生命线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做好再次发生灾害的紧急处理和生命线系统的抢险工作。
7、校长办公室、保卫处和后勤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各级抗震救灾通讯联络系统的畅通。
8、后勤服务中心车队要尽快组织、调度交通运输工具,保障抢救伤员、救灾物资车辆的顺利通行。
9、后勤部门要及时供应粮食、食品及其它的救灾物资,要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落实救灾物资应急供应,迅速报告应急物资储备的有效存量。
10、保卫处要做好消防、治安保卫及校园秩序稳定的保障工作以及重要部位的防护,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校园内发生火灾和控制火灾的扩大蔓延;同时要强化校园治安管理,稳定校园秩序。
11、各部门要对本单位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工程设施和设备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大,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12、学校各部门以及后勤服务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和外籍受灾人员的安置。
13、宣传工作组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防止和控制地震谣传,稳定校园秩序。
五、后期处理
1、工会和学生处要对师生员工因地震灾害所引起的各种情况和震后的伤亡程度进行评估。
2、财务处要对资金、财产等损失进行评估。
3、教务处要对教学设备及仪器的损失和破坏程度进行评估。
4、基建处和后勤管理处要抓紧落实危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修缮和应急保护措施,着手灾后重建。
六、宣传、培训和演习
学校应加强对抗震、防震及紧急医疗救护知识的宣传、培训,必要时组织实施防震、抗震演习,提高师生员工防震减灾和自救自护能力。
七、监督检查与奖惩
学校纪委、组织部、保卫处组成监督小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
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实施奖励。反之,对由于工作不到位造成工作的被动和损失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处罚。保卫部门配合公安部门、武警对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予以坚决打击。
八、附则
1、预案管理
本预案将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充实和完善。预案同时及时报送上级部门备案。
2、制定与解释
预案的制订、修订、完善工作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保卫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
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经校长办公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地震处置方案 篇3
我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环境恶劣,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和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险区。为做好地震的防预工作,保护我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害,结合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的主题“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开展疏散演练活动。特制定(实验小学地震应急预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
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吕钦平
副组长:张水莲、米惠珍
成员:全体教师
(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
(2)疏散组:教导处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听到哨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吹响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前后楼各按预设好的路线撤离。
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常
5、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
楼梯口具体负责疏散教师:后勤组教师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负责自己班级。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地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到达集中地后,要蹲下,清点人数。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四、本实施细则依据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自预案启动时同时实行,望各涉及人员及全体教师认真履行。
地震处置方案 篇4
一、总则
1、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保障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镇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
3.1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本镇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2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本镇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本镇有感时,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3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镇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二、组织机构
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镇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
三、主要职责
(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运作,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灾情收集与上报
分管民政的镇领导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
(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
(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镇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
镇长或党委副书记负责人员抢救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各村(居)。
(1)组织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3、伤员救治
分管医疗卫生的镇领导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孙刚、胡雪等赶赴镇卫生院和震区医疗点。
(1)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工作,视情况需要,在人员伤亡集中的村(居)设置医疗救护点;
(2)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提出请求支援方案。
(3)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治安维护
分管治安的镇领导负责治安维护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石成喜、郑标等,组织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干民兵分组行动。
(1)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震区社会秩序维护工作;
(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
(3)做好党政机关、水电设施、银行等重点目标保护工作。
5、宣传报道
分管宣传的镇领导负责,孙明军、孙志宇等共同参加,做好震后的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各种手段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2)迅速与县地震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震情及地震发展趋势,按照上级统一口径,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3)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乡(镇)指挥部报告一次,如有负面舆情,立即报告;
(4)配合上级做好媒体接待和社会各界来访工作。
6、综合保障
镇分管政工领导负责地震应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协助。
(1)做好全镇应急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级救灾人员接洽工作,协助安排办公、食宿、向导等相关事宜。
(3)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有感地震发生后,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职责是:
1、尽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报县政府;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3、协助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科学考察等。
(三)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辖区内或邻镇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的人员迅速收集掌握谣传范围、内容等基本信息,上报县政府及县地震局,协助上级公安、宣传、地震等部门做好谣言传播来源调查和宣传辟谣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时,我镇地震应急结束。
五、其他事项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镇党委和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发布并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