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孝心无价》读后感

2025/08/2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孝心无价》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孝心无价》读后感 篇1

《孝心无价》是毕淑敏的一部著作,文章开头便否定了两种人:一是苦苦求学的孩子,为了当研究生,母亲只能卖自己的血。二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父母重病在床却因身在他乡不能及时赶回,使父母抱憾终生。是啊,他们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却忘记了父母,忘记了父母几十年来含辛茹苦的付出。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但是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你就永远无以言孝了”,难道不是吗?我也曾不止一次的想过,我此刻还小,等有一天我长大了必须要像爸妈对我一样对他们,给他们买好多好吃的。但是,这一等就要等几十年呀,父母等得起吗?有些东西,以后还能够弥补,但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无法弥补。

同龄的孩子们,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片孝心吧,不需要贵重的东西,只要一杯茶,一块儿手帕或是一顿温暖的早餐。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他们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自己。同学们,必须要快行动起来,不要等到为时已晚而后悔莫及!

《孝心无价》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散文《孝心无价》,让我知道了何为孝,何为不孝,对“孝”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苦孩子求学,一直是让我为之感动的。可作者毕淑敏说,她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她认为,那些孩子是自私的。我看完后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学业、事业固然重要,但与父母比起来,有时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这篇文章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敲打着我的心灵,质问着我的灵魂,让我反省。以前我常想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现在只要自己学习好就算是孝敬。掩卷沉思,我对父母又做了什么?我在心里问着自己。我的每个生日,爸妈总会给我买礼物,做好吃的,而我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生日我却常常忘在脑后。爸爸妈妈每天都悉心照顾我,无怨无悔;可我却总嫌他们唠叨,嫌他们烦,一回家就躲到自己的房间……以前的我多不懂事,真是不孝啊!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生命是稍纵即逝的,谁都无法预知下一秒。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于是,我们将永远无以言孝。所以,我们要赶快尽孝道。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尽到孝心?其实,孝心并没有我想的那样复杂,文中一句话就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孝心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想想看,这两样事物有着天差地别,但若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看他们,那意义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因为它们一样,都是一颗孝心!在“孝”的天枰上,永远都是保持平衡的。有那么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可以见得,孝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请在父母健在的光阴里尽了自己的一份孝心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就是为人子者未及尽孝的遗憾。孝敬父不在明日,就在今天!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孝敬我们的父母,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和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多陪陪父母,让父母不再孤单,与他们共度美好的每一天!

我一定会永远记着:孝心无价!

《孝心无价》读后感 篇3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这是毕淑敏《孝心无价》中的一段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

当我们小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全然不知父母的辛劳付出,理所当然地享受父母的爱。

当我们开始上学,目睹父母对自己的百般照顾,内心确也有所感触,懂得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懂得好好学习回报父母。

当我们工作以后,有能力敬养父母了,可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更多了,空闲的时间似乎更少了,难得抽出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和父母拉拉家常,帮父母做点家务事,总以为孝敬父母来日方长。殊不知父母为我们全心全意地付出,而我们对父母的爱却大打折扣。

当父母脸上的皱纹一点一点清晰,当父母明亮的眼睛一点一点浑浊,当父母满头的青丝一根一根灰白,当父母矫健的脚步一天一天迟缓……我们终于良心发现,孝敬父母刻不容缓!

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呢?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可见,“孝”并不是表面文章,不仅仅是让父母衣食无忧,而是必须用心做的。

其实尽孝很容易,父母当然盼望孩子发大财,做大官,但做不到没关系,常回家看看,上班前去看看父母,精神饱满的开始一天的生活,下班后去看看父母,和父母说会话,父母也多一份安慰,少一份寂寞,父母就很知足了,他们高兴就少长病,全家就快乐。

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母体弱多病,到了风烛残年,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陪伴和照顾,而不只是问候的电话,节日的礼物,生日的惊喜……待到父母行将就木,我们更应悉心照料,让父母安乐地、欣慰地走完最后一程。

行孝不能等,趁父母有生之年!

《孝心无价》读后感 篇4

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我读了很多次,每读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次读完后心灵都要受到很大的震动。是啊,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但是,长大后的儿女们,又有几个真正尽到了自己的孝心呢?他们只知道为自己寻找种种借口,工作忙、应酬多,如此如此。不但大人是这样,现在的学生也是这样,对父母动不动就是大声呵斥,毫无半点尊敬之心。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份调查。在校中学生中,对于“你最尊敬的人”调查题目,日本中学生把父亲、母亲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把母亲、父亲排在第一和第三位;而中国中学生母亲、父亲排在了十一位和十三位。可见在中国,我们的父母在孩子中所受尊敬程度是很低的。连起码的尊敬都没有,长大后怎么会去孝顺父母呢?“百德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物质世界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这种传统美德也慢慢淡化,所以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就显得日益迫切了。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德育生活化,我觉得感恩教育应该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要学会感恩。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我在学生面前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在生活中多体谅父母,多和父母沟通,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只有在家做个好孩子,才有可能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