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精选6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是朝气逢勃,充满活力和青春的象征,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是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每一天,去迎接挑战。然而,根据我身边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是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与忧愁之中,整天一副郁郁寡欢的脸,整日烦恼忧愁挂在嘴边。为什么当今的大学生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愁呢?他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啊,应该是觉得比别的人感到幸福啊。假期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调查报告的任务后,我也带着这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进人思考和研究。利用在暑假的一些时间,我对我周边的一些大学生进入了了解和调查,以及我切身的体会,我总结出来当今大学生的烦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活上。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大学生还不太会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从而陷入了烦恼。第二,在学习上。很多大学生(大一的多)还沉浸在高中时候的大学幻想中,而大学的生活和想象中的世界又存在了落差,从而他们的心中有了失落感,在学习找不到方向,因此感觉烦恼。第三,在爱情上。大学了,已经不象在高中那样禁止校园中的恋爱了,也许是好奇,也许是心理的需要,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和幻想,有情场得意的,也有是为爱情烦恼忧愁的。第四,在未来和前途上。未来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想想几年后就走进社会自力更生了,大学生对前途感觉很渺茫,于是自然地有了烦恼的感觉。
第一,在生活上的烦恼。大学的生活,其实已经是迈进社会的一步了,也可以说,大学生算是熔入社会中的一半了,在这里更多的是自由的学习空间,也不象中学时代那般的纯真和简单了,大学生在生活中要去面对许许多多以前在中学时期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些大学生还不太会成熟的去面对那些问题,发生人和人或是人和事情间发生了不快,从而烦恼了,忧愁了。
根据调查发现,这主要是和同学间(这又主要是舍友之间)的相处上有了问题,还有和辅导员间的矛盾(一些同学对辅导员的不理解)。大学一般是集体生活,8个人一个宿舍或是4个人一个宿舍,刚刚开始走进大学,住在一个宿舍的时候,一般大家的关系都挺好的,因为是好奇,因为是不了解彼此。但是相处了一年两年后,甚至是3年后呢?也许情况就会不一样了,有的宿舍里面关系气氛很不好,舍友与舍友之间因为生活上的接触而有了矛盾和误会后,在同学与同学的交流语言上听到了不和谐的音符,看到了摩擦的火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会有所烦恼了。听听一位大学生对宿舍问题上是怎么说的吧,他说:"真的,舍友关系搞不好很烦恼的。每当回宿舍的时候,都找不到几个聊得来的,大家都在是玩自己的电脑或是做着自己的事,不再象以前那样大家随便开点玩笑什么的了,不再有欢声笑语了,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气氛很尴尬。住在这样的宿舍真的很郁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让我想到我现在自己住的宿舍,想到了那些舍友,其实我们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我曾经也因此而烦恼,有几天心情都不是很好。
大学的同学大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来的,茫茫人海中,我们认识了,我们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同学,甚至成为了舍友,其实我们应该是珍惜我们之间的缘分的,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忍让,学会冷静的去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友好的相处,记得那位即将要走出学校的学长和我说过:"等到要毕业了才会理解那份珍贵的友谊。"是的,有的时候,只有要失去了才会知道它的可贵!
第二,学习上的烦恼。我在这里主要是讲讲那些大一的同学(因为我本身就是大一的学生),他们从高中的生活过度到了大学的生活,这也许就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去改变。高三的生活那叫是"残忍",那叫度日如年,对我来说。我会永远记得那时候的紧张气氛,记得夜深人静时候的苦读,记得那一推推如山的试卷~~~~~而来到大学之后,身边早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氛围,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就没有了,于是,有很多学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又加上大学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根据调查发现有很多人平时都不是怎么学习的。而到期末考试或是有课程作业的时候,他们就会乱了手脚了,这时候的他们也就会陷入了烦恼。
在和我的一位学长聊天的时候曾经听他感慨过,唉,大一的时候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到大二的时候才懂错了,很多东西大一时候没有基础,大二补上都困难。其实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一些同学,平日里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不怎么去学习,等到要考试,才临时抱佛脚。这显然是很烦恼的'事,有那么多的课需要去下功夫,而且平时老师讲的又不象高中时候那么细,要过关,当然很难了。于是总会听到一些同学在说:"唉,怎么样才可以蒙过关啊?得找个帮手先。""真不知道下午的设计考试怎么过啊,还真没底,烦啊!"~~~~诸如此类的声音,在教室里,在宿舍里,会常常听到的。
我想,要让自己在学习上没有烦恼,就得在平日里好好学习,只要自己曾经付出过了,努力过了,心里就不会有后悔,努力去充实每一天了,大学生们,你们还会对学习有烦恼吗?
第三,在爱情上的烦恼。当今的大学生,花一般的年龄,他们勇于追求,他们敢于张扬个性,在爱情上,他们同样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渴望。爱情在文学家的笔下描写得美美的,电影里的爱情和书里写的爱情,让大学这帮年轻们的心变得蠢蠢欲动,于是还是幼稚的心走进了爱情的世界,在爱情的海洋里航行。但是海洋上是会有波涛汹涌的,难免会让他们在爱情的海洋里受伤。大学生虽然比中学生成熟了许多,但是缺乏爱的经验,以及有的大学生意志薄弱,在失去那份爱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痛苦,甚至失去应该有的理智。爱是需要细心的呵护的,爱是需要是经济的基础的,爱是需要责任的,爱是需要时间的~~~~~~`而大学生们可以说,很多人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份爱的责任,更没有经济基础(都是在用父母的血汗钱),心理上也不是完全的成熟起来,只是为了好奇或者只是一时候的渴望,这样的爱,很容易得到的同时,也很容易失去。
根据我的调查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在失恋的时候,表现出来是情绪不好,容易失去理智。我有个好朋友,在7月要到来的这个夏季,他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当然原因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我看得出来,他是很烦恼的,我也记得那时候我和那个我喜欢我女孩子说分手的情景,我当时也很痛苦,晚上睡觉脑中都会出现她的影子,做什么事都不会开心,人也郁闷了好一子。所以我觉得,在大学中,不要为了好玩而恋爱,真的爱了,就要学会承担一切。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方法:
听同学、家长的讲述。
三、近视的原因:
在阳光强烈或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少看绿色植物。
在走路、坐车时,或趴着、躺着看书。
少看电视或手机,一般一天看电视或玩手机的时间不宜超过五小时,否则会造成眼疲乏。
写字时要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萝卜因含有维生素A,是护目的,所以要多吃。
我们班上有不少同学,小小年纪就成为了戴上眼镜的“博士后”。我与几个好朋友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思索,于是进行了一次有关近视的调查。
1、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3、查阅书籍、报刊并整理资料。
1、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
3、写字时离书本的距离太近。
5、不爱吃萝卜等蔬菜。
四、建议
2、不要在光线强或暗的地方看书,这样会伤害眼睛。
4、要多看看绿色植物或室外景物来放松眼睛。
6、不能走路、坐车、趴着、躺着看书,这样容易影响视力。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最近闲来无事做一报告,希望我说的对的帮我顶顶哈,不对就说出个人观点我还重新修改报告,大学生一个时代的新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象征。
在我们农村有一个观点,读一个大学,离开落后的农村,随认现在农村发生啦很大的变化,但是传统思想还停留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在农村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读啦一个大学,多少要高人一等,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过去有工分,吃国边,一生无忧。随认时代变啦很多,但是这个思想多多少少还有点停留在上一辈的脑海中。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读啦大学就会有发展,就会赚大钱。为什么呢,可能很多家庭并不富有,为啦佩养一个大学生把家里得一点老本都拿光啦。以前很红光的家庭一下就变的不那莫好,有人说不就是五六万快钱吗,对有些家庭来说这点钱并不算什么,可又有多少家庭都有十几万呢,我看不是很多,有是有。
都是农村娃我最了解农村情况。有的人家送一个大学生捞空啦家底,穷他不怕,怕人家说他,你崽读啦大学怎么也跟我崽一样,有人说打人不打脸,可这个话就打啦人家脸,。读大学的崽是他家一家的骄傲,你说他可能没关系,可你不能说他孩子谬用。可现实就是那样,有的人就会说人家短处,(我说话比较直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认为正确我会做出修改,谢谢大家支持),就这样,家庭父母就希望自己孩子在外面很成功,能当上高薪簇,能买车买房,可现实往往相反,社会永远不给你梦想,老板也是一样,他给你开五千,你就必须跟他赚到一万。可想而之,家庭给啦太多的压力给你,给你背啦一个大包,你怎么能跑的过出来早,又处事圆滑的七零后呢。现实永远是现实,从不给你讲价。你就的必须面对,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出来两三年,以前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大学生你叫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家人的不理解,外面行事的坚难,让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白手是弄不到芝麻的。空有一腔热情不会给你带来成功之路。
所以很多大学生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出路在那里,爱上啦网络游戏,爱上啦上网,只有那里才能找到自己感情的着点,凭心说,我很理解你们,在我身边看到过很多落寞的大学生,有时也只能说两个安慰的`话。有的大学生说,家庭希望我很成功,可要成功真的很难,对前途一片迷茫。我能理解,都是农村娃,知道农村人的看发,知道他们那思想,我还是真心的提醒一个,稳打稳干,步步为营是你们成功的保障,好高毋远那真的是前途迷茫。有几大的锅就下多少米,不要过分去要求结果,用心去干好眼前的事是你最大的成功。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在我们身边,你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就潜藏着一些在步步威胁着中华民族汉字传统文化的杀手——错别字。为了发现社会上错别字,我就在今日做了一次调查,下面是我的调查成果——
我共调查了11家,其中有4家含有错别字,共有8个错别字,占调查的36.36%。这些错字的错因有:同音混、故意混、形近混和不认真、手误致错的。同音混的在错别字中比较常见,属于别字。如:淦江路附近的一家餐厅名为“食新食异”,很显然,与四字词语“实心实意”相混。同时还有些故意的成分,为的就是能吸引顾客的眼球。形近混的'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同样属于别字。如:在复康路路口设置的一块指引牌把“王顶堤派出所”误写成“王顶提派出所”。这因为“堤”与“提”相近就写错了。而这里面也含有一些不认真的因素。还有一种,是一块立柱式路名牌上,一面写的是正确的“天拖北道”,而另一面却是错误的“天托北道”。还是和上面那个例子的错因一样,形近和不认真致错。而不认真致错是错别字中最常见的,最明显的还是复康路王顶堤桥附近的一个写着“第05006号110报警点”的街角牌误把“咨询热线”写成了“资咨热线”。可以说,现在的错别字搞笑的都不能再搞笑了!
所以,我提出的建议是:希望人们不要再粗心了,一定要细心!各位老板们也不要拿替换过的祖国的成语当自己的店名了。因为现在的错别字很容易使小孩子们受到误导,从而可能使中华民族的汉字传统文化走向错误的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好汉字,这可是我们祖国的文字啊!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小组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共有548位大学生参与了回答。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
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
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
调查地点:广西xx学院
调查对象:各大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问卷
调查人:xxx
调查分工:团队合作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心态,更有效地进行就业指导,我们特进行了本次的调研。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在网络上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共71份,问卷有效率为90%。问卷回收后,我们小组七个成员,分别进行了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7.46%的人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14.08%的人认为形势正常,就业情况良好。1.41%的人认为就业较容易。7.04%的人不清楚情况。看来许多人对这一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势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势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基本情况
1、毕业后去向
从针对同学们毕业后去向的问题4的调查结果看,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同学为40.85%,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同学占38.03%,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占12.68%,而自主就业的同学则有8.45%。
2、就业单位意向
问题11的调查结果显示,14.08%的同学选择在国家机关工作,12.68%的同学选择在其他事业单位工作,选择在学校和科研研究所工作的同学占1.41%,选择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同学占19.72%,而选择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同学占8.45%,22.54%的同学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8.45%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而另外1.41%的同学选择在部队工作,另外有11.27%的同学选择其他。
3、工作所能接受的月薪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1.41%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12.68%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20xx~3000元之间,40.85%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5000元之间,26.76%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则在5000~8000元之间,12.68%的同学对工作的月薪期望值在8000~12000之间。
通过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本次调查的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现总结如下:
1、直接就业是首选,选择考研的比例也很大
随着近几年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问题8的调查结果则从侧面反应出这一现实情况。12.68%的同学选择“考研”,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同学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69.01%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可以看出在能够就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就业早日进入社会的。
2、就业薪酬期望趋于理性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工作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5000的同学占40.85%(1000~20xx占1.41%,20xx~3000占12.68%),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过去高估的,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月薪能够得到更高更好的待遇,超出了自我价值的评估,就业不大乐观。
3、大学生自身能力信心十足,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
在对求职中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63%的同学认为要有“时间和工作经验”,56%的同学认为要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53%的同学认为是“专业知识”,选择其他的有14%。可见目前大学生对于就业情况的认识很客观,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发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同时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的实践和工作经验,这是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要积累实践经验。
三、建议和对策
1、大学生应夯实基础,努力提升自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影响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实践和工作经验(占63%),但同时却有5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求职中最欠缺是相关的实践和工作经验。可见,我们目前大学生处在一个很尴尬的能力缺失的境地。其实,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平日里就早做准备,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同学,对自己以后的就业还是很乐观的。所以,我们认为就业难,难在很多同学在大学里并没有对自己进行过规划,虚度了大好青春,等到毕业之际才意识到自己学无所成,从而对自己求职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同学应早做准备,在校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充分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在锻炼中学会与人交往,早日融入社会。
2、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我们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还是热衷与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内地大城市就业,倾向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然而,以上地区、单位僧多粥少,失业也就在所难免,于是才会出现目前的结构性失业。我们发现,实在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的进程中,小城市、乡镇等地急需人才,小型企业、私人企业都求贤若渴。因而,我们大学生如果能切实的改变自身观念,树立基层意识,相信就业还是不会很难的。
3、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面临就业时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缺少指导。因此,我们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要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同们从长计议,早作准备。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以前的注重课本理论,逐步走向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轨道上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4、政府部门要改善和规范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进行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对于那些有碍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取消。要放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以上是我对我们小组进行网络调查问卷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对我们起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