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幸福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成长的幸福演讲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成长的幸福演讲稿 篇1
慢慢的发觉,静静看着别人的幸福,也是一种温暖。
昨天中午吃饭时,邻桌是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孩子在安静的吃着饭,时不时问一句:“爸爸什么时候来?爸爸怎么还没来?爸爸不是说快来了吗?”,我不由多看两眼,与小小孩童四目相对,彼此注视许久,看出他眼中的疑惑,移开了视线,埋头吃面。不一会儿,又听见喧闹声“爸爸来了,爸爸。”,小男孩小女孩甜甜喊着,把面前的饭碗推向爸爸,小男孩大声说着:“爸爸,看,给你留的饭。”,爸爸说着一句“谢谢。”,眉宇间都是笑意。一家人很是温馨。那时脑子里冒出这句话:一个家庭幸福与否,从餐桌上就可以看出来,最简单的食物往往有最浓厚的情感。本想留下来,直到他们离开,但饭已经吃完,还在那里显得不宜,而且,幸福不应当打扰,就离开了。带着一份温暖,虽然只是幸福的旁观者。
不过,就静静看着别人的幸福,也挺好。
又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的情景,走在路上,前面是一对情侣,个子都不高,两个人手牵着手,一前一后的晃荡,幅度特别大,速度也很快,很像两个玩得很好的小朋友,有别样的温馨。听到女生说:“别晃这么快。”男生晃得更快,女生也配合这速度,两个人笑得真像天真的孩童。我加快速度经过时,脸上浮现笑意,这种笑,由心底生发到脸上,是一种幸福的体悟。所以很多人问我,看到满大街的情侣羡不羡慕,我现在想,不应该叫做羡慕,而是一种从他人身上获得的幸福体悟,被那些还不用顾虑很多,单纯的情感温暖。
所以,看着别人幸福,也可以很温暖。
听过有很多人去嫉妒别人所拥有的,也听到一些人看见别人的获得的一些幸福就说一定是用钱之类的,除了但笑不语,我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辩论,也大可不必去争辩一番。很多人,把别人放在逼仄的空间对待,怀疑一切美好的,否定一切自己所不曾得的。其实,这是很痛苦的。世间的美好哪能穷尽,不得就怀疑,那还有什么可以相信?往往是不可得的东西对人造成失望恐慌,但明白其不是必得不可,以一种欣赏赞许的方式看待,也会有一种幸福感充盈自己心间。比起赞赏,极致的嫉妒太过于可耻。也曾看过许多报道,小伙子得不到心爱的女生就心生杀念,占有欲太过于强盛,就有毁灭潜伏其中,总有一天会被激发出来。学会防手,懂得释然,才有更多幸福的可能。所以我欣赏失恋的男女说出:“看着她(他)幸福就好”的胸襟。这种人,懂得享用创造幸福。
很多人说我懂得生活,其实我只是懂得如何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好,懂得如何把握幸福。看着别人的幸福,即使不能将那些幸福体验,也如同拥有了人生千百种幸福体验,会使得幸福感更为强烈。
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面对别人而自己没有拥有的,告诉自己:静静地看着别人的幸福,也很美好。
成长的幸福演讲稿 篇2
在忙忙碌碌中、在欢歌笑语中我和孩子们又度过了一个学期,望着大班的哥哥姐姐光荣毕业的场面,又看见他们难舍难分的情景,我们的孩子问道:“孔老师,难道我们上完了大班也会像哥哥姐姐这样吗?”望着孩子们的天真和纯朴,我不禁感慨道:“是啊,人生总会遇到多少的离别呢,我们不能知晓?可是我们会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有一句话说的好:“不能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
看着孩子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懂事又一天天的长大了,我的心里是快乐的、是开心的、是幸福的……原来霸道且又总喜欢掐掐别人的娜娜,现在的她可不象以前了哦?聪明、懂事又讲道理!所以被我们评为“进步好宝宝”呢!陶任子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一个孩子,以前的他吃饭不好、睡觉不好、上课也不认真听讲……可是,现在的他吃饭是我们班的第一名,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了,他的进步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看到的。我们为他们有这样的进步而骄傲、自豪!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像这样的进步人人都有,因为只要你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你会惊讶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你会发现孩子们其实都在进步!
孩子,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我的自豪!在幼儿园的每一天,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希望你们是快乐的,你们是幸福的!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成长的幸福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论坛的题目是《 我成长我幸福》。
我从 1999 年第一次踏上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到现在已经是第 12 个年头了。在这段时期里,我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渐渐地适应了教师这个角色,也渐渐地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我可以说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自从进入学校,就一直得到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支持,给我创造了各种机会,使我慢慢成长起来。在参加工作的. 12 年中,我经历了从执教单科语文到执教语数双科,从高年级教学到低年级教学,这两个跨越对我来说有着重大意义。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能在更宽泛的领域中不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虽然我摔了一些跟头,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更收获了一些感动。
下面我就语文学科教学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在困惑中寻找出路”
记得刚刚踏上教学岗位时,我对语文教学一无所知,很多时候都是课堂上只有我一个人在侃侃而谈,学生却坐在下面发呆。面对四十多人的课堂,我常常会有一种寂寞的感觉。当领导或其他教师来听课时,我总是忙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看着其他老教师在课堂上如鱼得水,引导着学生侃侃而谈,情感得到一次又一次升华,我羡慕不已。为了做好第一次展示课,我只好临时抱佛脚,找到报刊中精彩的设计。坐在书桌前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思考,体会,一句一句地记录,模仿。虽然是照猫画虎式地模仿,却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至今,课堂上同学们铿锵有力的朗读《长征》的情形,还依稀在眼前。
我深知,要想在语文教学的这方沃土上继续耕耘,站稳脚跟,仅凭我临时抱佛脚学的那些皮毛是不够的。
课前我也进行精心的设计,为什么教学时却手忙脚乱?讲解时,我力求语言生动,感情饱满,为什么却换来学生呆滞的目光?毫不夸张,我的耐心有口皆碑,为什么更多的等待换来的却是一直沉默?我到底是哪儿出现问题了呢?这些困惑一直在我头脑中萦绕。
于是我决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当时我校的一名代课教师云英老师在语文教学上堪称一绝,正好我和她同教六年级语文,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一张小板凳,一个笔记本,一支圆珠笔成了我的每日一景。在云英老师 的课堂上,她 只用几句话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十分高兴而又心甘情愿地在她的引领下走进文本,当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只要一听说她要讲新课,我都会努力把握,从中汲取营养。
正是老教师的精彩课堂,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作为创造这项艺术的老师来说,靠的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朗读,也并不是一个劲儿的说“你真棒”之类的鼓励的话语。同时,我也懂得了要想讲好语文课,要深入地去研究教材,去理解教材;研究学生,理解学生。
大量的观课、听课、模仿课让我积累了一些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了课堂的语言艺术, 如怎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引导和评价?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问题时,如何自然地引领学生回归?怎样让学生的表达更完整?等等,对于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来说,我为自己这个小小的收获而感到无比地幸福。
但不久我又懂得,一个好的老师,除了要掌握调控课堂的基本方法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理论支持,丰厚的文化底蕴,并能很好地把它们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
于是,我开始如饥似渴地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教学,闲暇之余,我还会翻看大量的文学经典、教学案例,充实自己的视野和内涵,《小学语文教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同时,我还收集了小学语文的所有教材,去潜心梳理语文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大量的阅读,我明白了:如果说教学内容是一棵树的话,那么在它背后庞大的知识体系就是一片森林,我们在关注这棵树的同时,更要关注那片森林……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我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思考中成长”
在教学上,我深知: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就必须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如何让自己的课更加有吸引力,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度过40 分钟,成了我教学上的最大追求。
因为片面的断章取义,我也走了很多的弯路:一时我曾过分地追求课堂的形式,把几张桌子并在一起,以便小组合作学习。用大量的精力制作精美的课件,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表演,辩论开始充进了我的课堂。
那段时间,课堂上是热闹了。但我发现,孩子们专注的习惯差了,更主要的是对文章的解读开始变得肤浅和表面了。
我又开始困惑了,在一次网上搜索时,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实录走进了我的视野。认真观看后我发现教学中设计的情境出奇的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导入语,就是由自学指导开始,学生一直处在安静的课堂氛围和活跃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效率却特别高。于是,我又开始思考,到底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呢?
带着这些思考,我认真对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许多课堂实录进行了多次的解读,并把这种教学模式借鉴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甚至不用课件,只追求对文本最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简简单单上语文,使自己的课堂返朴归真。不知不觉间,课堂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当过小学教师的人都清楚,课时多是小学教师的一大特色。而当过小学班主任的人更清楚,每日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组织班级活动,承载学校各种教育教学任务,占据了教师的大量空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钻研教材,更不用谈制作精美的课件。再加上学校那间宝贵的多媒体教室,不知有多少位教师在等待。所以,朴实的课堂更适合我们。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闭门造车地钻研教材,钻研理论,只会使自己的身心疲累,而效果不佳。于是,我开始在书刊杂志和神奇的网络资源中寻求力量。它们为我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平台,我从自己的小圈子中走出来,从一堂课的设计中,我看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听到了对教材不同的解读,我都把这些精心地记录下来,反复琢磨,细细推敲。不知不觉间,觉得天更高了,地更阔了,海更蓝了,云更淡了!
海明威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你与周围人接触的那一刻迸发的是思想的火花,这便是一切进步的动力,我相信,在各种丰富的资源中,我将成长得更快!
“天道酬勤,幸福相随”
一路困惑、一路思考、我也在一路上收获着幸福:我受到学校领导与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真诚帮助。每一次参加教学活动之前,他们都会为我把握方向,明确目的,提出建议。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感染了我。
我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我所执教的《健康在线》《学会拨打120 》荣获区级优质课; 20xx 年我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同年12 月我获得区级“教学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我所撰写的教学细节、案例分析被评为区级优秀论文;黑沿子镇每个学期举行的教学比赛我都积极参加,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都无不见证着我的幸福。
回顾自己12 年的教学经历,我发现自己一直在成长着,不断地困惑,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收获着幸福。成长的感觉真好!我在忙碌与进取中渐渐地走向成熟,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青春立下了里程碑。我会为我的梦想继续努力, 在以后的路上,会有平坦也会有泥泞,但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会一如继往地风雨兼程。
成长的幸福演讲稿 篇4
孩提时,我有懵懂的眼神向妈妈发问,成长是什么?妈妈用不快不慢的语气告诉我:“成长是一个过程,一个身体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所以,长大后,你就会更成熟,更懂事啦!”
从呱呱坠地到学会走路,说话,写字,到学会帮父母亲洗衣报,洗碗,捶背,这看似简单却很复杂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其中有快乐也有悲伤,撇开那些喜怒哀乐,其实,成长是一种幸福。
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父亲小心翼翼地拉着我向前走,害怕我摔倒在地上,看着我用音稚的眼光一步步直向前方的时候,父亲的眼里沸腾着希望,国为我已经向人生的门槛跨过了第一步,哪怕流再多的汗,也要陪伴女儿走这段充满期待的希望之路。
到即将上学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红色的小书包,为我精心准备了一些笔具,亲手帮我把书包背上的那一刻,妈妈的眼神里跳动着希望,自己的女儿读书啦,要让她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才,于是,妈妈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希望带我到新生报名处登记了我的名字,终于,妈妈为我开辟了一条充满坎坷的读书之路。
于是,我带着瑰丽的理想认真学飞,想让爸妈将来能够过上好日子,可是,就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我有点叛变了,我常常在心里懊恼着,为什么我不是有钱人家的小孩,这样,我就不用在这么破陋的房子里住了,我有自己的一间房间,我可以买许多我想要的东西了,所以,我怨恨自己的爸妈,可是爸妈对我可谓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给我一点一滴的爱,凑成了一份大爱,使我那些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抛之脑后,给我精神上的物质,生病时的悉心照顾,成绩上的认真观察,失败后的积极鼓励,成功时的戒骄戒躁等等,我明白这些是很多有钱子弟无法得到的温暖,所以,爸妈共同为我打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成长是一种幸福,一种细斟慢酌后得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