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

2025/08/23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气力,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进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气力,激起学生的主体熟悉和行为实践,终究到达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进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命是人生的开始和结束,生存是人生的承受与挑战,生活是人生的付出与收获。人,只要你活着,就必须面对生命,生存和生活因此,我们一定要理解其意义,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而教育,则是一种手段,借助这一手段,让所有的人来:关爱生命,知道生存,学会生活。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熟悉生命,尊重生命,珍重生命,增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传授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熟悉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熟悉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熟悉生命的.生老病死进程,熟悉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熟悉生命的短暂和宝贵,终究建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关系的进程中,增进生命的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把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掌控生存规律,进步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建立正确的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熟悉生存及进步生存能力的意义,建立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合适个体的生存寻求,学会判定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窘境,善待生存挫折,构成一定的劳动力,能够正当、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全立命题目。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已磨灭了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领。所以,我们的教育应当让他们学会一个主题——今天我当家。有句古话不是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有一句说:做生活的穷者。所以,我们把二者合并,让现代的孩子学会“当家”,学会做“穷者”。

生活驾驭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把握生活技能,时间生活进程,取得生活体验,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寻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熟悉生活的意义,酷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组学生进步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构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寻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理,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也生活的关系。幸福是人生的中级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寻求为条件。

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寻求一种真正故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的___、人与自然的___。展开“三生”教育对增强学生的神会责任感,增能人的感恩之心,建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豪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侧重要的增进作用。

作为一位教师,与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我以为对学生来讲,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是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孩子上不了学,政府都在资助,但是精神平困却是资助不了的。我们要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的教育精神不流失,进步学生的精神素质。进步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逼真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强化创新,培养可延续发展的学生。”

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加强生命意识教育,让我们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和守护生命,优质自己成为时代的呼唤。

汶川地震灾害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激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三生”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和成才,着力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通过“三生教育”,让我们学有所获,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提高生存的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受益匪浅。成为“优质”的自己即成为个体生命之道及所处的环境所允许的最佳自己,让我们学会从自己的生命本身出发来珍惜和利用自己的生命资源,不断地适应生存环境,不断地超越“当下”的自己。让我们学会保持开放的思维,观念和心态,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

年将二十,未免会有些争强好胜,盲目自大,甚至是忘乎所以。眼见不可谓不远,学时不可谓不厚,然作为大学新生虽已成,我们尚缺少实用不可靠的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心理上的问题,在大学的成长中极其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如何耕耘好自己的心田,如何让自己的心理健康地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凶杀事件日益渐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三生教育”的开课便是基于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认真学好“三生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重要贡献便展现于此。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天真浪漫,也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充满活力。这是我们成才成功的阶梯,当然也是我们成才的关键,如何看待生命,积极生存,热情生活更是应面对的亘古不变的问题,时间便是生命,有了生命才能生存,生活,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便是珍惜每时每刻的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惟有仔细把握好这种力量人生才有可能大放光彩。大学四年,书本上的学习任务轻轻,然而我们所要学习的其他的.更实际的问题本领则变得更多。两字“成长”任重道远啊!

“三生教育”,着力开启我们的心智,成为优质的自己,满怀对生活的热情,正如倡导“返璞归真”的安德鲁斯所说:“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是积极行动的枢纽。”它提示我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帮助我们分清需要,了解自己的感觉与信念,学会尊重生命,削减意志与生命感觉的对抗。让我们懂得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相信生命并敬畏生命。保护生命不仅仅体现在意识与情感上的珍惜生命,更重要的是在实际行动中能够积极得爱护生命,不伤害生命,尽可能地满足生命的存在与安全需要。在生命世界中,每个人的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轻视,无视,蔑视我们的生命。学生的自杀现象日益严重,引导我们思考相信生命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启迪价值。可以说:生死教育,已经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既离不开理性的关照,也离不开人文的关怀。

“三生教育”走进人们的生命世界,帮助我们正确面对生死问题,有效地促进我们的珍惜之情感,珍惜之能力,珍惜之行为。培养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意识与能力,对自己,他人与社会负责。引导我们面对现实,拥有“生活会继续下去”和“这就是生活”的态度。让我们知道生活不仅有鲜花,也有坎坷。面对生活困境,确立生命第一位,让我们在沉重打击或无能为力时仍对生活生命怀有希望。

“三生教育”要求我们要正视对待生命和这个社会的关系态度,不仅要珍视生命,更应该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避免他人和某些事故给自己带来的伤害。鉴于以上种种情况,“安全教育”的问题也显得重要起来,学会生活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处世安全,心理安全等等。惟有活着才能认真对待“三生教育”。

生命、生存、生活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平等地受到我们的重视。作为生存于地球上的生命个体,活着便是最大的意义。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许许多多艰苦挫折,这些艰苦挫折本身会对个人的心理带来重大的打击,打击是有的,但打击再大也不是世界末日,只有那些不怕失败,勇于失败,屡战屡败屡败而又屡战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只有那些打不死的人才会有机会生存下来,才有可能继续完整的活下去。生活欢迎热情者,上帝倾爱乐观的人,生命的晴天是要用一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赢来的。“三生教育”讲来讲去其重点无非是要求广大学生要用热情的心感恩地活着,生活的冬天再寒冷也冻不住乐观者澎湃的心,“三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也由此而现。

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社会发展迅速,都处在马不停蹄的生活节奏中,人们很少有时间来思考人生这个很空泛却很深奥的问题。假期中,学习了当前的时代主题“三生教育”,让我对忙碌且有些茫然的人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三生教育主要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很明显,生命是基础,生存是方法,生活是延续。

生命教育是要我们意识到生命的价值,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是一个人一切权利和义务存在的前提,生命的诞生是及其不易、值得珍惜的。现在经常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丧失生命的事例,有事故原因导致的,疾病导致的',甚至有很多自己结束生命的,看着让人很痛心。不论是基于什么原因,让我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需要精心的呵护。不仅要尊重爱惜生命,同时要教育学生从小就要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健康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和减少生命遭遇到意外的情况。

生存教育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方法,要认识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存能力,特别是处在这一复杂多变的社会,由于各种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人缺乏生存的本领。网上看到过好多例类似这样的新闻,“身体健全的成年儿女在家不工作等着年过六七旬的父母外出做工来养活”,看着心酸也很心痛,想想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子女,不求长大之后回报,待老时还卸不下这个担子,试问这些啃老族们是真的无可救药吗?不是,他们之所以成这样,很大一部分跟父母从小太过宠溺和迁就有关,一味的替他们着想,替他们做,不教他们生存的本领,即便年龄长了,心智长了,长期的依赖让他们适应不了残酷的社会环境。所以如何生存从小就要教,从小就要学,且要付出行动,要学习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要学会面对和善待生存中遇到的挫折,摆脱生存困境,才能立足于社会,让生命更持久,更精彩。

生活教育是在有生命的前提下,能够生存得更好的状态。哭是活着,笑是活着,悲伤是活着,快乐也是活着。既然有了生命,那就得好好的、精彩的活下去。生活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学习。物欲横流的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很关键。人心是不足的,有不同就有对比,有对比就会有差距,有差距则会有不道德的行为习惯,所以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立足于现实,再追求幸福生活,不能盲目攀比,追求时尚而脱离实际生活。低水平、高消费导致的结果是满足了心理要求,可现实的日子却更苦了更难过了。基于这一现象,我们得学会正确的生活理解和选择,明辨幸福的生活是通过努力一步步创造的,只要勤劳、善良,脚踏实地的终究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8月31日,我家参加了县幼儿园举办的“三生教育”家长培训会,听取了园长的“三生教育”互动教学讲授。园长采用生动形象的讲演形式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三生教育、幼儿园三生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家园配合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幼儿园实施三生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也了解到教师是通过游戏活动形式,把“三生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中领悟生命的珍贵、生存的重要和生活的价值,从而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心和感恩之心的'种子。“三生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善待他人,善待生存环境,善待生存挫折,努力做一个自强、自立、自爱,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的,具有良好品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小公民。

整个培训会场气氛活跃,我认真倾听,积极的参与,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家园共育、密切配合。

人的一生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特别是生命意识的教育。实施幼儿园“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幼儿园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家庭应与幼儿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条件。家庭是孩子儿的第一所学校,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道德品质培养成的重要场所,“三生教育”家园合作活动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我家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和老师的沟通交流,采取积极参加幼儿园通知的各种家长会、在课后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等形式,更加支持和配合老师的教育管理工作。

二、良习勤养、家园为范。

我认为,在对孩子“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趁早,坏习惯一旦养成,长大之后会积习难改。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经常的言传身教和园区教师良好模范形象的树立,把良好的言行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导孩子也这样做。作为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我逐步让他养成了以下几种习惯:

1、懂礼貌;会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会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2、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按时起床就寝,一日三餐有规律。

3、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会自己刷牙盥洗,饭前便后洗手,能自己使用卫生间。

4、有环保意识,知道垃圾扔进垃圾筒。

5、能分享、不自私、有一定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我们家长的影响对学龄前儿童至关重要的,家庭也要有“三生教育”的观念意识,所以要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孩子作出榜样。健康的家庭关系和快乐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命的表现。我们作为父母,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配合好园区和老师,搞好孩子的“三生教育”。我认为:对幼儿进行三生教育意义深远,只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密切配合,一定会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开创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